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59|回复: 4

【原创】余川村正月十八隆重举行纪念越国公汪华大型祭祀活动

[复制链接]

48

主题

250

回帖

5986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5986
发表于 2012-4-10 18: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纪念“古徽州第一伟人”越国公汪华,2012年2月9日(正月十八 汪华生日)上午9:30开始绩溪县上庄镇余川村隆重举行纪念越国公汪华诞辰大型祭祀和民俗表演活动。这是余川村文化活动中心和人文馆开馆仪式之后又一重要的文化活动。

    越国公汪华是古徽州的第一伟人和人文初祖,在徽州有着崇高的威望和深远的影响,民间尊他为“太阳菩萨”、“靖民之神”。 汪华文化是徽州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徽州庙会文化、徽菜、徽剧与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余川村正月十八举行纪念越国公汪华大型祭祀及民俗表演活动,对传承和发掘徽州文化中生动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绩溪旅游经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余川汪氏宗族作为隋唐歙州汪华的后世子孙,和徽州其它汪姓宗亲一样对这位显祖格外虔诚礼敬。几百年来一直传承着“抬汪公”的民俗,直到五十年代,族中男丁每年正月还要前往歙县云岚山参加汪王祭祀。天大旱时,族人还要从歙县许村远道将汪公菩萨抬来求雨。他们和周边各村一道,每年阴历六月六,都要举办“汪公看稻”民俗活动,将汪公菩萨抬到田头,查看农家稻谷禾苗生长情况,按长势插上红、绿、黄旗,场面热闹壮观。这就是绩溪岭北乡名扬四方的“安苗节”,至今留存的一块古石碑就记载了这一重要的徽州文化民俗活动。过去余川还要和周边“五朋”每五年举办一次大型的“太子会”,纪念汪华及其九子,要搭台唱三天三夜徽戏,并有“舞火狮”等徽州特色民俗表演。

    余川村“抬王公”民俗活动是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逐渐恢复起来的,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安苗节”。2011年在上庄镇政府关心支持下余川文化活动中心和人文纪念馆成立,中心设立了汪华文化纪念馆、汪裕泰茶号陈列馆、汪惕予纪念馆、汪静之纪念馆。今年正月十八,余川村又恢复了隆重的“汪王祭”和“抬汪公”巡游民俗活动,绩溪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狮舞”等也作了展演,吸引了省内外众多的游客和摄影家前来观看。

    大型祭祀活动开始前,余川村举行隆重的正月十八“抬汪公”全村巡游大型民俗活动。9:30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汪公大帝从余川村文化活动中心起驾。两面大锣开道,村民们抬着汪公菩萨紧随其后,司仪队、唢呐队、锣鼓队、60人旌旗队、30人腰鼓队、火狮队等队伍浩浩荡荡,盛况空前。在场的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前呼后拥,抬着汪公菩萨巡游,一路上鞭炮声、鼓乐声,声声悦耳动听,事事感人至深。汪公菩萨每到一处,家家燃烛、焚香、放炮迎接。

    上午10:20分上庄镇余川村纪念越国公汪华诞辰大型祭祀活动在余川村环秀桥广场正式举行。祭祀仪式由村老年协会汪国清会长主持。首先奏乐、鸣炮,然后由族长汪家旺宣读祭文,接着举行大型祭拜。村两委、老协、知名人士、来宾和广大村民先后进行了隆重的祭拜。各路来宾,敬上祭品,秉烛焚香,争先跪拜,虔诚祈福。上午11:00,举行喷火狮、大型腰鼓队等民俗表演。整个民俗活动持续了1个半小时,人们用这种传统的方式纪念越国公汪华,以表达老百姓对他的敬仰,缅怀他“保境安民”的历史功绩。

     11:20分,汪公起驾,巡游队伍通过环秀桥护送汪公回到余川村文化活动中心越国公汪华纪念馆并进行了再次祭拜。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徽州文化研究会、黄山学院徽学研究中心、贵州大学、歙县丰瑞里抬汪公民俗活动代表参加了纪念越国公汪华大型祭祀活动。故园徽州网、安徽绩溪网、松风竹韵艺术传媒网,绩溪广播电视台、宣城摄影家协会、黄山市摄影协会、绩溪县摄影家协会、绩溪文艺等新闻媒体参加了全程报道。

    “抬汪公”民俗活动结束后,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安徽绩溪网、余川村村两委和老年协会在余川村文化活动中心举行了纪念越国公汪华诞辰学术研讨会,各地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共同探讨了徽州汪华文化民俗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学术研讨会由汪国清会长主持,贵州大学汪学明教授首先致欢迎词并简要介绍了本次大型祭祀民俗活动的意义及筹备情况。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山学院教授、著名徽学研究员方利山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黄山学院旅游学院毕民智教授、汪华研究会总监汪根发、离退休干部汪炳树、汪本铨、汪家旺和上庄文化站领导就如何进一步传承越国公汪华爱国、爱民精神,维护祖国统一,弘扬徽州文化、促进绩溪旅游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

    徽州“抬汪公”、“汪王祭”民俗是流传千百年最有徽州特色的重要徽州文化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徽州文化的特色内容丰富,有徽州文化祭祖寻根旅游和徽州文化民间狂欢节开发利用的价值意义,值得地方政府和民间百姓关注。专家学者们认为余川正月十八“抬汪公”和“汪王祭”民俗活动准备充分,取得了圆满成功。余川村成为徽州生态文化保护区继歙县丰瑞里之后恢复“抬汪公”民俗活动的又一个徽州古村落。当地政府、村两委对“汪华文化”有真切的认知和共识,村老年协会、离退休干部和知名旅外人士发挥了重大作用,他们对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执着地追求。这充分说明徽州古村落中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民间老百姓是主体,地方政府的认知和共识同样非常重要。

                        

                                                         2012年2月9日

                                                     (壬辰龙年正月十八)

               

作者:贵州大学 汪学明 教授、博士

48

主题

250

回帖

5986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5986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8: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图片由安徽绩溪网www.ahjixi.com特约记者 丁晓文 提供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天使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积分
144710
QQ
发表于 2012-4-11 08: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临清)明丞相汪广洋文化研究会祝贺余川村正月十八隆重举行纪念越国公汪华大型祭祀活动圆满成功!

151

主题

3512

回帖

10万

积分

天使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

积分
106455
发表于 2012-4-11 0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徽州文化,弘扬越国公爱国、廉政、靖民精神!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

48

主题

250

回帖

5986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598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00: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已经在《绩溪文艺》第83期上正式发表!
题目更改为——余川:汪华大祭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