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寿杰 发表于 2011-6-4 10:08:44

因运河而兴盛的古城——临清

                        因运河而兴盛的古城----临清
 临清位于山东运河北段,自元代起因会通河开漕运而逐渐兴盛,明朝末期因战乱一度受到很大的破坏,“康乾盛世”之后临清再度繁荣,至清初达到了鼎盛,成为了横跨冀鲁两省的重要商埠,“南有苏杭,北有临张”这是当年人们对京杭运河沿岸四处著名商埠的称呼,其中的“临”即为临清,可见当年临清的繁华程度可以和南方的苏州、杭州相媲比了。
  明清时期临清的运河商贸形式主要以转贩南北货物为主,鼎盛之时,各地货品琳琅满目、堆积如山,民国初《临清县志》对当年的繁华场景是这样描写的“每届漕运时期,帆樯如林,百货山积,经数百年之取精用宏,商业勃兴而不可遏。当其盛时,北至塔湾,南至头闸,绵亘数十里,市肆栉比,有肩磨毂击之势。”临清城内设有分类细致的集市共千余家,如粮市、布市、米市、棉花市、牲口市等,每逢“三八日”集市各地商贾云集于此,货品交易量更是数目庞大,据康熙和乾隆年间《临清州志》记载,集市绸缎日交易量可达千余匹,棉花日交易量可达万余斤。临清还是当时华北地区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之一,在临清城内设有多处仓储用来储存由卫辉、台儿庄、济宁、汶上、天津及辽东地区运来的粮食,据《临清州志》记载,每年粮食的交易量都在六百万石到一千万石之间。
  在临清经济繁荣的促使下,临清的各类民间文化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明代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就是依托临清周边地区运河经济繁荣的背景而孕育出的一部奇书,书中延续了《水浒传》里武松杀嫂为兄报仇的故事背景,对包括临清在内沿运地区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并兼有对封建政府官僚、恶霸、富商等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丑恶生活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书中虽记述主要人物西门庆、潘金莲为清河人并对清河沿河商铺、街市有过详细描写,但却提及清河货物都为临清码头转运,这也印证了临清是当时最大的货物转运中心,书中多次提及临清钞关,这也为临清钞关为运河八大钞关之首提供了有力依据,每过往船只皆需停靠岸边待验方可通关,南北商贾、军士、船夫则会在岸边打尖住店,交易货物,这很生动的反映了临清沿运经济的发展模式。现在临清境内还保存有当年修建的一些建筑这也反映出临清当年繁荣的景象,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临清运河钞关、鳌头矶等。
  清咸丰之后,运河淤积严重,再加上海运的兴盛,临清的运河商贸逐渐的败落,昔日的繁荣景象不复再现。民国初期至建国前,河道淤塞以及日本侵略势力的打压,临清运河航运几近停歇。建国后,路上交通网构建完成,火车、汽车等现代运输工具取代了内陆船舶运输,至70年代全线停航,临清运河经济逐渐转型。

汪寿杰 发表于 2011-6-4 10:26:49

                                                                        临清名吃
                   
                                                                              托板豆腐
  临清水豆腐,因卖主用秤称好后总是切好放在一块特制的长方形木板上,故称“托板豆腐”,俗称“撅腚豆腐”。在临清市内整天都能看到手推车、自行车或是肩挑的小担上,放着一大块用白布包着的颤悠悠、水汪汪、热乎乎的水豆腐,男女老少,争相购买。尤其早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手捧着托板,吃的满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食客。水豆腐是用上等黄豆,经脱皮、水泡后磨成汁,用布滤出豆浆,倒入锅中烧开,加卤水精心点制而成。其特点是白嫩、细腻、香甜,营养丰富便于人体消化吸收。是人们方便可口的快餐。
                    热羊肚
  清末,羊肚作为名吃进入北京,在西交民巷“落户”,店铺名称叫“临清羊肉馆”。民国和解放初期,生意十分兴隆,很有名气。此馆主要卖“羊肚”,北京人叫“羊杂碎”。
                     八宝布袋鸡
  临清八宝布袋鸡创始于清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八宝布袋鸡盛在盘子里活像个趴着的殷红色的整鸡,吃起来烂、香酥,既有鸡肉的异香,又有山珍海味的鲜美,是宴席上的佳肴。八宝布袋鸡与河南滑县的道口鸡记德州的扒鸡同属运河沿岸的熟食鸡.
                              尹家阁“下凡肉”
  从临清城沿着古运河向东南约10公里的地方,有个尹家阁村,村里有近百年历史的“聚隆号肉铺”,四代人经营者猪尿泡肉和下水肉,人称“下凡肉”。因其风味独特,物美价廉,在当地颇有名气。
                  武德魁肉饼
  以优质、价廉、方便实惠而誉满全城,声靡四乡。治饼口诀:肉不加菜,三天不坏;肉要保鲜,用时现加盐;肉片切成丁,不化油腻轻;葱花扮香油,更显香味稠;要向饼酥皮不焦,猪板油多为上招。
                   徐家煎包
  临清徐家包,是堂邑县小薛村人徐学敏于清嘉庆年间创制的,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徐家煎包的第七代传人徐振环仍和他人联合经营着包子生意,本地人招待外客,吃一顿徐家宝子是不可少的。因此,徐家包的买卖非常兴隆。
                  王四辈熟牛肉
  清光绪初年,在光明街北首自营牛羊熟肉。其制作工艺严谨,经营有方,生意兴隆,食品经销天津、德州、沧州等地。光绪十七年建字号“观音堂”后子孙相传,生意不衰。现仍沿袭老字号,生熟兼营,以熟肉为主。
                   窦家蒸包
  原名“揪头包”。创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由窦延栋在临清“元兴楼”始建包子铺,传至窦玉田已是第三代,其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的窦家包由10种原料精心调配制作,面软皮薄,馅团清香鲜嫩,个匀馅大,熟后皮薄,馅皮可观其馅,手提“灯笼包”。因质高价廉,深受欢迎。
                    烧麦
  烧麦是介于包子和饺子两者之间经过特制而成的包馅面食。临清烧麦以王家烧麦为最佳,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为临清面食行业的四大名吃(窦家蒸包、徐家煎包、王家烧麦、武德魁肉饼)之一。其制作方法:烫面,轧成荷叶面皮,然后包蒸而成。形如石榴,皮薄柔软,隔皮见馅,馅香鲜嫩,不腥、不膻、不腻。
                    临清馓子
  临清馓子,其特点是香酥可口,质优量轻,美观大方,既为老幼皆宜的膳食,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馓子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中期,文学名著《金瓶梅》中就多次提到吃撒子的情节。
                                                              油炸荷包蛋
      鸡蛋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煎、炒、蒸、水煮,而临清还有油炸荷包蛋。炸荷包蛋皮酥心软,营养丰富,加工方便,既有油条的香酥可口,又有鸡蛋的异香,是老幼皆宜的早点之一。
                                  炒鸡丝
  凡到过古城临清的人都会被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临清菜点所倾倒,以至留连忘返。像脆嫩鲜香的“炒双脆”。葱味椒浓的“葱椒鱼”,软烂鲜嫩、老幼皆宜的“炒姜丝肉”,更有名的要数在1987年2月首届鲁菜大赛中获奖的“炒鸡丝”了。
                                                  济美酱菜
  临清济美酱园创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972年)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齐名,被誉为江北四大酱园之一。“进京腐乳”是其传统产品之一,清道光年间,临清的地方官和途径临清的京官,将济美酱园制作的腐乳晋献给朝廷,深得赏识,进京腐乳因此而得名。甜酱瓜是济美酱园的又一传统产品。1920年出口日本,1935年在南京国货博览会上获奖。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1-6-4 10:27:57

沙丘古渡大河风,漕运干年伟业擎;
佛塔凭观南北顺,钞关验证往来兴。

汪寿杰 发表于 2011-6-4 10:30:38

临清“猴”

                                                       临清“猴”
      (转自:http://www.zwnj.gov.cn/main3.php?menu=流域文化&menuid=10&xwlx=风土人情&id=4241&lx=临清“猴”)
      山东人的性格东西有差异,齐文化和鲁文化也不尽相同。临清文化呈现典型的鲁文化特征,民风厚重朴实,纯朴自然,重视传统道德,但也封闭保守。然而临清深受运河文化的浸染,绝不类于一般的北方城市。《山东通志》曾有这样一段评临清风俗的话说:“临清州,俗近奢华而有礼,士虽务名而有学。文教聿兴,科第接踵,衣冠文物甲于东方。”3000里大运河浩浩荡荡,2000年文化时空的跨越,四方人文亦荟萃于此。临清这种汲汲于“物”又笃志于“文”的精神,不类于北方城市反似于江南。因此在运河上漂流的诸多文化中,江南那种既重利又重文的城市精神曾对临清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再融会进鲁文化那种厚重的底蕴,使临清人骨子里面透着一种不同于众的气质——聪明干练、善于变化、富于创新,所以颇具了“猴”性。
  “猴”与“侯”同音。“侯”为中国古代的爵位之一。《礼•王制》中记载:“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自此以后,五爵虽有变化,但历代都有侯爵。人们希望加官封侯,于是给“猴”增添了一种吉祥、富贵的象征意义。一只猴爬在枫树上挂印,其寓意是“封侯挂印”;画毛猴跨一骏马而行,称这为“马上封侯”;如画着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子的背(“背”与“辈”同音)上,它即表示“辈辈封侯”;画九只猴子攀牵或坐在一棵松树中,因松树被人视为常青之木,赋予延年益寿、常青不老的吉祥寓意。而九(久)猴又可以表示长久富贵的意思。一只猴子屈蹲在桃树上,猴子两只手臂弯伸在耳朵两侧,宛似一对蝠形状,(“蝠”与“福”同音),构成“福寿双全”的画面;猴桃瑞寿,在吉祥物中,桃为五木之精,天上的神物,桃是增寿的瑞果,有长寿的寓意。猴与桃的结合,恰应了民间谚语“猴桃瑞寿”,表示吉祥如意。
  猴子的形象做为12生肖代表之一,在中华文化当中它是代表申年出生的人的吉祥物。所以我认为临清猴这个称呼当中没有丝毫贬义。作者本人出生在申年,所以每次被别人问起年龄我都实言相告“我是一只老猴子”。
  在临清生活了将近20年了,在我来看,称呼自己为临清“猴”的人,大多是临清人自己比别人多,大家在一起讨论工作或生活上的事情,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原因肯定在某件事情上存在着不公,第三个临清人见了,就会打抱不平的批评那个沾光的人是“临清猴”,然后大家释然一笑,我觉得那是一种智慧的自我调侃,那是种感叹临清繁华不再的自我解嘲,那更是一种人性深处善意的人性关怀。更深层的意思也是批评,因为古临清是个运河城市,帆樯林立,商贾云集,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古老的商业都会。商人重利而轻义,时常有人作些有失商业道德的事情也是有的,这些人便被戏称成为来临清的猴子或者在临清的猴子,猴子的意思是不遵守规矩的捣蛋分子,简称临清“猴”。
  临清猴称谓的来源其一,“临清猴”与“聊城慢纤牛”的由来。这是最可信的临清猴这一称谓的来源,一直带有市井调侃气息。但是却充满了临清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
  临清以南段大运河,称为闸漕建有多处水柜,水源匮乏,南来北往的漕船运输经常搁浅,会通河凿成后,全长265里,地降90尺,建闸31座,以节蓄泄,通过合理使用有限的水源,形成台阶式水梯,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舟辑运输问题。但由于平时落闸或闸门小开,使得运河水流速极缓。遇有官船从此经过,闸门大开,水流急泄而下,船行甚速,平时百姓的私船,空船只能凭桨靠舵行使,重载货船只能靠纤拉。
  京杭大运河与卫河交汇于临清市区的南部,明代永和十五年(公元1417年)开凿会通河南支所挖泥土堆积于此,形成了山的雏形成为龙山,也叫做土山。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每年清淤一次,三年一大疏,清出的泥土,不断堆积在土山之上,便形成了一条蜿蜒起伏千余米的高大土岭,当地人称之为龙山。山上遍植椿榆杨柳,花木松柏,草木葱郁,为临清当时十六景之一,名曰“龙山晚眺”。登高可以望远。临清人便常常在龙山之顶,翘首期盼着自家货船的到来。因为满载货物的重船吃水深,要靠人在岸上拉纤助船行驶,所以船速很慢。当远远地望见了来船的影子,也要一二个时辰才能靠岸。等的性急而心焦,起起坐坐大失以往的风度,一幅抓耳挠腮的模样,等待来船靠岸,便会大声嚷道:“聊城拉纤的人怎么慢的跟牛一样!”船上的人看到临清接货的人在龙山上心急如焚、坐立不安的样子,像极了猴子,觉得好笑,便张口应道:“聊城慢纤牛也比不上临清猴啊!”从那以后,“临清猴”与“聊城慢纤牛”的名字,便在运河两岸传开了。
  临清猴称谓的来源其二,下面这个说法颇为流传在临清本地及运河附近人们的口头上。象极了现在的手机段子,是临清人自我解嘲的一个经典。
  中国人见面有句口头禅,就是“吃了吗?”这个问句的不同回答就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淳朴。临清人经常讲一个讽刺城里人的笑话。一个临清市里人在街头碰见一个乡下亲戚,问“吃了吗?”如果乡下亲戚说没有,市里人就反问“怎么还没吃啊?”如果乡下亲戚说吃了,市里人就带有谦让地说“吃了再吃点!”这两个不同的回答表示的是一个意思,就是乡下人不会到城里人家去吃饭。如果两个乡下人碰到一块的话,对话就不是这样了。问“吃了吗?”一个人如果回答说吃了,另一个就会说“那家走喝水去!”(一般吃完饭说去家里喝水指的是去家里坐坐,喝点茶水,有谦让的意思。)如果回答说没吃,那么就说“走,家里吃饭去。”城里人的淳朴带有一点小聪明,乡下人就比较实在。所以在我们那儿,临清市里人有“临清猴”的别称,意思是他们特别精明,会算计。
  临清猴称谓的来源其三,临清“虚蛋”这个有点另类.。临清的饮食文化十分发达,其表现随处可见。大米几斤,于火炉里热上一阵子,“嘣”地一声膨胀出来。然后,晾凉,与用地瓜做成的糖稀粘连在一起,成一些乒乓球大小的东西,便是“燎花”,也就是虚蛋(一个虛蛋,也就是三十多粒大米吧)。这种食物,老头老太,没牙的人,都可以吃的。因为它像棉花糖那样,含到嘴里,舌头动弹两下,便没有了,进了肚子里。有点甜味,原来那点大米的香味,也不见了。这是临清猴的另一个翻版。说临清人很虚不实在。
  在此,以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左建明先生的文章《聊城的运河印记》里面的一段话作为结束。他写到,“临清人有一个外号,叫做“临清猴”,让人感到亲切、精敏与活泼。任何一种文化都难免其局限。市井文化的惰性与粘滞显而易见。一味地自得其乐,会使创造的活力在不经意中被淤塞,发展的机遇也容易失之交臂。因此,随着全球化的步步进逼,任何一种区域性文化,必得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汲取不同色彩的其它文化。可以想见,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在未来的十年内,将重新贯通,并以其清澈之水,孕育出更具现代气息的新运河文化。”

汪寿杰 发表于 2011-6-4 10:36:31

                                                                  临清的小巷   
 临清的春秋冬夏、晨昏昼夜、城镇郊野,里巷民居,以及在此之中徘徊行走、坐卧起居、娱乐宴饮、游戏交欢的男女,一切都是东方的、古典的、华丽的,饱含东方格调的画面,鲜亮的红橙朱紫的色彩,由始至终,凸浮在那一片素白的大银幕上,挥之不去的哀凉的美感,拌着此起彼伏京味十足的“吆喝”:薄柯凉————糖!如影片的结尾:运河上,舱面,贵夫人手绢中的一把粉蓝色的残花,花瓣被风吹起,一片,又一片,飘飞,又散落。      
  街巷名称是城市的“名片”,而街巷格局则是研究城市变迁的重要佐证。
      穿行在临清古城区那些曲里拐弯的古街古巷之中,脚踩着几百年前的青石板,眼瞅着那些坐在老式门楼前拉家常呱的老人和在小巷中捉迷藏的孩子,我们真正品味到了临清古街古巷的韵味和魅力。
  “北方的胡同南方的巷”,讲的是一般规律,就如北京的胡同,至今世界闻名。北方一般称胡同而不叫巷。而临清的巷子多,巷子奇是出了名的。从这些丰富多彩,稀奇古怪的街巷名称中,我们感受到了运河文化博大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广阔的扩散性和开放性,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临清的街巷文化,是运河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吴越文化和荆楚文化沿运河漂来的文化。临清古城区的古街古巷一般分布在会通河两岸。它们或依行业而得名,或依地名而得名,或依人的姓氏而得名,或依署衙所在而得名。果子巷、竹竿巷、白布巷、渲染的是浓重的行业色彩。果子巷是专门销售干鲜果品的巷子。而竹竿巷更具特色,盛产于南方崇山峻岭的毛竹,经运河运到临清,便成为北方人的日用品,因此,以销售和加工竹制口的手工业便迅速发展起来,这便有了竹竿巷的大雅之名和那繁盛的行业,一直几百年不衰。马桶原是南方人的专用,也是运河船家的必备用具。受此文化熏陶,沿河人家有些也用起了马桶,临清便由此有了箍桶巷。这个巷的居民,以制作马桶的居多。如今,城里人都用上了座便器,农村人在厕所革命的影响下,也大多改旱而为水厕,但临清箍桶巷依然存在,他们加工的木制品仍然畅销。大宁巷、宁海巷、礼拜巷等则是以地名而称巷名的。大宁巷是因大宁寺而得名的,礼拜巷则因礼拜寺而得名。临清素有三十二趟街,七十二条巷子之说。这么多街巷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曲径幽深,狭窄幽长。有的巷子窄得仅能容一个人行走,因此,它们又获得了耳朵眼、夹道的雅号。这些窄而小的巷子,更有点像南方小家碧玉的女子,显得委婉而纤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运河的走向。临清古街古巷形成的原因,是以中轴线形式向两边辐射。元代运河和明代运河在中洲地带写下的一撇一捺,构成了临清城市的骨架,沿着这“人”字骨架建设的古街古巷,自然有了它不同的特色。漫步在那被岁月的鞋底打磨得光溜滑爽的古街古巷中,犹如走进了时光的隧道。微风徐徐,亲情融融,虽少了几许阳光,但多了如小巷一样曲折离奇的许多故事。考棚街,临清古城区一条不足百米的小街。因为有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考棚,它便被笼罩上一层神圣的色彩。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临清县升为洲,辖领馆陶、邱县二县。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临清由州升为直隶州,辖领武城、夏津、邱县三县,这里改设考棚,设置考院,是四县生童应试之所。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山东道又确定临清为乡试会考之所,前后几百年间,这里一直是决定学子仕途命运的地方。因此,考棚街虽小名气名气却不小。如今的考棚街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仍古韵犹存,那古色古香的黉门,仍讲述着它一生中精彩的故事,那古迹斑斑的“县治遗址”像一位历史老人,仍见证着临清的沧桑巨变。
  临清的古街古巷就是一部临清城市的发育史,那灰墙灰瓦的四合院落,那圆滑闪光的青石古道,写满沧桑,透着古朴。从街巷中走来,穿梭于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无法抹去太多带有尘埃的旧情往事,思念中,街巷虽然苍老古旧,却蕴含着几多快乐和无限温情。                                                                                                     

汪天俊 发表于 2011-6-4 11:44:29

美丽的城市,留给我美好的回忆;历史化作一弯湖水流去,仍然留下一扇扇见证历史的大门。临清,这个在去年的国庆节之前我还知之不详的名字,如今在我的大脑里像家乡一样的熟悉。愿在再次有机会的时候,再临临清,感受浓烈的历史气息和人文环境,陶冶我们这在世俗中世俗的情操。

汪济圣 发表于 2011-6-4 15:36:30

临清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还有名吃也同样出名!

汪传海 发表于 2011-6-4 16:54:46

看了临清名吃,不禁垂涎三尺.

汪寿杰 发表于 2011-6-4 16:57:48

回 7楼(汪传海) 的帖子

       欢迎淮南分会会长携夫人一同前来临清指导家族工作!到时候,这十三种名吃,可是让您吃个够啊!

汪寿杰 发表于 2011-6-4 17:01:31

回 5楼(汪天俊) 的帖子

      天俊,馋了吧!上次来时,行程很正规,会长爷爷没有来得及让你吃个够吧。下次来了,我们单独行动,吃他个天翻地覆,怎么样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因运河而兴盛的古城——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