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1164|回复: 14

徽学研究要籍叙录(铁佛公后裔《新安旌城汪氏家录》七卷)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2530

帖子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8-11-25 17: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徽学研究要籍叙录

    汪庆元

   

    内容提要:本文为安徽省博物馆藏稀见徽州文献叙录。录中有元代家谱、明徽州府文件汇编、清商人书院名录、商税则例及商人书、明清徽人诗文集等。为便学者参考,其中注意附录原始文献。

    关键词:明清徽州文献叙录

   

    安徽省博物馆是徽州文献收藏单位之一,所藏徽州文献重要书籍已经著录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安徽文献书目》、《皖人书录》中。自80年代以来,徽学研究的知名学者张海鹏、叶显恩、栾成显、赵华富、周芜、陈智超等,就各自的研究专题,对该馆的徽州文献进行过利用;本馆刘和惠、彭超、李明回先生等,也对馆藏徽州文书、文献进行了整理研究,重要成果有《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一集,许承尧《歙事闲谭》(点校)。本文就馆藏徽州文献试作叙录。

   

    《新安旌城汪氏家录》七卷

   

    汪炤纂修

   

    全一册,元泰定刻本。框高26厘米,宽20厘米,半页16行,行30字,线装。卷前署元泰定甲子(1324年)序残。该谱一卷“提纲”,二卷“各图”,三、四、五卷“分派”,六卷“类题”,七卷“拾遗”。

   

    卷一首为《总序》,称:汪氏实出黄帝。鲁成公次子,有功于国,封汪侯食采颖川(颖川晋州阳夏县西乡靖仁里汪姓),汪侯遂为汪氏始祖。传三十一世汪文和,汉献帝建安二年(197),拜为龙骧将军会稽令,因渡江家于黟歙。至五十五世祖汪志高于唐昭宗天祐元年(904)“自凤亭挟琴书而来,遇友人宋士元,因至旌城,学子留师事焉,竟莫能去。”汪志高为新安旌城汪氏始迁祖。

    “家录”作者汪炤(按:序中署名“炤”,后自称“照”,二者实为一字)其祖为六十七代五房之三汪良,旌城汪氏“监岳派”下。汪炤生于淳祐壬子(1252),纂修成“家录”时已经七十四岁。汪炤,字恒德。其自称:“照之师,前昌化县主簿权县事弘斋先生曹公泾,所字德恒,师命也。”汪炤是曹泾的学生。曹泾为宋咸淳四年(1268)进士,休宁人,南宋著名学者。据万历《休宁县志》卷六载,曹泾曾为马端临师:“辛未(1271),丞相马廷鸾尝招置宾塾,教其诸子端临等。后端临博学知名,撰《文献通考》,其学实自泾出。”汪炤以曹泾为师,学有所本,但科场不利:“尝隶郡县学,学中程式屡在魁,选迄广场卒不利。”汪炤注意搜集乡邦家族文献,文章学问均有可观,自述云:“不敢弃简编,不敢废学校,虽于赋诗属文或者称之。”汪炤纂修“家录”曾参阅旧谱(当为宋谱),但并不盲从,注意考证。如在《总序》中注云:“旧谱此处云:‘志高祖挟琴书将之京,遇友人宋士元至旌城。’按:昭宗时扬行密已据歙,天祐之元朱全忠逼昭宗至洛,则所谓京,当指何地?所挟琴书——斯时也,以之独善可也,而云挟此之京,违彼时之事实,起览者之致疑。独先湖州作凤亭派《克刚教授文集序》则云:‘志高祖之至旌城,以授徒留。’今采以校定之云。”

   

    关于“家录”的体例,汪炤在述“德和下派”事中说,曾得见“《曹氏家录》而条例定出。其数世家藏,百氏载籍,先代官游,所收碑鑱,梓刻遗文,及其真迹翰墨而考核真,逮后且博之乡达族英,旁参互定而传布”。《曹氏家录》为曹泾纂修,可见宋元时徽州大族修家录取材严谨而丰富,并注意对所录文献进行考订。所谓“家录”,有家事实录之意,可视为家族之信史。

   

    汪炤遵循曹泾“家录条例,从宗枝顺次该述”。至“五十五世祖迁旌城而下,止泰定甲子岁,先总提其纲,次各列为图,次随派为篇,次尽其大节目类分之。又其次乃各详故实之不可弃者,为‘拾遗’终焉”。汪炤生在南宋,宋亡时已经二十七岁,故在“随派为篇”的传记中多述宋代事。《新安旌城汪氏家录》叙家族年代久远事只一《总序》,其余大都据“搜访”之文献材料(当事人之家书、诗文集、文书等)撰述而成。

   

    卷一《提纲》记述从五十五世祖汪志高起,至六十六代(六十五始称“代”,称“世祖”者,述事简,只有世系、名字、墓葬地)汪文昉事实渐多:“为人古介有操略,凡所处置众咸服之。时本都金竹、横坑、上庄、塔岭、山东五保为一社,以户计之百二十余,公为之规画其故,具有可取,遗墨犹存。没于元丰乙丑(1085)。”汪文昉生五子:十七公汪坚(1049~1091)字永叔;小二十一公汪潜,字时叔;二十四公汪良,字纯叔;二十八公汪圆,字彦方;四十公汪特,字彦立。汪坚为五房之长,是为六十七代祖。

   

    卷二《各图》从六十七代祖汪坚起,下分派系图:“五房长之一”、“五房长之二并分派”、“五房长之三并分派”、“五房二之一并分派”、“五房二之二并分派”、“五房三之一”、“五房三之二并分派”、“五房之四”、“五房五之一”、“五房五之二”、“七房之二”、“七房之三”、“七房之四”、“七房之五”、“次三房之长”、“次三房之三”、“三上房长”、“上三房三”(下注:各支云仍搜访未的,姑传其旧,以待将来)、“上三房三之二”,共十九派系图。

   

    卷三、卷四、卷五为六十七代祖汪坚下各派的传记,共分十四派:彦诚派、德和上中下派、彦远派、彦永派、湖州派、监岳派、录参派、纯叔上派、纯叔下派、彦立派、有升派、有珍派。这是“家录”的主要部分,记载了旌城汪氏各派中著名人物的事迹。

   

    卷六为《类题》,是旌城汪氏入仕名录,分“正奏”、“特奏”、“门荫”、“别科”、“新科”、“入太学”、“乡举”、“监举漕举”、“赠官”、“女封赠”十种,记录了旌城汪氏族人南宋时获取功名的类别和人数。“正奏”是正科考试中式者,共七名:汪远猷,字彦远,绍兴二十四年(1154)张孝祥榜登第,官至宣教郎太学正;汪泳,字伯游,乾道五年已丑(1169)郑侨榜登第,官至知湖州中奉大夫;汪雄图,字思远,淳熙十一年(1184)卫泾榜登第,终建昌教;汪仁荣,字荣叔,绍熙四年(1193)陈亮榜登第,官至健康溧水宰;汪棐,字子迪,庆元五年(1199)曾从龙榜登第,官至朝请郎知容州;汪令图,字规远,庆元五年(1199)曾从龙榜登第(与从侄汪棐同榜),官至迪功郎太平州当涂尉;汪士德,字子彬,嘉定四年(1211)赵建大榜登第,官至成都倅奉议郎。“特奏”入仕者五名;“门荫”入仕者七名;“别科”入仕者十五名;“新科”一名;“入太学”者八名;“乡举”十八名;“漕举赠官”五名;“赠官”八名。

   

    通过新安旌城汪氏科举入仕的情况可见:南宋时仕途名目繁多,中进士者不仅在数量上少于其他杂途,而且有的得官低贱。如汪令图以进士出任当涂县尉“率一官而五六人共之”,穷困潦倒。而在“别科”中,如汪世贤“以贾妃亲属补承信郎,端平乙未(1235)从右科出官忠翊郎温州乐清监盐场,次御厨监办,閤门看班,凡九年”。其子汪梦椿、汪梦龙、汪梦桂均以右科或“父荫”登第为美官,所谓“父子相辉”,“府县官吏咸礼下之”,产业雄于乡里,成为豪绅。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宋的政治状况。

   

    卷六还记载了南宋以降旌城汪氏族人向外迁徙的情况:五房之一汪坚,字永叔,曾孙至九世孙迁往淮、杭州徐村、芜湖等地九支。五房之二汪潜,字时叔,孙至七世孙迁往淮、安庆府桐城县、芜湖等地十四支,其中有两支因任官迁徙:“曾孙十二朝议迁常州无锡县,曾孙念一知府迁平江府。”五房之三汪良,字纯叔,曾孙至六世孙迁淮、上庄、郡城等地八支。五房之四汪圆,字彦方,曾孙至四世孙迁往淮、铜陵汪村、鄱阳石门市、上庄等地八支。五房之五汪特,字彦立,孙至五世孙迁往淮、怀宁沙桥、黟县等地九支。七房之二汪有明,四世孙迁光山县。七房之三汪有通,曾孙至九世孙迁往舒城、池州(西洪岭、灌口、高坦)九支。七房之四汪有升,五世孙汪仲山迁淮。七房之五汪有进,曾孙迁淮、六安、宁国等地五支。七房之六汪有高,孙至五世孙四支均迁往铜陵县陶村等地。七房之七汪有珍,孙至五世孙四支迁往舒城、怀宁等地。次三房汪世由,五世孙汪季远迁六安、汪进宁迁桐城。上三房汪东之,五世孙三支迁杭州、婺州、黟县。

   

    徽州文化的兴起在宋代,“宋兴则名臣辈出”,据嘉靖《休宁县志》卷五“人物类”载,休宁县宋代进士150名,其中北宋17名,南宋133名,占绝对多数。新安旌城汪氏由科举入仕者全都在南宋。这和南宋政权建都杭州,徽州成为畿辅之地有关。社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使得徽州人地矛盾渐趋突出。罗愿《新安志》卷一载:南宋时徽州“骤增之民”“比年多徙舒、池、无为界中”。“家录”记载旌城汪氏族人向外迁徙的情况,具体说明了这一点。

   

    “旌城”在宋代属休宁县履仁乡仁德里(乡有五里),明清归十三都,是全县几百个自然村中普通的一个。《新安旌城汪氏家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南宋时徽州一个家族繁衍裂变的情况,还记录了当时乡村中诸如书院、义庄、义学、乡社等基层社会诸相,这在其他史料中难以见到。

   

    《新安旌城汪氏家录》已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为现存徽州家谱最早刻本之一。其除“前序”和“拾遗”略残,主要内容完整,是研究徽州宗族、社会的珍贵资料。

   

    书为元刻本,安徽省博物馆藏。

   

    \[附\]传记及其史料

    1.汪泳:

    汪泳,字伯游,绍兴戊午(1138)生,乾道戊子乡举,五年已丑(1169)郑侨榜登第。初调江州湖口簿,次南安军大瘐令……次提辖行在杂买务杂买场。次将作监簿,轮对首言:王者仁政,自均力役始。今当以户赋之高下,为应役之久近,分为三等,限之以月。上嘉纳焉。次大理寺丞。会京府有观望不决之狱,缴送于寺,公言于朝:乞下京府,今天狱不宜为京师一院,殊失礼统,自后无得缴送。朝廷从之,卒为定制。次知泰州淮东提举,丁父忧不赴。次嘉泰二年壬戌(1202)朝散大夫知湖州。上以公长于治民,而湖州在今辅郡,处剧难治,故有是命。公到郡,正身率下,亦不为赫赫声名,贵家大族知不可干以私,无一敢扰政……终休宁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致仕以子棐仕累赠至通义大夫。事并见《新安志》。嘉定十二年(1219)迁居平江府陆侍郎桥。庚辰(1220)正月十二日卒,得年八十二。葬湖州武康县上栢。

   

    2.汪泳置义庄、义学:

    初,湖州自谓已迁平江,去先垄远,与兄弟子侄日疏,事没抚存,无以尽其情。遂于本乡起义庄、义学。义庄之立,以明德名,从所居里名也。在嘉定八年(1215)五月一日,公尝手笔其祖承事以下子孙男女若妻年甲月日时生为籍……此籍付在乡掌管位主之,其庄中规约别行关报。是后义庄田土录其地名、水色、亩步,经有司印给砧基。其所陈词略曰:朝议大夫休宁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汪某今起置旌城赡茔义庄,产业系本户田产、屋宇拨入,准令。愿以财产不许子孙分割典卖者,凭官司为给凭,照会子孙不得追改。今照契书批割输纳二税,永充赡茔义庄支用云。其田产之数,自旌城附近田园池塘地山屋宇等入外,再置到田租六百六十秤,并已入近千秤。又平江府吴江等县已有田五百七十四亩,中分一半计二百八十七亩,其租所入每岁米三百一十石三斗六升,每升十合。别经吴江等县印给砧基,立户置籍。仍每岁分付管掠干人别项樁管,从输纳官赋帮给干仆之余,具实数申宅点检诣实讫,关报旌城义庄照会。岁之籴价乡与浙同,则粜而收券,乡比浙贵,则航米以归。惟其所便。其砧基作三本,一留官,一留庄,一留宅参照。会续有置买产业,仍依上中分一半入庄,一半以遗其后。却俟闻官批,入用印取,余本对批照用。时则嘉定八年(1215)四月二十三日也。由是承事秩下日食岁衣、嫁娶凶葬,以及得官俟代者,皆有赡。其委曲大概出入范文正义田而详密之,今不能具列于此。所立义学,承事秩下及凡族之秀,皆入学,诗礼之风,到今未坠,良有自也。学之所以可久周者,盖分庄中租入具饍给俸延师,俾掌事位岁以其目关报会计,而不仰给于他故也。

   

    3.汪子能置书院:

    子能第前桥水而南,川平山秀,即之为书院,贮书千卷,为宾贤教子之地。峡州名以“经籯”,书扁之;又为作记刻之石。记中谓:叔玠与其同师,恪勤贤厚,虽竟以不投有司而终。今其家从膠庠里选登仕籍陞朝列者,父子兄弟蝉嫣相属。子能思以义,方延师训子,建堂藏修,良可嘉已。嘉定六年(1213)三月也……一时郡邑守宰乡曲寓公赋诗属文健羡者众。吴兴周璘润伯宰吾邑,题“经籯”有谓:旌城距城四十里,占断休阳好山水。李顿文章天下名,比屋诗书声四起。有客遗我峡州文,益信此乡多善士。云云者。又题“华滋”谓:旌城小鄒鲁,大半家有塾。俊造满膠庠,道艺贡乡曲。屈指一乡间,能有几白屋。云云者,盖其一也。予尝就观《经籯遗书》,见湖州答公书曰:闻子能辟黉馆延贤儒以训诸郎,甚喜。宜精择师友,使子弟闻见日新,不患不有成也。吾乡近日士气不甚振,正以乐教者少有性质,自多不病于富,则病于自持山川风土,岂改于前哉!

   

    4.旌城汪氏宗族之“大社”:

    先是族里有旌城大社。凡族之远而十都珰溪、十一都石田,近而山东、金筑等处皆在焉。承平时以华侈相高,赴社来,远者皆节前三二日至,日盛设宴饮。及社日,举祀受釐,宴饮视常日尤盛。社后又必命奴张乐宴饮,或数日乃归。富者办之所不问,中人之户多举子钱,或质债失业。公侍兄伯溱尝相与言,遂矫其失。自嘉定辛未(1211),昆弟子侄别为一社曰“义兴”,但务真率,祀神尽诚,祀毕聚饮,据其所有,不得加品,违者举罚。

   

    5.汪安礼宴饮:

   

    汪安礼,字敬兴。世积富强,不坠益衍。承平之日,每有宴饮,杯觞盘杅匕箸外,至贮酒之缸,出酒之盎,爇香之鼎,插花之壶,秉烛之檠,所谓高三四尺者不啻六七,皆白金为之。酒阑人散,则入于石库。库去住厅远而甃石涂垩,独立巍然,门扃窗棂壹是用铁,火盗不能侵也。他田园山地所入,各于其附近为庄贮之,盖不一所。岁未秋以前,数十里外之籴者咸赴之,其门如市。

   

    6.汪怿兴水利:

    汪怿,字必恭……曾迁居十二都珰坑,户之税钱六十九贯三百有奇,该苗米八十八石三斗三升而赢。会珰坑大旱,而此方在先无兴水利者,农皆病之。公乃出己见相源度委,以其可陂处为堨,至今利之。方堨之成也,土人请于公曰:公之惠渥矣,请名焉,以昭不朽。或曰汪公堨,人曰:汪氏蕃盛,但云汪公,不知其谁也。古二名不偏讳,谓之汪清堨,其庶乎。公然之,遂曰汪清堨。

   

    7.汪棐:

    汪棐,字子迪,乾道癸巳(1173)三月二十四日生……中庆元已未曾从龙榜登第,为南省本经次名。初於潜簿,丁母忧不赴,改严州建德簿。次婺州兰溪丞,次庆元府昌国西监买纳盐场,次信州弋阳宰,次柳州柳城宰,次广西帅司主管机宜文字,次知容州朝请郎,赐绯鱼袋。致仕容州登第,仍贯徽州路(府)休宁县履仁乡仁德里……家藏其家书真迹“报起离容州事”云:“丐祠得替郡之命,再请方许先归。九月望日离容州,十一月旦方到桂府,约嗣年三月方到饶、洪间。归后且为道人,不复为名利牵役也。”按当时省剳以端平三年(1236)七月二十九年下,此“九月望”必是年也……嘉熙辛丑(1241)九月十三日卒。

   

    8.汪雄图:

    汪雄图,字思远,绍兴壬戌(1142)生,习春秋,乾道乙酉请本州举,已丑入太学,癸巳试中上舍第一人。“论”刊行于世,人所传诵,其题曰《仲舒师友渊源》淳熙甲辰(1184)卫泾榜登第。初峡州教,次建昌教。嘉泰壬戌(1202)在任不禄,终从政郎。人曰李顿先生,因其所居之石田后山土名也。有文集,思杰观使为摭刊十二卷:家塾一至四卷,表笺也五至六卷,经世十二议也七八卷,记也九卷,颂赞铭箴也十卷,近体诗也十一,十二卷古诗诗余也。

   

    9.汪令图:

    汪令图,字规远,庆元五年(1199)曾从龙榜,与从侄汪棐同年登第。出官迪功郎太平州当涂尉。甲子不禄。平生所作散佚,茂叔家藏其《萍斋记》一篇,今附于此,亦足知公之迁徙委折,与其胸中笔底大概也。记曰:

    斋以萍名,志寓也。萍,物之细也。人与物适相似,故名。予少孤不天,长于母兄,以不坠先业。传家唯书数百卷,手泽营营;无负郭之田以自活,举进士辄不第。淳熙已酉,会湖州兄官武昌,概独念曰:桑弧蓬矢,男子之所有事。大丈夫当周流天下,安能郁郁俾其身俱草木以腐乎!束书从之,不知鞍马之勤,道途之远也。明徽州知府古之贤编撰

   

    越明年,浮江东来,碌碌为吴下蒙。又十年,始窃第奉常。得所任冗且贱,由捕盗椽者而问津焉。率一官而五六人共之,困益甚。居莫能庐,贫似司马长卿,而家徒四壁弗如也。于是问舍于锡山之阳,崇隙宇而徙焉。徙之偏,有沼可三十尺,间无长物,惟藕数本,萍一泓。烟光低凝,雨色新霁,咄咄有生意。苔痕草色,连碧相望。

    予奇之,瞿然叹曰:甚矣!物之有似乎人也。予生二十七年而后有四方之志。今逾彊仕,凡客于吴者,七十有六甲子矣。已离复合,倏聚忽散。直寄耳,未知税驾之所。萍岂肖予者哉!其生也若浮,其植也若浮。飘飘乎顺风而吹,莫知所止;泛泛乎随波而靡,莫知所休。引物连类,人之生世如此萍矣。

   

    自有天地以来,慷概迈往之士,以功名显者可胜计哉?上会稽探禹穴,浮沅湘涉汶泗,子长盖萍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孟德亦萍也;啸明月于采石之滨,歌清风于赤壁之下,谪仙、坡老或者莫非萍乎?不肖如予者,奈何抱所有狭天下。方将揽山川之吐吞,吊泉石之幽奇,撷遗芳于古人,酌爽气于尊罍,徜徉浮游以畅平生之志。则大书特书而扁诸隅,其谓之“萍”,非空谈也。

   

    10.汪世贤父子:

    ……杭宋随朝,时密迩清光,见重寮采,府县官吏咸礼下之。子六九公(梦椿)且发科,历仕金章紫绶,父子相辉。而又廪有余粟,家有余赀。户之产以山税言之,亦十三贯有奇。宋之山税每亩三文,盖山四千三百亩而赢。其他水陆园池之富不言可知也。一时气焰,声称甲于族里。然能以诗礼自牧。设孔、孟像于花圃之前、书房之右,朔望瞻敬。其家塾子弟之师,不虞远地,惟其才学遴选宾致焉。

   

    11.汪氏甥陈栎:

    四三娘适陈村陈公源长第,五十有男汪氏甥也。初名佳,改曰栎,字寿翁。第一三。端敏好学,尚友古人,理学宗旨,融会贯通,经子百史,搜抉无隐。尝于《论语》著《口义》,乡先生弘斋曹公泾见之,谓于朱子书,如李光弼入郭子仪军营垒,士卒旗帜无所变置,而加之精明,为之叙,使刊布之……延祐甲寅(1314)科举令下,岿然祢荐,阖邑有光……附之家录,以见尚德亲亲之意。

   

    《新安蠹状》二卷

    古之贤,四川梁山人,进士,万历十四年(1586)至十六年(1588)任徽州知府。《新安蠹状》是古之贤任内徽州府的文件汇编。该书分为上下二卷,上卷为“议稿”,是古之贤向上司的请示报告;下卷为“牌票”、“告示”,是徽州府针对当时的一些社会弊端所采取的治理措施。名为“蠹状”,有救弊之意。该书有缺脱,其中“议稿”篇目二十,现存有十篇:呈详议加运官路费缘由;呈详新安卫征收屯粮缘由;呈详覆议休宁县买解南粮剩银缘由;申详院道严禁拐盗缘由;申详裁革坊里祗应粮长空役;呈详查议歙、休二县水灾放赈;呈详申明新安卫老幼军人食粮;呈详覆议会计缘由;呈详亟议停征抵补救荒;议查革机户缘由。“牌票”八篇:行六县禁革娼优;行六县禁革重枷;行六县查革坊长祗应;覆行歙县查坊长科敛缘由;行六县申明起解钱粮;行六县劝士民葬亲;禁暴露亲尸;禁生员举贺耆民。“告示”十五篇:行六县严禁钻刺;行六县严禁白役;劝建齐云山桥;禁机户打点;禁机户钻刺;谕葬;谕新安卫城操官军字支领月粮;行六县永定征收便民厘弊;行六县禁革粮长空役;行六县禁革称头;禁革坊长祗应;救荒;禁约;禁生儒请托;禁童生喧闹。另有“训士录”一篇、“书劄“一篇。江西道监察御史凌琯前序,歙县知县彭好古后跋。

   

    许承尧题云:“是书乃孤本,虽多缺脱,而所为条教,犹可考见彼时风习,弥可贵也。余从杭州抱经堂书肆重直得之。”该书是万历十四年四月至万历十六年,徽州府两年间主要政务文件汇编。虽然不是原件,但其史料价值和“誊契簿”之类相同。文件内容反映了徽州府政务的各个方面,涉及面宽,时间相对集中,可见万历年间徽州社会生活的一个剖面。尤其是“牌票”和“告示”部分,是古之贤针对当时徽州社会的一些弊病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对于研究明代社会经济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此书为明万历刻本,半页九行,行二十字。安徽省博物馆藏。

   

    \[附\]告示二篇

    1.行六县禁革重枷:

    为禁革重枷以全民命事。照得律称枷号俱有明例,方许用枷,及临时遇有特旨用重枷者,不在律例之内。至江陵当事,痛恶奸伪,始行立枷重三百斤,十无一存者。今奉部文奏免。仍申饬有司宽刑狱,恤民命,无非厘革酷虐之习,以养和平之福也。合应推广,以宣德意。今该本府入仕以来,窃见在外有司不谙事例,动辄用枷。或三两人共一连枷,或将妇人与男子同枷,或用重大湿木至一百二十斤以上之枷,俱先打后枷;既展转不便,痛楚不胜,未有不死者。既死不与相埋,仍荷枷不解者有之。以此□决不待时者,其刑尤惨矣。

   

    又妇人犯罪应该拷讯,止用拶指,其决断应照律,犯奸者方可去衣。凡孕妇仍限产后施刑。俱已通行外,本府于乡党中习见有将孕妇用夹棍,又加火烙立死者,殊干和气。今徽俗构讼,动告妇人,一经提解,遂被无端羞辱。况律有“坐夫男”之句,何必株连,致干风化。拟合通行禁约。

    为此仰县官吏即遵照牌内事理,制造木枷三号:第一号重八十斤,横直二尺五寸,俟极恶罪人方可施用。第二号六十斤,横直二尺二寸。第三号四十斤,横直二尺。各用干杂木为之。其有湿木重枷并连枷俱禁革不用,妇人犯罪止用拶指拷讯,不许擅用夹棍及一概勾提,致伤风化。

    嗟乎!奉宣德意,本有司之职,爱惜民命,乃父母之心。苟一念宽厚,全活必多。本府亦藉此考见其循良矣。仍转行佐贰首领,一体遵照施行。

   

    2.行六县永定征收便民厘弊

    为永定征收之法以便民厘弊事。照得六县征粮立法不一,难以稽查,非所以定章程而示画一也。今集群议、访舆情逐款开列于后,仰县官吏查照遵行。务要上下称便,彼此画一,永为定规,以便查盘。先具不违,依准呈府查考。

   

    计开

    一、加添粮长以均劳逸粮长十年一轮,除革空役外,若止用一正二朋,则空闲者甚多,人情不平。今议各里收各里,就于本里中不分里长甲首,止拣丁粮向上者管收本里十甲之粮。又于内拣选殷实上户方佥解户,不分税粮、条编,俱用粮长酌量难易佥解,余剩之人帮贴。庶人众则征收不累,本里则银数不多,勿得违错。

    一、公佥点以服人心徽民之富不系田粮,有富逾钜万而田粮反少。又有奸猾之民,田粮本多而花分子户,其粮长皆不及佥也。又有势豪大户,假以无干生员冒认丁粮,干嘱缠绕,而软熟有司,曲徇人情。以致上户未必佥,佥者未必上户,人心不服,实由于此。以后掌印官务要严拒请托,查并花分;如果殷实,田粮虽少,亦要佥点。庶粮长悦服,而本官之风采可概见矣。勉之。

    一、预发由票以杜科敛乡村小民不知官则,被里长揽收多科。又粮长通同书手违则多派,希图分侵。今后务要总撒相合,毋许毫忽增减,每户预给一张,须要简明;仍将派过官则印刷一张,并派粮吏书结状报府案候稽查。

    一、议革吏农以从民便访得吏农收银加索秤头,比之粮长害人尤甚。且派征承行,其职在吏,又委收银,恐生弊端。内吏农前程不过二十两十五两而止。今委收解,及至遗累,以后禁革,如再营求收解者,坐赃究罪不恕。

    一、禁革加耗以平秤兑访得粮长私用大等,正数外勒要加耗,每两少则三四分,多至六七分,假报羡余,以图肥己。其实先侵入己,方才入柜,是民受其害,官被其污,而利实归于粮长也。掌印官止因避嫌,任其私家秤收,通不查考,愈纵其贪,民何赖焉?今后须要当堂秤收,公同纳户入柜,粮长止于守柜上簿,拆封之日,如验有短少,仍将纳户问罪倍追。纵有羡余,听凭正官明白作正支销,或就中津贴解户,俱无不可,何避嫌之有。

    一、禁革使用以苏困累钱粮为身家之累,人人畏避,加以衙门使用,愈加困惫,故有当一介粮长而遂败其家者,良可悯也。访得管粮官有比较贽见礼,吏书有常例见面钱,关领勘合,转文倒解本府,吏书又馈送扇烛,求索常例,及解官房水马匹俱派于粮长,种种夙弊不可缕悉。今后掌印官须要严革夙弊,申府挐究,毋事姑恤,则粮长自乐于应役矣。

    一、实征并比较共一簿实征前件下听纳户亲自注簿,比较限下听粮长亲自打墩,此簿收完,缴户房案候查盘。

   

    一、半印票即流水簿粮长逐日填给,每五十张一钉,用尽请印,此簿给粮长存照。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530

帖子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7: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安旌城《汪氏家录》
新安旌城《汪氏家录》,元汪炤纂,七卷,元泰定元年(1324年)刻本.匡高27.3
厘米,宽20.5厘米,左右双边白口,上下鱼尾,半页16行,每行30~33个字.字多阙
失,幸纂者自序尚残存部分,其结尾有"……自汪侯而来递七十二世,于旌十九世云.
泰定甲子人日自序"等,从而得知此编的纂者和确切年代.
自序之后,首列"总序".略述世系,断自三十一世祖汪文和.文和于汉献帝建安二
年(197年)拜龙骧将军会稽令,因渡江家于黟歙(时属会稽西部),止于五十五世祖志
高.志高于唐昭宗天元年(904年)"自凤庭挟琴书而来,……至旌城,学子留师事焉,
竟莫能去".
家录系谱谍之属,此系元人所作,有其独特的风貌,为研究家谱的重要物证.其次,
家谱即家史,它含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可以补充国史,方志之需.再次,宋元版本在明
清之际就被视为珍宝,何况今又当数百年之后!此本又系徽刻,字体遒丽,刻工精良,为
徽刻展现出辉煌灿烂的历史篇章.
1951年皖南人民文物馆在徽州地区征集,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530

帖子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7: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汪庆元,1956年生,安徽泾县人。1981年入安徽省博物馆工作,1985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现任安徽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530

帖子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7: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谱 名 [安徽 歙县]汪氏渊源录:十卷

编纂者 (元)汪松寿纂修
版 本 明正德十三年(1518)歙县仇以才等刻本
装 帧 一册,线装,23×32cm.
说 明 始迁祖:(汉)文和,由会稽迁歙县遂安。
    汪氏渊源:汪氏得姓众说纷纭,该谱"汪芝辩""平阳辩""颖川辩"等都给汪氏得姓给出不同说法,无统一定论。该谱以"始祖姓姬氏,名汪,鲁成公黑耾之次子,食采颖川,号汪侯,子孙因以汪为氏。"
    卷一:叙谱、原姓、谱论、周鲁叙系、汪字说、汪芝辩、平阳辩、颖川辩;第二卷:旧谱表、旧谱唐族望勅等;第三卷:五十二代旧谱;第四卷:续谱代表;第五卷:支始图、详亲录;第六卷:垂名记;第七卷:风云记;第八九卷:辞源记;第十卷:古今地理图、古鲁国、颖川图、唐越国公告、唐白渠府统军告、后序、字音。
    史料:该谱为元泰定年间所修,全国现藏仅二套,极为珍贵,从内容上看,该谱脉络清晰,考证有据,为众多汪氏统宗谱中的上乘之作,具体内容上,另有大量艺文,如诗文"黄山""西湖"等均是珍贵史料。
    其它:版心题"正心汪氏录",从《叙谱》和《后叙》"古歙汪松寿正心叙"和"古歙汪松寿正心书"中可以断定,"正心"当为汪松寿,版心标有"海、突、用、向"等字样,当为刻工姓名。


索书号 2:3625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530

帖子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8: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份家谱,可能是存世较早的版本,值得研究与借鉴。

以上两份元代家谱,对研究汪氏族谱,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738

帖子

1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08-11-25 22: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谢久玲本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530

帖子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08: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松寿的世系:
67世旦公,字廷昭,宋迪功郎,赠承务郎。子五,孔安、孔文、孔淳、孔恂、孔怡。四兄皆迁石田,惟孔怡留居旌城。
68世孔淳公,旦公三子。字孟宜,宋淳熙进士,迪功司户参军,迁石田村。
69世朝贤公,孔淳公子。字思兼。
  70世潜圣公,朝贤公长子,字可达,宋登仕郎。
  70世震炎公,朝贤公次子,字可珍,宋休宁县学教谕,待补太学生。
  70世建圣公,朝贤公三子,字可述,宋制置司幹官。
71世云龙公,震炎公子,字昂甫,至元间以献策取台州功同知休宁县事历巡监官。
72世松寿公,云龙公子,字正心,元余姚州儒学正四川绍庆路儒学教授,著汪氏渊源录。

汪炤纂修的《新安旌城汪氏家录》(1324年)与汪松寿修纂的《汪氏渊源录》(1325年),两人同为元朝人。汪氏渊源录后来成为各支修谱的蓝本。
两谱修订时间相隔仅1年。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89

帖子

2554

积分

认证会员

铁佛公之后

Rank: 6Rank: 6

积分
2554
发表于 2008-11-26 21: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有这些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4320

帖子

10万

积分

天使

九十三世金寨之汪

积分
104328
QQ
发表于 2008-12-3 10: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佛公好后裔汪久玲在望江

久玲一家

久玲一家
金寨汪讳铁佛公后裔汪氏93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4

帖子

1082

积分

认证会员

休宁旌城.汪凌

Rank: 6Rank: 6

积分
1082
发表于 2009-2-18 23: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寨霍山汪氏大多也是铁佛公之后吗?是继67世旦公之后迁入六安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