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8816|回复: 9

《歙县西乡言》问世

[复制链接]

2

主题

8

帖子

250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0
QQ
发表于 2013-9-24 16: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书由汪氏家族第九十四世汪育真编写。作者为歙县乡村学者,2013年被市、县两级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该书立足于徽州文化名村——汪采白故里西溪村,介绍了歙县西乡方言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如果有兴趣的本家,可以和我联系。我是作者之子九十五世孙汪昶,电话:18912938133也可以直接和作者直接联系,18751929762。

IMG_20130924_161130.jpg                          IMG_20130924_161148.jpg                                  IMG_20130924_161211.jpg
追随永日情殊畅,坐领春风气不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

帖子

250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0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16: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30924_161220.jpg                    IMG_20130924_161453.jpg
追随永日情殊畅,坐领春风气不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4150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072
QQ
发表于 2013-9-24 2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39

帖子

4224

积分

认证会员

众本家,请帮寻根,老祖先汪永发、元发、开国、远福

Rank: 6Rank: 6

积分
4224
发表于 2013-9-25 08: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好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544

帖子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Rank: 6Rank: 6

积分
5016
发表于 2013-11-23 06: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捧读:《歙县西乡言》,其文行云流水,柔美之至;再读,犹如品尝西乡民俗文化大餐,回味无穷;细读,在我这个不懂方言的看来,汪育真先生对方言的理解丶把握丶研究相当专业,是为序。
  摘自该书原序,序作者为歙县党史地志办主任,《歙县志》主编,安徽省徽学会理事胡武林先生。
  
:《歙县西乡言》具有语节明快丶语词形象丶语意丰富的特点,透露出许多远古文明信息。方言研究对语言学,如语音丶语法丶泀汇丶汉语史,对相关人文学科学,如移民史研究丶民俗文化研究丶地名研究等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特此推荐其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摘自歙县文广新局专家委员会论证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2055

帖子

230万

积分

版主

灌河流域汪华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05925
QQ
发表于 2013-12-31 09: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西溪人于2013-11-23 06:34发表的 :
    捧读:《歙县西乡言》,其文行云流水,柔美之至;再读,犹如品尝西乡民俗文化大餐,回味无穷;细读,在我这个不懂方言的看来,汪育真先生对方言的理解丶把握丶研究相当专业,是为序。
  摘自该书原序,序作者为歙县党史地志办主任,《歙县志》主编,安徽省徽学会理事胡武林先生。
   
:《歙县西乡言》具有语节明快丶语词形象丶语意丰富的特点,透露出许多远古文明信息。方言研究对语言学,如语音丶语法丶泀汇丶汉语史,对相关人文学科学,如移民史研究丶民俗文化研究丶地名研究等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特此推荐其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好书!
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华汪家梦而努力奋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82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向全国汪氏宗亲拜年!新年快乐!

积分
14298
发表于 2014-1-3 09: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捧读:《歙县西乡言》,其文行云流水,柔美之至;再读,犹如品尝西乡民俗文化大餐,回味无穷;细读,在我这个不懂方言的看来,汪育真先生对方言的理解丶把握丶研究相当专业,是为序。
  摘自该书原序,序作者为歙县党史地志办主任,《歙县志》主编,安徽省徽学会理事胡武林先生。

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544

帖子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Rank: 6Rank: 6

积分
5016
发表于 2014-1-5 07: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6楼lhhllm回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544

帖子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Rank: 6Rank: 6

积分
5016
发表于 2014-1-5 08: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歙县西乡言》一书中,第二章第四节:部分音同字不同的字。

    音同字不同的情况在西乡方言里相当普遍,虽然普通话里这种现象也很多,但总觉得西乡方言中所出现的不仅很独特,而且也很富于趣味性,如:“陪、赔”(bā)、“花、荒”(hò)、“毒、大”(dě)、“窝、窠、抠、科”(kè)、“热、念、砚”(něi)、“甘、干、街”(gào)、“高、糕、竿”(gài)、“蒙、闷、孟、懵、梦”(mān)、“泉、钱、前、潜”(cēi)、“姐、剪”(zéi)、“流、琉、留、刘、楼”(līu)、“工、公、功、根、宫、恭、弓、蚣、躬、跟”(gàn)、“讲、广、港、假”(gó)、“共、供、拱、贡”(gǎn)、“穷、琼”(jiāng)、“关、冠、官”(guào)、“春、葱、冲、聪、囱”(càn)、“学、夏”(hǒ)、“东、冬、蹲”(dàn)、“求、球”(jīu)、“虎、浒”(fú)、“权、拳”(juē)、“嫁、挂”(gǒ)、“昶、畅、唱、倡”(qǐu)、“华、烦、凡”(fāo)、“全、船”(quē)、“民、名、明”(mīn)、“锦、紧、近”(jín)、“章、姜、张、张开、张着”(jìu)、“杭、航、行”(hō)、“常、场、强”(qīu)、“阳、洋、羊、扬、杨、炀”(yō)、“宗、棕、忠、中、针、钟”(zàn)、“昆、坤”(kuàn)、“交、浇、骄、娇”(jiào)、“洁、结”(jiē)、“龟、归、规”(guài)、“军、君、均”(jǜn)、“零、林、临、玲、龄、灵、菱、麟、磷、凌”(līn)、“袜、望”(mō)、“刚、江、光、掆、瓜、家、缸”(gò)等等。下面再用西乡话来读读以下这段有趣的“绕口令”:

Gò gò kǎo qǒ yǐ gě sīn gò lǎi gò dīu ,xé xǐu gò qīu yǐ gě gò dīu,gò gò dé zǐn
刚 刚 看  着 一 个 姓  江  叻  光 头, 手 上  掆  着 一 个 瓜  头,刚 刚 躲 进

gò lí dīu lǎi gò lí dīu。gò gò gò lí dīu lǎi gò lí dīu,yé  yǐ làn gò dīu,jiǎo qǐu  
家 里 头  叻  缸 里 头 。刚 刚 家 里 头  叻 缸 里  头, 有  一  拢  光  头, 照  着  

gò gò dé zǐn gò lí dīu lǎi gò lí dīu sīn gò lǎi gò dīu gò cá xé xǐu lǎi gò dīu。gò     
刚 刚 躲 进  家 里 头  叻  缸 里 头  姓  江 叻  光 头  掆 在 手 上  叻  瓜 头 。刚

gò dé zǐn gò lí dīu lǎi gò lí dīu sīn gò lǎi gò dīu,hǎ lǐ děi tǎo gò gò ǒ xí gò cá   
刚 躲 进  家 里 头  叻  缸 里 头  姓  江 叻  光 头, 吓 哩 跌  塌  刚 刚 还是 掆 在   

xé xiu lǎi gò dīu,gáo jín tiǎo cǎi gò lí dīu yé  yǐ làn gò dīu lǎi gò lí dīu ,gò
手上   叻  瓜 头, 赶  紧  跳   出  家 里 头  有  一 拢  光 头   叻  缸 里  头, 刚   

gò pāo dǎi wǎ dīu。yé  bǎi xiáo lǐ gò gò xí gò dīu jiǎo qǐu sīn gò lǎi gò dīu,ǒ xí   
刚 跑  到  外 头。 有 不   晓   哩 刚 刚 是 光 头  照   着  姓  江  叻 光  头,还是               

gò dīu jiǎo qǐu gò dīu?ǒ xí sīn gò lǎi gò dīu gò qǐu gò dīu hài gò dīu jiǎo qǐu gò      
光 头  照   着  瓜 头?还 是 姓  江 叻  光 头  掆 着  瓜 头  亥  光  头 照   着  光   

dīu ?jiē gé xí gò dīu hài gò dīu jiǎo qǒ hǎi,hài sīn gò lǎi gò dīu hǎ lǐ gò gò   
头? 结 果  是 瓜  头  亥 光 头   照  着 后 ,亥  姓  江 叻  光 头  吓 哩  刚 刚   

děi cá gò lí dīu lǎi gò  lí dīu。
跌  在 家 里 头  叻  缸  里 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544

帖子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Rank: 6Rank: 6

积分
5016
发表于 2014-1-18 09: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歙县西乡言》之序
        方言,别称土话、土语,是只仅在某个地域使用的语言。我国地域广宽,地形复杂,人口较多,方言的种类很多,全国有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在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列为若干个方言片(又称为次方言),甚至再分方言小片。徽州方言属吴方言区,古徽州地域属吴国,居民主要是越人。可是从晋朝以后,中原移民逐渐成为徽州的主体居民,与北方方言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徽州是一个特殊的方言区,于是有现代学者把徽州方言单独分区,叫徽语区。在徽语区内,又分为歙县话、休宁话、祁门话、黟县话、绩溪话。徽州高山阻隔,河道密布,居住分散,十里不同俗,隔岸不同音。由此派衍出各种地方方言,如歙县话又分为歙县东乡话、歙县南乡话、歙县西乡话、歙县北乡话。四乡之下还可细分,如歙县南乡话又分王村话、深渡话、街口话、梓杞里话等。梓杞里话还可再分梓杞里外截话、梓杞里里截话等。正如清末徽州知府刘汝骥依据徽州社会调查所著《陶甓公牍》一书所说:“歙地多山,方言阅数里而一变:下西乡一带较平旷,故自潭渡、郑村至岩寺、长龄桥以上,迤逦二十余里,乡语略同。上西乡则悬殊矣。东乡方言亦不甚相远。惟南乡边境,与北乡黄山深处,出言意不易晓。总之,音以近郭为客,去城愈远,言之相去亦愈远。绅士及惯旅行之商界中人,往往能说普通官话,然亦有宦游数十年仍操土音者。”
    西溪汪育真先生在完成《采白故里——西溪村文化志》之后,又撰成《歙县西乡方言》专著,洋洋洒洒二十余万字。我曾亲耳听到某高层媒体人发出的内心的感慨,他说你们歙县文化太深厚,真是了不得,随意找一位村老聊天,都能讲一大通历史文化,抑或碰到的就是位村志、族史、宗谱的编著者,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汪育真先生就属于其中的一位。汪育真先生在《歙县西乡方言》后记中说:“我觉得介绍一种方言,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为语言研究保留一点参考资料,有必要,很值得!”简直太值得了,方言研究对语言学,如语音、语法、词汇、汉语史,对相关人文学科学,如移民史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地名研究等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歙县西乡方言》用50个类目,挖掘整理介绍了语节明快、语词形象、语意丰富的歙县西乡方言,并透露出许多远古文明信息。比如书中“官客”、“堂客”两词,就浓缩了歙县风俗、歙县人经商的许多信息:“官客”是妻子介绍丈夫时的称谓,也泛指已婚男人。旧时,徽州男人多数外出经商,其中很多人数载不回家,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妻子就把丈夫当作了“客人”看待,而西乡方言将称丈夫为“官人”和丈夫亦是“客人”中的“人”字都略去,创造了“官客”一词;与其相应,“堂客”是丈夫介绍妻子的称谓,也泛指已婚女子。旧时,妇女受“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的束缚,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成天忙于家务,洗衣做饭,没有时间也沒有资格上得厅堂,尤如“堂前的客人”,于是有了西乡方言“堂客”一词。
    捧读《歙县西乡方言》,其文行云流水,柔美之至;再读,犹如品尝西乡民俗文化大餐,回味无穷:细读,在我这个不懂方言的人看来,汪育真先生对方言的理解、把握、研究相当专业。是为序。

                                                         胡武林
                                                                   壬辰年六月


(序作者为歙县党史地志办公室主任,《歙县志》主编,安徽省徽学会理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