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9332|回复: 5

求助江苏无锡宜兴本家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1909

帖子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发表于 2011-10-5 00: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赠李士良之官宜兴
    近美除州牧,多言用旧臣。正须宣令德,毋乃为斯民。沙暖潮痕浅,城春柳色新。应思阳羡路,日日望车尘。
    查:宜兴,简称宜,古称荆邑。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改名宜兴县,属常州。元初升宜兴府,元贞元年(1295年)立宜兴州,属常州路。明复称宜兴县,属常州府。

    州牧,即刺史。原来称监察御史,后来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明朝在全国设有159个府,府的长官称知府,其官正四品。明初的十三道监察御史,都是正七品,掌巡按州县,考察官吏。  
    “李士良”到宜兴做官的年代,到底是哪一年?如此官职,《明史》、《明实录》中怎么都没有任何记载?
    有请手头有《宜兴县(州)治》、《常州府志》的本家,予以协助。先行谢过!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3997

帖子

8万

积分

天使

你我是音符,相逢一首歌

积分
85373
发表于 2011-10-7 09: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官职,《明史》、《明实录》中怎么都没有任何记载?



汉之刺史,犹今之巡按御史;魏晋以下之刺史,犹今之总督;隋以后之刺史,犹今之知府、及直隶(州)知州也!明、清两代以知州为知府下属官,官阶虽为从五品,但职权与七品县官无异。  


宜兴明朝历任知县

卜源善:益都人,洪武元年任。
谢德清:明州人,洪武三年任。
赵惟一:洪武十一年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909

帖子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10: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汪志林) 的帖子

谢谢了!我是想从【赠李士良之官宜兴】这首诗中找出广洋公的足迹。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530

帖子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11-10-20 09: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士良可能不是县令,只是一般县吏。
2.jpg
3.jpg
4.jpg
5.jpg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909

帖子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20: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龙眠久子) 的帖子

李士良为监察官员,虽为正七品,但权利极大,负责地方官员的考察、评议、监察。基本属于钦差之类的外派官员。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6

帖子

1399

积分

认证会员

制壶人13915382135

Rank: 6Rank: 6

积分
1399
QQ
发表于 2011-10-29 12: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cnyixing.cn/read.php?tid=110819

一宜兴朋友(文化前辈)帮助查找,答复,------------查《重刊宜兴县旧志》有记载,只看到明代成化二十一年有县丞“李正良”。不知李士良的籍贯是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