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0144|回复: 10

 汪觀察(介然)傳  汪師泰

[复制链接]

29

主题

190

帖子

3459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
发表于 2008-5-17 14: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汪觀察(介然)傳  汪師泰

  汪觀察介然字彥確幼失怙恃鞠於祖母倜儻不羈年十八如京師從伯父四友先生學用開封祥符籍領郷薦補文學免解不第從岳飛軍補宣撫司幹官後從韓世清軍殺獲劉忠等賊補進義校尉收復襄陽等六縣以功遷承節郎紹興間與侍郎沈昭逺使金充上指節使轉忠靖郎就添差充本軍指使先是洪忠宣公皓陷金髙宗用其子适為相屢書求皓金以不知所在為辭及公使金逰城上皓聞笑語曰南音也密附蠟丸書公剖股納之歸聞于朝帝召見公以實奏命于御前取書以進上覽之涕泣乃命适拜公為之厚賂和議乃成明年洪公皓朱公弁張公邵皆南還洪公令諸子孫羅拜之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适出知徽郡為公建府第朱文公誌朱弁墓得邑人汪介然密附洪公皓蠟丸之功也事見洪公家錄及輶軒集是年公罷任以進義校尉授承信郎添差監臨江軍轉承節郎二十年差充戸部瞻軍酒庫二十一年轉保義郎二十五年差監泰州丁溪鹽場催轄亭戸煎鹽兼本地分巡檢巡捉私茶鹽礬轉成忠郎三十二年轉忠翊郎隆興元年轉忠訓郎差充邕州提舉右江兵馬盜賊公事兼沿溪巡檢使提舉訓練三十六洞丁横山寨駐劄乾道五年轉修武郎九年轉武翊郎轉武經大夫淳熈元年宣差東南第六副将贛州駐札七年移吉州駐札領軍三千五百人九年朝廷令大使檢閲兵馬先是戚公不肯為公保官臣僚奏公不諳戰事訓練不精朝廷試公武藝能挽一石二斗弓及走馬以鎗提米一石仍其官以觀察使主管台州崇道觀致仕卒年七十七(李一初澤存祠記徽之屬州曰婺源婺源多故家世族而汪氏其一也汪氏之上世祖武經大夫介然當宋紹興初從侍郎沈昭逺使金時洪忠宣公為金人所留音問遼絶大夫以計得竊與公語且得其蠟丸書剖股肉納丸其中歸以遺公之子比公南還命諸子執子弟禮環拜大夫大夫由是顯聞于時其後岳武穆王宣撫江淮辟大夫幹辦公事提舉贛州洞丁横山寨宣勞翼駐劄為第六副将以夀終于家其居宅則公之子适倅徽時所為築也凡大夫所受宣勅詔誥并厯仕批書三洪往復書帖至于今具存其七世孫周将搆祠於大夫之墓以虔祭掃且以藏大夫之手澤故名之以澤存而請記於予予聞諸禮經人子之所以敬其親之手澤者若書冊琴瑟之類是也大夫之手澤豈特書策琴瑟之類哉是宜汪氏之孫子世守而不敢墜也大夫為國盡瘁不避危險以忠義奮身以功名垂世後之士君子凡聞其風聲而得其手澤者孰不願一快覩以想見其為人而况乎大夫之孫子哉是又宜汪氏之孫子世守之而不敢墜也然自宋南渡至于今數百年中間凡幾變故簮纓圭組之家鮮克自守至有不能保其身者而况乎先世之手澤哉一世二世之手澤且不能保而况六世七世哉世代有遷革而大夫之手澤具完人事有廢興而大夫之手澤無恙謂非汪氏有賢子孫不可也或有疑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者則将應之曰五世而斬者君子之遺風餘澤至五世則泯矣若其手澤之存雖數十世可保也顧其子孫賢不肖何如爾周才學兼著不屑用于時而獨拳拳於大夫之手澤若此可謂無忝爾祖者不賢能如是乎後之來者益加謹焉庶乎其不替也)
千年乡村龙归处(大畈),深山古刹茶飘香(灵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01

帖子

3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30911

贡献奖

发表于 2008-5-17 15: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亮公为此文断句,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90

帖子

3459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6: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汪觀察(介然)傳  汪師泰

  汪觀察介然  字彥確,幼失怙恃,鞠於祖母,倜儻不羈。年十八,如京師,從伯父四友先生學,用開封祥符籍,領郷薦,補文學,免解不第。從岳飛軍,補宣撫司幹官。後從韓世清軍,殺獲劉忠等賊\,補進義校尉,收復襄陽等六縣,以功遷承節郎,紹興間與侍郎沈昭逺使金,充上指節使轉忠靖郎,就添差充本軍指使。先是洪忠宣公皓陷金,髙宗用其子适為相,屢書求皓,金以不知所在為辭。及公使金,逰城上。皓聞笑語曰:南音也。密附蠟丸書,公剖股納之。歸聞于朝,帝召見公,以實奏命于御前取書以進。上覽之涕泣,乃命适拜公為之厚賂。和議乃成,明年洪公皓朱公弁張公邵皆南還。洪公令諸子孫羅拜之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适出知徽郡為公建府第。朱文公誌朱弁墓,得邑人汪介然密附洪公皓蠟丸之功也。事見洪公家錄及輶軒集。是年公罷任以進義校尉,授承信郎。添差監臨江軍轉承節郎,二十年差充戸部瞻軍酒庫,二十一年轉保義郎,二十五年差監泰州丁溪鹽場催轄亭戸煎鹽兼本地分巡檢。巡捉私茶鹽礬\轉成忠郎,三十二年轉忠翊郎,隆興元年轉忠訓郎,差充邕州,提舉右江兵馬盜賊\公事兼沿溪巡檢使,提舉訓練三十六洞丁横山寨駐劄。乾道五年轉修武郎,九年轉武翊郎,轉武經大夫。淳熈元年宣差東南第六副将,贛州駐札。七年移吉州駐札,領軍三千五百人。九年朝廷令大使檢閲兵馬,先是戚公不肯為,公保官臣僚奏公不諳戰事,訓練不精。朝廷試公武藝,能挽一石二斗弓及走馬以鎗提米一石,仍其官以觀察使主管台州崇道觀致仕,卒。年七十七(李一初澤存祠記徽之屬州曰:婺源。婺源多故家世族,而汪氏其一也。汪氏之上世祖武經大夫介然,當宋紹興初從侍郎沈昭逺使金時,洪忠宣公為金人所留,音問遼絶,大夫以計得竊與公語,且得其蠟丸書剖股肉納丸其中,歸以遺公之子比,公南還,命諸子執子弟禮環拜大夫,大夫由是顯聞于時。其後岳武穆王宣撫江淮,辟大夫幹辦公事,提舉贛州洞丁横山寨,宣勞翼駐劄為第六副将,以夀終于家。其居宅則公之子适,倅徽時所為築也。凡大夫所受宣勅詔誥,并厯仕批書,三洪往復書帖,至于今具存。其七世孫周,将搆祠於大夫之墓,以虔祭掃,且以藏大夫之手澤,故名之。以澤存而請記於予,予聞諸禮,經人子之。所以敬其親之手澤者,若書冊琴瑟之類是也,大夫之手澤,豈特書策琴瑟之類哉。是宜汪氏之孫子世守而不敢墜也。大夫為國盡瘁,不避危險,以忠義奮身以功名垂世後之士。君子凡聞其風聲而得其手澤者,孰不願一快覩以想見其為人,而况乎大夫之孫子哉。是又宜汪氏之孫子世守之而不敢墜也。然自宋南渡至于今,數百年中間,凡幾變故簮纓圭組之家,鮮克自守至有不能保其身者,而况乎先世之手澤哉。一世二世之手澤且不能保,而况六世七世哉。世代有遷革,而大夫之手澤具完。人事有廢興,而大夫之手澤無恙。謂非汪氏有賢子孫不可也,或有疑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者,則将應之,曰:五世而斬者,君子之遺風,餘澤至五世則泯矣。若其手澤之存,雖數十世可保也。顧其子孫賢不肖何如爾。周,才學兼著,不屑用于時,而獨拳拳於大夫之手澤。若此可謂無忝爾,祖者不賢,能如是乎。後之來者益加謹焉,庶乎其不替也。)
千年乡村龙归处(大畈),深山古刹茶飘香(灵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1508

帖子

4万

积分

光明使者

http://www.iwangs.com/bbs/thre

积分
41305
QQ
发表于 2011-1-2 20: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66 崈(字克举号宣卿从义郎居故里高路) 介然  五子,在大阪有后人没有呢海清本家。 显祖讳介然字守道由明登进士屡官任前职葬故里大阪高路宅后乾山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01

帖子

3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3091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1-1-5 15: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汪笃飞于2011-01-02 20:58发表的  :
66 崈(字克举号宣卿从义郎居故里高路) 介然  五子,在大阪有后人没有呢海清本家。 显祖讳介然字守道由明登进士屡官任前职葬故里大阪高路宅后乾山 ,                              
我电话询问了寒山本家,他说介然公葬地现叫高路头,离大阪500多米,但墓地等物早已一无所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1508

帖子

4万

积分

光明使者

http://www.iwangs.com/bbs/thre

积分
41305
QQ
发表于 2011-1-21 23: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龙吉) 的帖子

可些,问有后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425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60
发表于 2011-1-29 10: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建彬 于 2016-9-2 15:47 编辑

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3663

帖子

10万

积分

天使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

积分
106455
发表于 2011-5-22 21: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汪观察(介然)传  汪师泰             【简体字】

  汪观察介然  字彦确,幼失怙恃,鞠于祖母,倜傥不羁。年十八,如京师,从伯父四友先生学,用开封祥符籍,领郷荐,补文学,免解不第。从岳飞军,补宣抚司干官。后从韩世清军,杀获刘忠等贼,补进义校尉,收复襄阳等六县,以功迁承节郎,绍兴间与侍郎沉昭远使金,充上指节使转忠靖郎,就添差充本军指使。先是洪忠宣公皓陷金,髙宗用其子适为相,屡书求皓,金以不知所在为辞。及公使金,逰城上。皓闻笑语曰:南音也。密附蜡丸书,公剖股纳之。归闻于朝,帝召见公,以实奏命于御前取书以进。上览之涕泣,乃命适拜公为之厚赂。和议乃成,明年洪公皓朱公弁张公邵皆南还。洪公令诸子孙罗拜之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适出知徽郡为公建府第。朱文公志朱弁墓,得邑人汪介然密附洪公皓蜡丸之功也。事见洪公家录及輶轩集。是年公罢任以进义校尉,授承信郎。添差监临江军转承节郎,二十年差充戸部瞻军酒库,二十一年转保义郎,二十五年差监泰州丁溪盐场催辖亭戸煎盐兼本地分巡检。巡捉私茶盐矾转成忠郎,三十二年转忠翊郎,隆兴元年转忠训郎,差充邕州,提举右江兵马盗贼公事兼沿溪巡检使,提举训练三十六洞丁横山寨驻札。乾道五年转修武郎,九年转武翊郎,转武经大夫。淳熈元年宣差东南第六副将,赣州驻札。七年移吉州驻札,领军三千五百人。九年朝廷令大使检閲兵马,先是戚公不肯为,公保官臣僚奏公不谙战事,训练不精。朝廷试公武艺,能挽一石二斗弓及走马以鎗提米一石,仍其官以观察使主管台州崇道观致仕,卒。年七十七(李一初泽存祠记徽之属州曰:婺源。婺源多故家世族,而汪氏其一也。汪氏之上世祖武经大夫介然,当宋绍兴初从侍郎沉昭远使金时,洪忠宣公为金人所留,音问辽絶,大夫以计得窃与公语,且得其蜡丸书剖股肉纳丸其中,归以遗公之子比,公南还,命诸子执子弟礼环拜大夫,大夫由是显闻于时。其后岳武穆王宣抚江淮,辟大夫干办公事,提举赣州洞丁横山寨,宣劳翼驻札为第六副将,以夀终于家。其居宅则公之子适,倅徽时所为筑也。凡大夫所受宣勅诏诰,并厯仕批书,三洪往复书帖,至于今具存。其七世孙周,将搆祠于大夫之墓,以虔祭扫,且以藏大夫之手泽,故名之。以泽存而请记于予,予闻诸礼,经人子之。所以敬其亲之手泽者,若书册琴瑟之类是也,大夫之手泽,岂特书策琴瑟之类哉。是宜汪氏之孙子世守而不敢坠也。大夫为国尽瘁,不避危险,以忠义奋身以功名垂世后之士。君子凡闻其风声而得其手泽者,孰不愿一快覩以想见其为人,而况乎大夫之孙子哉。是又宜汪氏之孙子世守之而不敢坠也。然自宋南渡至于今,数百年中间,凡几变故簮缨圭组之家,鲜克自守至有不能保其身者,而况乎先世之手泽哉。一世二世之手泽且不能保,而况六世七世哉。世代有迁革,而大夫之手泽具完。人事有废兴,而大夫之手泽无恙。谓非汪氏有贤子孙不可也,或有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者,则将应之,曰:五世而斩者,君子之遗风,馀泽至五世则泯矣。若其手泽之存,虽数十世可保也。顾其子孙贤不肖何如尔。周,才学兼著,不屑用于时,而独拳拳于大夫之手泽。若此可谓无忝尔,祖者不贤,能如是乎。后之来者益加谨焉,庶乎其不替也。)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01

帖子

3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3091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1-6-3 08: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然公任官简历



    宗建炎三年 (公元1129),      任承节郎,     从九品(相当于现任副班长)

   绍兴十三年九月(1143年9月),  任忠靖郎,     从九品(正班长)
  
绍兴十九年  月(1144年4月),  任承信郎,     从九品(副排长)

  绍兴二十二年正月(1152年1月),任保义郎,     正九品(正排长)

  绍兴二十五年五月(1155年5月),任巡检,       正九品(副连长)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       任忠翊郎,     正九品(正连长)

  隆兴元年四月(1163年4月),    任忠训郎,     从八品(营长)

  乾道二年二月(1166年2月),    任敦武郎,     正八品(副团长)

  乾道八年五月(1172年5月),    任武翊郎,     从七品(团长)

  乾道九年八月(1173年8月),    任武经大夫,   正七品(团长)

  淳熙元年(1174年),           任第六副将,   从六品(副师长)

  淳熙七年(1180年),           任吉州镇守使, 正六品(师长)

  淳熙十年六月(1183年6月),介然公以观察使主管台州崇道,官致仕在家卒,正五品(副军级),享年77岁。
  
  从中可以看出,介然公任观察使应为1181年。以此推算,介然公生于1106年,卒于1183年6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101

帖子

3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3091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1-6-5 14: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楼(龙吉) 的帖子

从<<汪氏通宗世谱>>中所记载的资料推算介然公出生时间

   延之: 生于宋太祖开宝八年乙亥(公元975年),  殁于宋仁宗戍年(公元1023年)
      惟厚: 生于北宋太宗淳化五年甲午六月初三(公元994年)
                殁于宋神宗熙宁二年已酉九月初十(公元1069年)
      元凤: 生于宋天圣乙已年十一月十四日己时(公元1029年)
                殁于乙已年十二月三十曰(公元1089年)
      球:     生于宋庆历乙已年十一月(公元1065年)
                殁于1139年
   希闵: 生于丁卯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公元1087年)
                殁于癸已年十月二十七日(公元1113年)
       介然: 生于北宋祟宁七年(公元1108年)
                 殁于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六月(公元1185年)

与汪师泰<<汪介然传>>中的记载相差两岁,两岁之差应该无所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