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hucwang

汪大猷墓重现

[复制链接]

24

主题

236

帖子

6908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6908
发表于 2009-8-9 21: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大猷裔孙主要在今宁波下属的余姚市大隐镇章山村,原先分布在几个自然村,今年因建造水库,全都集中到新建的村民安置房。
另外,余姚河姆渡镇罗江村也有汪大猷后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530

帖子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9-8-11 18: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大猷上下世系整理清楚了吗?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236

帖子

6908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6908
发表于 2009-9-2 14: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汪氏通宗世谱》中关于汪大猷的上下世系(可点击放大 ),出自爽公—中元公系,与广东汪氏记载的出自建公系完全不同。
12.jpg    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113

积分

侠客

积分
113
QQ
发表于 2010-10-7 16: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老家就住在汪大猷墓旁,去08年建造水库搬出来了,我们章山村下面有四个自然村,3个村都性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4694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284
QQ
发表于 2010-10-7 17: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牛古墓重现汪氏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236

帖子

6908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6908
发表于 2010-10-28 13: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121509430215595.gif 汪大猷:驻军台澎第一人
  于 2009-12-15 9:41:05 (146 次阅读)   
   
     
  文/汪盛科



2009年4月,各大媒体报道了宁波汪大猷墓考古发掘一事,专家称 “这是迄今为止宁波地区正式发掘过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古代墓葬,也是我省首次对如此高等级的南宋墓葬进行正式发掘。”那么汪大猷究竟是何许人也?在历史上又留下什么呢?


曾担任南宋代理吏部尚书

汪大猷,宋钦宗宣和二年(1120)生。字仲嘉,号适斋。鄞县人(今余姚市大隐镇)。绍兴七年(1137),因父恩补官,授衢州江山县尉。绍兴十五年(1145)与鄞县人史浩同中进士,改任婺州金华县丞,以恩义服民。时户部侍郎李椿年行经界法,手段严厉,民受其苦,汪大猷建议许民自陈,李从其言,轻刑省费,民受其惠。二十三年(1153)任严州建德县丞,改知平江府昆山县,二十九年(1159)改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所干办公事。

隆兴二年(1164),金兵寇边,参知政事钱端礼奉命宣諭淮东,辟大猷为干办公事,充参议官。此后,历官大宗正丞、吏部郎官、礼部员外郎。

洪适任相后推荐汪大猷兼吏部侍郎,不久庄文太子受册建东宫,以大猷兼太子左諭德、太子侍讲。讲《孟子》,语多规戒,为太子所敬重。

乾道二年(1166)为省试参详官,任秘书少监,修《五朝会要》,使五朝以来之大典齐备。四年(1168),任接伴金国贺正旦使,不久兼权刑部侍郎、权给事中。

汪大猷通晓刑狱、农事、水利、赋役等事,每有所谏,都能切中时弊。孝宗访以政事,汪大猷多所建言,深为孝宗所信任。如建言惩办盗贼宜宽严相济,若皆置于死地,未必能禁盗,望开其生路,促进自省。

乾道五年(1169)冬,选充金国贺正旦国信使,宦官曾覿为副使,大猷未能顺承其意,因而得罪。乾道六年(1170)七月授职权吏部侍郎,九月兼权尙书,十一月转左中奉大夫。乾道七年(1171)四月改知泉州,因治绩突出,授职敷文阁直学士,继续知泉州。

淳熙元年(1174〉六月改任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使。此时,赖文政领导四百余茶商在常德府、岳州一带叛乱,旋即由湖南进犯江西,声势浩大。大猷奉命截击时,茶商已入江西,大败吉州官军,据守禾山洞;百姓流散,地方残破。大猷为早日敉平乱事,命老将贾和仲率各州县官兵讨伐,官兵总数达万人。和仲自恃善战,凡事专断,轻视只有数百的茶商,拟夜袭敌营,逼将士入山捜捕,但不明地形,反为茶商所败,官军溃不成军。和仲见情势不对,改采安抚政策,然茶商故布疑阵,由小道逃脱,官军一无所获。大猷见状,以和仲丧师自劾。淳熙二年(1175)七月,宋廷以选委贾和仲捕贼不当,降职为集英殿修撰,再落职送南康军(今江西星子、永修、都昌一带)居住。四年(1177),方许自便。

淳熙十二年(1185),提举太平兴国宫,从此致仕回乡,居住在宁波月湖。至庆元六年(1200)七月,以疾卒,享年81岁,归葬故里大隐镇章山村附近的狮子山。谥号“庄靖”。《宋史·卷400》有传。

汪大猷妻楼氏,生三子四女,长子端中,次子立中,三子议中,其中次子立中为进士。四女中三人早夭。孙男四人:之翰、之干、之辅、之范。孙女七人。



驻军台湾澎湖第一人

乾道七年(1171)四月,汪大猷以敷文阁待制出知泉州,前后在泉州任职三年。

汪大猷刚到泉州,毗舍邪人(毗舍邪国在流求国旁边)登上澎湖列岛,劫掠泉州移民的粮食庄稼,又顺着夏四月西南季风在泉州晋江县的围头、水澳(今永宁镇)登岸,杀人行凶,*淫掳掠。汪大猷派出土军、水军和巡海禁军合击,杀死一批毗舍邪人,俘虏400多人。

上任后,汪大猷即在澎湖派驻舟船水师,警戒台湾、澎湖地区水域陆地,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澎驻军。但派兵到彭湖戍守防备,春季去,秋季撤回,士兵苦不堪言。次年春,汪大猷在澎湖造屋舍和兵营200多间,派水军长期驻守。汪大猷把定期戍守改为常年戍守,是在台湾澎湖地区设立常年军政机构的开始。

记载上述事迹的除《宋史·汪大猷传》外,还有汪大猷外甥楼钥(鄞县人,1137-1213)的《汪大猷行状》和曾任南宋丞相的周必大(1126-1204)的《汪大猷神道碑》,两文记载了汉族人民已移居台湾并从事种植业,记载了汪大猷驻军台澎地区。据《汪大猷行状》记载:“乾道七年,四月起知泉州,到郡……。郡实濒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忽为岛夷号毗舍邪者奄至,尽割所种,他日又登海岸杀略,擒四百余人,歼其渠魁,余分配诸郡。初则每遇南风,遣戍为备,更迭劳扰,公即其地,选屋二百间,遣将分屯,军民皆以为便”。此外《汪大猷神道碑》中也有大略相同的记载:“乾道七年……四月起知泉州,海中大洲号平湖,邦人就植粟、麦、麻,有毗舍耶蛮,扬帆奋至,肌体漆黑,语言不通,种植皆为所获,调兵逐捕,则入水持其舟,已而,浮民为向导,劫掠近城亦屿洲,于是春夏遣戊,秋暮始归,劳费不资,公即其地,造屋二百区,留屯水军,蛮不复来”。不仅如此,从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上我们知道,在宋朝时台湾已开始使用宋钱,有太平、天禧、至道等宋朝年号的铜钱。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任提举福建市舶司的赵汝适《诸蕃志》云:“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据此可知,澎湖至少于此时已入中国版图,并受泉州府晋江县辖治。

有一次,有4艘真腊(今柬埔寨)商舶来泉州贸易,有2艘被巡海禁军怀疑为毗舍邪人而逮捕,并向汪大猷报告。汪大猷亲自堪察,认为毗舍邪人面目漆黑,而且语言不通,这些人则是真腊商人,即刻命令按外商礼遇相待。

泉州番商杂处民间,以前的知州和有关官员,在番汉争斗中,常受贿讨好外商,对受伤的汉人,都用阿拉伯人的习俗,将牛折罪。因此,泉州番汉争讼频频发生。汪大猷知泉州后,严正指出,一定用中国的律法治罪。此后,番商有所惮惧,不敢斗殴。

宋朝有令:铜器、铜钱不准下海,但绍兴年间来,铜钱仍大量流往外国,危及政府财政,所以禁令愈严。有一次,三佛齐(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来使请求铸铜瓦3万片,宋孝宗诏杭州提举市舶司令泉、广二州监造。汪大猷上疏极力反对,指出这“既犯中国之禁,又为外夷所役”。铜瓦终于没有铸造。

泉州南外宗正司宗室人员奢侈靡费,地方政府负担沉重。泉州粮食严重不足,赋税剧增,贪官污吏又乘机掠取,百姓不堪。汪大猷废弃前任地方官为供应宗室而苛取百姓的做法。他裁减官府费用,加价收购粮食,并由政府贷款给商人,往广南籴米,赢利归商人所有,政府只收回本钱。调济了泉州民食、军需和宗室的粮食供应。原本分配给南外宗正司宗室的田产,有的被豪门大户侵占,汪大猷清出这部分隐田,晓谕佃人,每年按数向官府缴纳赋税,让他们永耕,减轻人民的负担。



热心地方公益事业

据台湾学者黄宽重研究,汪大猷家族是推动宁波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汪大猷高祖父为汪顺,曾祖父为汪元吉。祖父为汪洙,号儒先,字德温,文行兼备,以春秋之学知名于乡,精通经术闻名于时,从事乡里教育嘉惠后学,乡人尊称为汪先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两句名言就是汪洙创作。

汪大猷父亲汪思温,曾任余姚令,筑堤浚湖,得百姓的拥戴。汪思温在吏部时,秦桧向他推荐旧属,思温以“使可荐?诚不待相諭;不才,相言无益也”答覆,引起秦桧的不满。及桧任相,朝旨营建执政府,秦桧欲以相府仪制稍异执政府,思温坚决不同意,被贬职,再也不曾重用。绍兴二十七年(1157)逝世,享年81岁。思温为人精干,勤于任事,处事公允,但以个性倔强,勇于抗拒上级不合理要求,虽有用世之材,却无法得大位,展布长才。

汪大猷家族有好善乐施的传统。汪思温、汪大猷父子对乡人乃至被贬的謫官,都施予援手,使他们赢得乡党乃至朝臣的敬重。此外,思温、大猷父子长期被罢居乡,反而使他们在乡里活动中,有利于经营产业,组织、联系乡里耆老或精英,推动社会公益活动,更以乡里耆老的身分,号召乡人,筹措财源,协助地方官员从事公共建设。

汪大猷被罢时年仅五十六,虽为个人仕途上一大挫折,但居住在宁波期间,致力宗党、乡里公共事务。汪大猷自幼即以孝悌称于乡党。淳熙十二年(1185)返居乡里后,恪遵乃父“事事上行方便,物物上有利益”的旨意,出资重新修砌祖塋,并购田置坟寺,请僧徒看守,由族人分年掌祀事,甚至出资为其母王氏的娘家买田建屋以奉香火。他对兄弟及族人照顾备至,族人内外多达百口,房舍及日常费用,均出私财以佐用。

汪大猷更推动集体性的救济活动。绍熙元年(1190)正式出现的四明乡曲义庄,由史浩(1106-1194)、汪大猷和沈焕(1139-1191)共同推动,这三人也被同乡称为“三老”。淳熙十年(1183)史浩辞去丞相职务,回故乡宁波月湖居住。沈焕感慨当时“乡閭有丧,不时举,女孤不嫁者,念无以助”,向史浩与汪大猷建议设立乡曲义庄。这个意见获得史、汪二人的赞同,遂由沈焕负起实际的劝募工作。汪大猷在义庄的创置过程中,不仅是捐助者,规约的草拟者,更是实际的运作者。他“率乡之人为义庄,首割二十亩以为倡,众皆欣劝,至三百亩”,其他富室也竞相赞助,加上明州知府林大中拨郡中绝户的田产二顷,总共有五顷多。每年得谷近六百斛、米三分之二,正式称“义田庄”。汪大猷亲自规划运作方式,订定规章,由地方上年长孚众望而且能干的人主持,敦请居乡休致的官员负责财务及义庄事务。义田庄成立后,沈焕就因病逝世,整个实际运作交由汪大猷负责,后来大猷的外甥楼钥致仕,也加入经营义庄田的行列。

汪大猷还热于宗族事业,对四明汪氏家族发展有重要影响。《宋史•汪大猷传》记载了其“叙宗族外族为《兴仁录》”。汪大猷邀请著名学者朱熹撰写汪氏四明行诗。有汪氏家谱称“越宋时,紫阳朱子与庄靖公同年,颂其美绩,按地支十二字,每字十六代,编成四明行派一百九十二世,普天之下,奉为至宝,莫不遵行”,在宁波一带的汪姓家族,所用字辈大多为朱熹所作的“四明行诗”,起首十六字为“大中之道,与世弥久,公卿子孙,必得其寿”,首三字即是汪大猷、汪端中、汪之翰祖孙三代的行辈。在“四明行诗”中第161至168字中,也有“昭穆彝伦,《兴仁录》载”,印证了此事。



组织诗会,勤于著述

汪大猷勤于著述,除参与《五朝会要》外。晚年更笃志于学,著述尤丰,有《适斋存稿》二十册,观书手抄而成的《适斋备忘》十七册,取唐宋名公诗集编辑而成的《诗韵》四十册,又有《漫录》、《训鉴》等书。现均已散佚。

汪大猷和史浩是鄞县同乡,又是同科进士,史浩未贵时,两人常有交往,自史浩拜相后,大猷庄肃自重,除公事外少有来往,史浩也常言大猷之高风。但两人都致仕回乡同住月湖后,不但共同发起乡曲义庄,还诗词唱和,组织诗社。

在宁波月湖居住期间,汪大猷所主持发起“真率之会”,成员包括史浩、汪大猷、魏杞、赵粹中、楼钥、周模和袁章等,成为继史浩之后“觴咏琴弈,未尝以爵齿自居”的“真率之会”的主盟者。到了庆元元年(1195),他的外甥楼钥因得罪韩佣胄,罢官返乡,也加入“真率之会”,于是舅甥二人一齐为推动诗社而努力。在“真率之会”中藉着诗词的唱和和琴弈的交流,共度丰富的晚年,进而增进情谊,凝聚集体的观念。这种观念更经由讨论及实际推动崇尙礼教的乡里活动,而具体地表现出具有特色的四明文化。

汪大猷与朱熹(1130-1200)有良好的交往。除上文中提及邀请朱熹为四明汪氏家族撰写行诗外,还有诗词唱和,《全宋诗》中有汪大猷的《通山县寄朱元晦(朱熹字元晦)》:碧涧环山麓,高低满百家。途穷疏骑气,县古听蜂衙。书倩云中雁,歌烦水底蛙。阳和不择地,随分得春花。朱熹也有诗赠大猷还乡《送敷文汪公还鄞》:濯濯才华耀禁林,翻然忽起故园心。九天得请恩万重,一舸东归春未深。照眼湖山非昨梦,及时花酒合同襟。不应便作真狂客,讲殿行思听履音。

《全宋诗》留下的汪大猷诗作还有:

《次韵奉答诸公》:自入中书不计年,只将方寸作良田。桑榆物外都无累,桃李人家賸有缘。放意不妨娱绿野,勒功何必同燕然。姓名元在丹台上,千岁徜徉小洞天。

《次韵奉答诸公》:衰年已过纵心期,安得聪明及往时。既老固应全晚节,虽贫岂暇计留资。元非矫饰求为异,自是行藏要合宜。曾记诗僧林下约,为将踪迹报渠知。

《和姜梅山见寄》:投分虽深迹却疏,君居东婺我西湖。儿曹方喜承毛檄,父执应容效鲤趋。慨念旧游多宿草,仅余二老见霜须。诗来唤起相思梦,又向梅山得楷模。

《题乐天居士诗集后时谪居庐山》:居士当年谪九江,高怀往往万篇音。多言世上风波恶,不似闲中气味长。千载声名虽莫及,一时踪迹偶相望。若容俗驾追遗矩,待看南山结草堂。

《题袁右丞滋像》:金玉相辉满画扉,高风未许一行题。五朝冠盖联朱紫,八代文章焕壁奎。四老德推商皓并,群英名许鲁贤齐。凭将世谱从头看,道此真源出道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716

帖子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爽公支系,迁松始祖福一公支下96世裔孙

积分
21636
QQ
发表于 2010-10-28 15: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墓重现,展示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7

帖子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782
发表于 2010-10-28 20: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15楼这篇文章,有不少内容来自家网,百度搜索作者汪盛科,是宁波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估计也是家网的常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656

帖子

3万

积分

光明使者

婺源还珠里,桐城石马岭

积分
38325
QQ
发表于 2011-4-25 08: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孙何处闲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236

帖子

6908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6908
发表于 2014-7-28 15: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善好施·德厚流光】四明汪氏家族之南宋权吏部尚书汪大猷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ea73b3f0101i47y.html

这篇博客内容也挺全面的,因图文混排,不好转载,请大家直接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