|
两代保姆“保”出轮椅画家
www.ah.xinhuanet.com 2008-10-23 来源:安徽商报
芜湖小保姆金霞,8年来辗转上海、兰州两地,像照料亲生父亲一样,精心伺候因公致残高位截瘫的甘肃人蔺述新。更为难得的是,金霞成家后,她的母亲汪英兰放弃月收入两千元的小饭馆,毅然来到兰州,接过女儿手中的接力棒。18年来,两代保姆用执著、汗水和爱心,帮助雇主蔺述新成为一名画家。这位伟大的母亲因其事迹当选第六届“江淮十大女杰”候选人,并获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0月20日,记者来到汪英兰的家——芜湖县六郎镇殷港村176号的农家小院,见到了这两位大爱无言的母女,以及身残志坚的蔺述新。
17岁保姆背起4旬雇主学画
1969年12月17日中午,年仅20岁的甘肃送变电公司职工蔺述新,在兰州郊外作业时一脚踩空,失控的身体从10多米高的水泥电线杆上坠下,导致高位截瘫。此后,蔺述新一直在上海进行断断续续的治疗,直到1991年,通过病友介绍,17岁的芜湖姑娘金霞来到42岁的蔺述新身边做保姆,每月工资240元。
金霞勤快利索,很快就把蔺述新租住的蜗居收拾得井井有条。蔺述新治疗期间经常感染并发症发高烧,金霞经常整夜不睡觉,用冰袋为蔺述新降温。在治病期间,蔺述新爱上篆刻,师从上海著名的“书画印三绝”汤兆基老师。但由于身体不适,蔺述新仅见过汤兆基一面。1992年夏,蔺述新让金霞去汤兆基家交篆刻作业。金霞第一次走进艺术大师的家,跃入眼帘的都是五彩纷呈的国画,俨然一个艺术殿堂。她鼓足勇气说:“汤老师,蔺叔叔成天在家闷坐发呆,精神太差不利于康复,他能不能跟你学画画改善心境?”汤兆基爽朗一笑:“你这个小保姆很称职,不但管生活,还关心主人的精神境界,难得啊!”第一次去汤老师家,金霞将蔺述新推到2公里外的汤家老式小洋楼下,再一步一挪背150斤重的蔺述新上二楼。汤老师看见累得满头大汗的金霞,动情地对蔺述新说:“这样的保姆打着灯笼都寻不着,以后还是我去你那吧。”从此,汤老师亲自送教上门,蔺述新的画技很快就打下深厚根基。
小保姆感动“西部牡丹王”
1995年,蔺述新的病情进入稳定期,金霞陪着蔺述新一起回到兰州。离开上海后,蔺述新学画只能靠看光盘学习,画技没有进展。于是,金霞就跑古玩收藏市场和各大字画店,期盼能寻到名师。一天,金霞在一家装裱店发现一幅大气磅礴春意盎然的四尺牡丹图,落款是王祖铭。一打听得知,原来作者竟是大名鼎鼎的“西部牡丹王”!金霞多方打听王祖铭住址未果,急中生智求助于当地媒体。当王祖铭得知千方百计寻觅他的金霞是一位保姆,是替她的雇主——一位身残志坚的中年男子找老师时,破例答应收蔺述新为学生。此后,金霞又背着蔺述新经常出入“西部牡丹王”家。自此,蔺述新的画技进步飞快。他的许多画在当地举办的比赛中拿了大奖,其中一幅六尺牡丹国画在一次全国性比赛中拔得头筹,蔺述新被吸收为兰州市美协会员,圆了自己的画家梦。
半百母亲不做老板接班当保姆
1997年底,25岁的金霞回芜湖结婚。金霞离开后,蔺述新在当地找过几个保姆,但都因嫌弃脏累相继离开。因没人照顾,蔺述新过得很艰辛。一次,他打电话给金霞的母亲汪英兰,央求她帮忙在安徽找一位保姆,结果问了一圈,别人一听去西北,而且工资仅有300元全拒绝了。
“人家从千里外打来电话,一定是苦得没办法了。”汪英兰说。当时,汪英兰在镇上经营一家麻辣涮火锅店,每月收入有两千元,但考虑再三,汪英兰决定关掉店自己去兰州照顾蔺述新。汪英兰是家里的主劳力,她一走,家里生活都乱套了,因此,她的决定在家中引起轩然大波,可汪英兰很坚决,“我们再苦也苦不过蔺述新,金霞在人家那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他现在有困难不能不帮。”
尽心尽力为雇主老父母送终
1998年初,46岁的汪英兰只身来到兰州接过女儿的接力棒。没想到,汪英兰要面对的将是肉体和意志的双重考验。冬天蔺述新一天要尿湿五六次裤子,汪英兰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洗衣服上。兰州冬季的水刺骨寒冷,她的手几乎每天都泡在零下十几度尖锥刺骨般的水里洗厚棉裤一两个时辰。冻烂的双手黄水直流,连塑料手套都戴不上。晚上,汪英兰躺在床上,手上新长的肉又痒又痛,她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在别人看来,我2000元不要,来干这么重的活,而且只有300元,真是脑子坏了,可是我帮人不后悔!”为了多挣钱,她又接了扫电力公司宿舍楼的活,一共17个单元103层。每天凌晨4点,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汪英兰已经走在寒冷黑暗的兰州街头了。2001年重阳节前后仅相隔一周,蔺述
新年近90岁的父母相继去世。汪英兰像他们的亲人一样,替两位老人穿衣送终,料理丧事。
在失去双亲的沉重打击下,蔺述新情绪跌落谷底,他搁下画笔还绝食,对着父母的遗像整日以泪洗面。汪英兰劝慰他:“人来世上一遭不容易,既然活就要活出个人样来!你的画画好了,也是对你父母最大的安慰。”
为了让蔺述新重拾生活信心,汪英兰绞尽脑汁想出一“计”:她悄悄把蔺述新画的几幅牡丹图拿到附近菜市卖,结果3幅画被一买家600元买走,还有人讨要作者联系方式,要登门切磋画技。当汪英兰拿着600元向蔺述新报喜时,他竟喜极而泣:“大姐,真难为你了!”
从死神手中抢回雇主生命
就在蔺述新鼓起勇气重新拿起画笔半年后,由于长期坐姿,他又感染上严重的膀胱炎,时时威胁着他的生命。医生提醒他:“兰州气候不适合养病,如果能换换治疗环境,对你的身体大有益处。”汪英兰便建议说:“你不如去我芜湖老家吧,那里四季空气湿润,鸟语花香,应该适合你。”
2002年3月23日,列车抵达芜湖。安顿下来后,汪英兰花2000多元买了台新空调给蔺述新的卧室装上;为了轮椅进出方便,铲平了前后屋所有的门槛;还在后院新盖了一间30多平方米的画室;室外院落种植了花花草草,院子里还砌了池子,放养上几十尾金鱼和鲫鱼,以供蔺述新创作劳顿时缓释心境。
可灾难再次降临。2004年春节初一晚上,蔺述新突发高烧几近昏迷。汪英兰和儿子赶紧把他送进医院,抽出的血都是黑的,诊断是膀胱发炎并已化脓,必须立即送大医院做膀胱切除术。一家人顾不上过年,连夜买好火车票,汪英兰带着儿子和女儿用担架抬起蔺述新,送他回兰州做手术。手术后的几十个夜晚里,汪英兰几乎天天和衣而睡照料蔺述新。
西北残疾画家江南举办个人画展
蔺述新康复后于当年底再度回到芜湖。艺无止境,为了帮助蔺述新学习,汪英兰辗转找到芜湖市美协理事、知名画家谢克谦。了解情况后,谢老师毫不犹豫答应免费送教上门。不但如此,谢老师还牵线搭桥,芜湖市美协主席张乃成、书法家王正龙等名家都主动到金家和蔺述新切磋画技。
经过高手不断点拨,蔺述新画技日臻成熟,频频获得全国性大奖。2007年12月5日,蔺述新在芜湖书画院举办了个人写意花鸟画展,展示他在芜湖6年来的80多幅画作。蔺述新将售画所得全部捐给了当地贫困学生。
在汪英兰家,大家都把蔺述新当成家庭成员。记者看见,汪英兰家堂屋中挂着蔺述新两幅巨大的牡丹图;蔺述新睡的房间摆了两张床,其中一张是汪英兰为照顾蔺述新设的;如今,背蔺述新上医院这样的重活都由汪英兰的丈夫金正枝做。蔺述新告诉记者,“我这个人命不好,但运气好,40年来碰到了很多好人。当初很多人猜疑汪英兰照顾我是为了钱,其实我每个月仅有1000多元,还全部投在学画上了。这么多年来,我很欣慰,大家终于理解汪英兰了,他们一家就是我的亲人!”(祖春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