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228|回复: 6

研讨会统一认识案

[复制链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13-6-18 10: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讨会统一认识案
一、         以乾隆四十年汪玑主编的《汪氏通宗世谱》为基础, 进行该谱的改编、续编和扩编工作,完成编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任务这个基础和任务的确立, 决定了编修工作既不能止歩于“谱头”, 也不必编成“大典”, 而是沿用老祖宗确定的方式编成“通宗世谱”, 编修工作室编修 “统编谱”, 各支系编修 “支系谱”, 二者为统分关係, 合起便是《汪氏大典》。(用《中华大辞典》打比方,“统编谱” 是其中的“檢字索引”, “支系谱” 是其中的《正文》部分, 不通过“检字索引”,你无法找到你要查的词条, 光有“正文”部分,各词条间便会是各自独立的一盘散沙, 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因此,二者之间不可分割又各司其职。)这种分进合成的方式, 是调动全家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智慧,完成编修《汪氏大典》的最佳途径。

二、        
《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编修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改编  创建《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编修工作室將原谱进行攺版校订,重新制作成横排的电子版,
并根据各地续谱的需要,出版发行原谱前三册合订的《统宗卷首》;同时进行已有支系谱的排查和联络工作;

第二阶段  续编和扩编  完成已有支系谱与原谱的对接续编、和原谱未覄盖的支系的扩编工作, 同時,发动并协助完成尚未修谱支系的修谱及其与原谱的对接续编和扩编工作;这个阶段是整个编修工作的重点,
而扩编是编修的难点,因此,费時也可能是最长的,对此必须有醒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

第三阶段  定编发行  基本完成《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统编谱》已具备入谱条件部分的编修工作,并负责印刷及发行工作。当然,印刷发行可分批进行, 第一批可先行印刷《统编卷首》, 便于各地续谱釆用, 第二阶段亦可分批印刷发行。已先编成册的部分, 具备了一定规模便可开印,不必等到全部完成了才着手办印刷发行的亊。

三、 统编谱和支系谱的关

1.
各支系加入统编谱的必备资料:本支系从始迁组开始至眼下所有宗亲名字绘制的瓜藤图,为编入《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统编谱》提供资料。

2. 支系谱的“首卷” 统一使用《统编谱》中 “统宗卷首”和有关对接册的部分内容,至于人物传略、阐述地方特色等內容,则由各支系自行收录。支系谱名一律用“中华汪氏通宗世谱·※※支系 字样。

3. 统编谱发行按成本计价,各支系订购收藏1-2套《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统编谱》即可(当然, 有兴趣的收藏家亦可订购)。至于一般本家, 则提倡收藏本人所在的
支系谱。

四、难点:

1、由于年代久远变化很大, 加上原谱未能覆盖的地区太多, 因此, 各支系与统編谱的对接, 便成为此次编修的最大难点,
必须要各支系派代表与工作室共同努力,分析资料,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
,如果亊实证明某些已修成的支系谱出了错漏,还需这些支系的宗亲,充分理解,正确认识,从全局着眼,本着有错必纠的精神,借这次统修的大好机会及时予以更正,从而顺利完成与统编谱的对接;

3、经过努力后, 确实无法找到对接点, 只好编成散卷,
以俟后来人找到好办法再予以解决。

4
、为数众多的汪氏家族聚居点,从未修过家谱,帮助这些地方创编支系谱,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艰巨工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不知下落何方,这就需要广大宗亲一齐努力,提供线索,寻找散落的族人。

  

结语:当代家族中谁也没修过这么厐大复杂的宗谱,在进行过程中定会遇到许许多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并且这也不是少数人和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亊,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新会长汪炜本家的领导下,合全族之力,打持久战,百折不挠地奋斗下去,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新编汪氏通宗世谱首届研讨会

                                                                                           2013-6-15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738

帖子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3-6-18 11: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亮公您好!我提三条建议:(一)将正文改用3号字,以使视力较差的本家、或用小号本机的本家们看得舒服。(二)主文尚有极少错白字和漏字之处,还需要您予以复核。(三)对主文议案作少量修改。
        以上建议妥否?请参考,谢谢!以下是我对主文的修改稿:

        一、编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基础和任务:
        以乾隆四十年及五十二年版、由汪玑主编的(泛徽州)《汪氏通宗世谱》为基础,进行该谱的译编、改编、续编和扩编工作,完成编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任务。这个基础和任务的确,决定了编修工作既不能止歩于“谱头”,也不必编成“大典”, 而是沿用老祖宗确定的方式编成“通宗世谱”。编修工作室编修“统编谱”,各支系编修“支系谱”,二者为统分关系,合起便是“汪氏大典”。这种分进合成的方式,便是调动全家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智慧,完成编修《汪氏大典》的最佳途径。
        用《中华大辞典》作比方:“统编谱”是其中的“检字索引”,而“支系谱”是其中的“正文”部分。不通过“检字索引”你无法找到你要查索的词条,而光有“正文”部分则各词条间便是各自独立的一盘散沙,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因此,二者之间不可分割又各司其职。另注:以下简称《汪氏通宗世谱》为“老通谱”, 《中华汪氏通宗世谱》为“新通谱”。

        二、
《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编修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译注和改编。创建《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编修工作室,将“老
通谱”进行译注、改版和校订,重新制作成“左起横排、标点断句、国标简体、并加注释”的电子版。根据各地续谱的需要,出版发行老通谱前三册合订的《统宗卷首》;同时进行已有支系谱的排查和联络工作;并对“老通谱” 中明显遗漏、脱代和错误之处进行考证、补充和修改。
        第二阶段续编和扩编。完成已有支系谱与“老通谱”的对接续编,“老通谱”盖支系的扩编工作。同时,发动并协助完成尚未修谱支系的修谱及其与老通谱的对接、续编和扩编工作。这样就形成“新通谱”即“统编谱”。这个阶段是整个编修工作的重点,
而扩编是编修的难点,因此,费时也可能是最长的,对此必须有醒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  
        第三阶段定编发行。基本完成《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统编谱》已具备入谱条件部分的编修工作,并负责印刷及发行工作。当然,印刷发行可分批进行,第一批可先行印刷《统编卷首》,便于各地续谱釆用,第二阶段亦可分批印刷发行。已先编成册的部分,具备了一定规模便可开印,不必等到全部完成后才着手办理印刷和发行之亊。

        三、统编谱和支系谱的关
       (一)
各支系加入统编谱的必备资料:本支系从始迁祖开始至眼下所有宗亲名字绘制的瓜藤图,为编入《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统编谱》提供资料。
       (二)支系谱的“首卷” 统一使用《统编谱》中“统宗卷首”和有关对接册的部分内容,至于人物传略、阐述地方特色等內容,则由各支系自行收录。支系谱名一律用“中华汪氏通宗世谱-XX支系” 字样。
       (三)《统编谱》发行按成本计价,各支系订购收藏1—2套《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统编谱》即可,有兴趣的收藏家亦可自行订购。至于一般本家,则提倡收藏本人所在的
支系谱。

        四、续编和扩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由于年代久远、变化很大,加上“老通谱”未能覆盖的地区太多。因此,各支系与《统编谱》的对接,便成为此次编修的最大难点,
必须要各支系派代表与工作室共同努力,分析资料,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
如果亊实证明某些已修成的支系谱出了错漏,还需这些支系的宗亲,充分理解,正确认识,从全局着眼,本着有错必纠的精神,借这次统修的大好机会及时予以更正,从而顺利完成与统编谱的对接。
       (三)经过统分双方或多方努力后,确实无法找到相对合理和一定公认度的对接点,那只以“失源分支谱”编成散卷,
后人找到好的办法再予以解决。这也是另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另缺勿错。
       (四)
为数众多的汪氏家族聚居点,或有相当部分从未修过家谱,帮助这些地方创编支系谱,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艰巨工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不知下落何方,这就需要广大宗亲一齐努力,提供线索,寻找散落的族人。  

        五、结语:
        当代家族中谁也没修过这么庞大、复杂的宗谱,在进行过程中定会遇到许许多多、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困难,并且这也不是少数人和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亊,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新会长汪炜本家的领导下,合全族之力,打持久战,百折不挠地奋斗下去,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98

帖子

3163

积分

精灵王

为新建灌河流域《汪氏宗祠》而努力奋斗!

积分
3163
QQ
发表于 2013-6-18 12: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46 编辑

灌河流域汪氏宗亲联谊会为庆祝《中华汪氏通宗世谱》首届研讨会圆满成功。在汪能法会长的精心组织下,副会长兼秘书长汪子涵的联络下。特组团前往武汉汉阳参加《中华汪氏通宗世谱》首届研讨会。 汪勤友、  汪子涵、 汪永清、 汪宗遂 、汪德兵 、汪永启及夫人、汪登峰一行八人。热烈祝贺《中华汪氏通宗世谱》首届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汪氏家族大团结   汪华精神传万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721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http://www.iwangs.com/bbs/read

积分
19515
QQ
发表于 2013-6-18 12: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46 编辑

       亮翁整理的研讨会统一认识案可谓详尽,基本思路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但是工作室的运转仍然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纪律保障,当然还少不了经费保障。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941

帖子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湖北红安县-汪仁华(92世)

积分
28390

贡献奖

发表于 2013-6-18 17: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46 编辑

[s:14]  [s:14]

爽-道安-濆-中元-如竹-元正-福金-- 汪仁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4150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075
QQ
发表于 2013-6-18 21: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46 编辑

      多次认真仔細地拜读了汪家两位奇才亮翁本家.九华星云本家的文章,方知《中华汪氏通宗世谱》修编工作的繁重而又光荣!也看懂了研讨会统一认识方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952

帖子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欢迎广大宗亲加黔滇川渝汪氏家族

积分
15124
发表于 2013-6-22 17: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http://www.baike.com/wiki/%E6%B1%AA%E6%B0%8F%E7%A5%96%E8%B0%B1汪广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