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方氏“六桂堂”
最早迁福建莆田的方姓为唐时方叔达官泉州,后居莆田方山,后裔称"方山方"。 晚唐另一支迁莆方姓为古歙人方廷范官长乐,被封金紫光禄大夫".生7子,其中6子皆仕,时称"六桂联芳",尊方廷范为"六桂之父",后裔称"金紫六桂方氏"。该支方氏的不少外迁支派以"六桂堂"为堂号,如福清方氏,东莞方氏等等.在莆田现在仍有方姓约6万人。宋明时期,莆田方氏科举盛况空前,科甲人物竞达360(进士和举人) 多人。 两宋代时方氏有28对父子、26对兄弟中进士,进士多达132人。居莆田诸姓之冠。《莆田县志》载从唐到清,莆田方氏考中进士168名,居第二位。莆田历史上6大藏书中有3座是方氏所建的。其中白杜方氏的"白杜万卷楼"总计藏书约在五万卷以上,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藏书楼。由于科举盛况,很多族人在外为官,后裔遂定居他乡异地,以广东最多。莆田因而也成为继古歙县后,方氏迁徙的又一个重要中转地和发源地。
注:方氏有自己的 “六桂联芳”、“六桂堂”,并且比翁氏的还早,所以,莆田方姓从来不承认翁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