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9974|回复: 7

通宗世谱比较之二

[复制链接]

58

主题

193

帖子

5641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5641
发表于 2012-1-10 23: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4:21 编辑

                         汪氏通宗世谱比较之二
-------主修汪玑为通宗谱写的两篇谱序
汪氏通宗世谱主修汪玑在乙未版和丁未版通谱中分别作了内容完全不同的谱序。为了便于比较,现将两序全文转载于后。
                              乙未版谱序
                                  ----重修校正通宗谱序
吾汪氏今日通谱之作,非作也,述也。述前人敬宗收族之事而达之上下以及於无穷也。自颖川侯得姓受世,由周迄汉,龙骧公渡江,家于新安,遂为旺族。晋淮安侯旭公奉诏上宗谱,纪共所出。至唐贞观年间,越国公上家状世系,列十柱姓之一,族派益蕃。宋应辰公立信公,元松寿公递经修辑。明初春坊、蓉峰、仲鲁公集诸谱以纂其成,各族珍垂为世宝。都宪奎公之谱为简括,今已罕见。至隆庆时婺畈族别驾湘公偕吾休西门嘉宾公续著统谱,今所据为旧本者是。惟时、云程、鸿儒、象贤数公亦有正脉谱之作,间有同异,互相发明。后复有崇祯年间之谱,因时变革,未广流传。迨今将二百年,支派愈繁,卷帙散轶。非惟不敢忘作,即欲纉述殊难。乾隆甲子,有宗人开局吴门,重刻老谱,续挂新丁,未协众心,以事终止。遂奉当事饬谕,遴选胜任之人。公举家君,练达老成,众所推服。于是归版校办。家君以任重力微迟回,审慎十余载,众请益力,家君以老固辞,不获。今玑勉承办理。玑敬尊父命,运版回徽,开局里门。邀请各邑宗老时彦诸贤,殚力纂修,悉心校勘。凡老谱所有及近刻已增者,不敢轻有更易,惟是讹者正之,缺者补之,矢公矢慎,无滥无遗。上自越开两公而下,凡收族五百余处,为卷一百四十帙。尚有遥远未及趋赴及已经邀集不到者,既经七易寒署,才更迟延。因与诸宗竭蹶勘办,刻期告成。务以勉遵庭训,敬答众望而己。谱重世次图系,不敢丝毫错误。至如序记传赞等,制收载,任投刻,不欲卷帙太繁,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玑窃念才谫力微,重以严君之命,谬为众族所许,勤勉从事不敢告劳。今籍群策群力,得以循流溯源,因端竟委,不啻聚数百十世之祖孙父子於一堂,合数千百里之支派宗族欲一室。呼吸相通,笑语若接,使吾汪之代远而迹疏者得是谱而按之,自不至相视如途人,为眉山氏所诃。所云孝悌之心可油然而兴者,或示兹谱有小补焉。则余今日区区文述亦何幸也。谱既成,谨略叙其颠末於简端云。
乾隆四十年岁次乙未孟冬月  
休邑富昨  玑   拜撰
               丁未版谱序
                 -------尊饬改正通谱后序
岁己丑,玑承先严命奉宪暨诸彦公举,校修通谱。缘就旧牒挂新丁,七经寒署始竣。迄奉宪禁谕,未及邀集重校。婺北有族人构讼,指谱有违碍于禁,上控藩辕,檄吊磨勘。先檄宪府,会同休、婺县台,传玑并诸族长凭讯。斯时余只身上下,惴惴引咎。荷蒙冰镜,原在未奉例禁之先,乃核定粘签,饬遵一一抽旧镌正,限以岁时,详销蒇事。
窃惟平阳以上,著于经,详于传。探源星宿,盖非士庶之所敢及也。平阳而下,派流江左,始则有若三十一世文和公居于始新,继则有若三十六世道献公迁徽歙邑,又继则若有四十一世之叔举公迁绩登源,迨四十四世越、开二公出,则地著于新安矣。
故两公诸嗣由一郡而散居六邑,由六邑而散居四方,近而江、扬,远而荆、豫。以所载五百余派考之,非越公之支,则开公之胄,其丝联,其绳属,若网在纲,有条不紊,按图可复。按也:昔子长之系司马,子云之叙阳侯,今尚为士林耻笑。若兹之源流嗣续,诚所谓血脉谱者,而桃僵代李,庶不免夫?
第念当日,既奉上宪之谕,蒙诸宗之举,运吴旧牍不辞,况于前;今虽菑罹无妄,秦镜高悬;转诿诸族,避艰难于后。且诸宗彦,相与讲宗盟,制谱牒,缠绵之至意,卒使雀角株连,俾七载之垂成,一旦掷于中道,揆之先彦之心,亦不安也。心之不安,玑之所不敢出也。
吁嘘,自任厥咎以来,又几何年矣,风尘鹿鹿,狼狈万端,玑非不自息也,务以上遵功令,下谢考志,尤冀诸君子收而藏之,什袭传之子孙。曰:“矢夫也,后先盖历十余稔之澡雪精神也。”则成书,在庶不负余一点葵忱也夫。
乾隆五十二年岁次丁未 律中黄钟之月谷旦
                                               富溪  玑  谨叙
在对两序进行比较之前,我们有必要对通宗谱的编纂过程作一个简单的了解。            清乾隆甲午年(公元1744年)歙邑宗人汪礼,字义三。倡修宗谱,设局吴门。(苏州)
己巳年(公元1749年)主编汪嘉祺,进入谱堂,主持通谱编纂工作。
癸酉年(公元1753年)嘉祺丧妻,回家奔丧。
甲戌年(公元1754年)礼公派休宁廷恺,歙县登成二公赴六安收宗会族。
丙子年(公元1756年)绩溪孔灵公因礼公收族不严,有鱼目混珠之嫌,与礼公指诉公堂,徽州府判令吴门谱版封锁,历时十三年的通谱编纂工作中途废止。
乙酉年(公元1765年)玑公 字玉衡,奉宪示,承父命从吴门运谱版回徽州(即歙县)设局于乌聊山宗祠。玑父伟 字孚远,命玑公总理校正重修,命其弟斌(字端有),次子琰总理大要(协修),玑公分别邀请,建公支下钧魁,坤,爽公支下士宽,澎等人参与通谱的汇录编纂事宜。其间,玑公再次派员遍历苏、浙、赣、皖等地收宗令族。甲午夏(公元1774年)歙邑文锦公来六安收宗令族。
已丑年(公元1769年)通宗谱正式开局。嘉祺再次入主谱堂,担任主编。“图、稿、按、传、一托於余。余监苏局之失懲,汪礼之愆,立纲纪,设规条,考源流,别真伪,兢兢业业,矢公矢慎,仔细精详,洗心办理。七易寒暑,收会七百余族。”(见嘉祺谱序)
乙未冬(公元1775年)通宗谱成。
从通宗谱的编纂过程,可以看出玑公所撰两篇序各有所因,各有侧重。
乙未谱序,首先阐述自晋以来历朝汪氏宗谱编纂,发展过程.侧重于对礼公所纂通谱的校正“殚力纂修,悉心较勘,凡老谱所有及近刻已增者,不敢轻有更易,惟是讹者正之,缺者补之,矢公矢慎,无滥无遗。”非常重视正本清源,力避泥沙具下,鱼目混珠之嫌。
丁未谱则着重说明乙未谱成十二载为何再版,原来有族人指控通谱“有违碍于禁”,上控藩辕,徽州府尹指令休宁,婺源县令传讯玑公并诸族长,对老谱逐一核定,由主管官员审查签发。这也就是为什么丁未谱一律使用“汪氏通宗世谱”谱名,而不采用老谱的“通宗世谱”和“统宗谱”谱名,对始祖姬汪以上而至轩辕黄帝一应世系图考全部删除,乃因“非士庶之所敢及也。”故谱序名“遵饬改正通谱后序”,“婺北有族人构讼”,应该另有其人,而绝非“绩溪孔灵公”,此人是谁,乃不得而知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9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12-1-11 05: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珍贵,拜读了,谢谢楼主!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2667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淮南洛河汪氏[潜口金紫分支]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819
QQ
发表于 2012-1-11 06: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4:21 编辑

拜读了!谢谢达梧前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803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宗亲联谊,继往开来,慎终追远,

积分
16957
QQ
发表于 2012-1-11 10: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4:21 编辑

本家辛苦了。您为族谱工作默默奉献,很感人。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1250

帖子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清贫乐道,敬宗爱祖。

积分
28853
发表于 2012-1-11 15: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4:21 编辑

本家辛苦了。您为族谱工作默默奉献,很感人。敬佩。

镇市东头旧井亭,穹碑高护碧梧阴;名芳里社先封邑,泽配乾坤自古今;越国图书传世久,登源泉水注窪深;年来浚彻寒云骨,飞出人间遍作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4694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239
QQ
发表于 2012-1-11 17: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4:21 编辑
引用第4楼烈日长空于2012-01-11 15:46发表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4150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067
QQ
发表于 2012-1-16 00: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4:21 编辑
引用第4楼烈日长空于2012-01-11 15:46发表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1909

帖子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颍川侯95世孙,44世祖越国公汪华

积分
57195
QQ
发表于 2012-1-22 10: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汪达梧)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4:22 编辑

建议“风雨兼程”汪新才本家,积极与达梧本家联系,加快《汪氏通宗世谱》的改编进程。也希望达梧本家更加积极的加入到同宗世谱的改编工作中来。

汪氏子孙,心心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