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汪恭胜

汪中一(帖中含《潜阳汪氏小故事 ——汪济编纂)

[复制链接]

39

主题

417

帖子

2316

积分

精灵王

00

积分
231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22: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济(潜山) 发表于 2016-1-24 22:15
二、输谷赈济
        ...

非常好!期待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21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1-26 22: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恭胜 发表于 2016-1-25 22:12
非常好!期待继续。


                                                                                  三、钊公半户
                                                                            ——汪金钊行善积德

    汪金钊字彦辉,汪思义第七子。少年时便很有才能,为人慷慨仗义,有乃父之风。
    县南油坝车辋畈那里的前河,为潜怀两县交通要道,河面宽阔,水推沙转,河水的深浅,浮沙的流动,人们难以捉摸,故常有人落水溺死的。汪金钊鉴于此,乃出资于河中建石梁,自此行人往来既方便又安全。大家都称赞汪金钊功德无量,人们便把那石梁称汪氏桥。
    高县令闻得此事,于是亲往考察。果见石梁坚固,便于人们两岸往来,乃盛赞汪金钊仗义便民之举,专门设宴招待他,以资鼓励。
    明朝成化庚子年间,汪金钊见文庙坍塌,自思:“文庙乃供奉和祭祀孔夫子的神圣殿堂,又是学子们聚会场所,岂能任其破败?况我汪家科甲蝉联,文士辈出,更应尊师重教,不能忘本。”乃主动找到县老爷,捐资建造大成门五间,并且还修葺了厅堂和内室,使得文庙不仅焕然一新,而且规模扩大了不少。乡民学子,交口称赞汪金钊有其父遗风。
    县令袁庆祥,赞赏汪金钊的善举,乃亲自撰文立碑,以记其事,并请朝廷赐其冠带,以显恩荣。
    仁者寿,汪金钊享年八十六岁;有子十人,孙数十。人众财旺,族人戏称其“钊半户”。
    汪金钊次子汪仲珍,以廪生入太学,曾三任州判。返乡后,辑宗谱,编派系,是《潜阳汪氏宗谱》的开创者。
    汪金钊三子汪仲瑄,弘治年间拔贡生,正德三年任武强县令,廉政有声名;后以抗直忤上,便挂冠归里,吟咏自娱,人称五柳先生。
    汪金钊第九子汪仲瑛,淡泊轻财,喜诗善书;教子有方,其五子皆登仕籍。
    行善积德,自享福寿,荫及子孙,利国利家,此言不妄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21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1-28 22: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济(潜山) 于 2016-1-28 22:56 编辑

                                                                             四、祖坟风波
                                                                     ——汪思义妻坟遭侵

    汪思义之妻方氏慕贞,性和好善。明正统七年六邑大旱时,其助夫输谷赈济。享年八十四岁。葬于离老家数十里外的怀宁县丰禾冲上保社,即今江镇乡尚丰村汪家虎形。其生子七人,合陈氏慕良所生三子,汪思义竟有子十人。
    五十年后的嘉靖五年,有当地异姓人,认为汪家人财两旺,定是方氏墓地风水好所致。于是侵占墓地,毁坟圹偷葬自己的先人,以为占夺宝地仙气,便能大发其家。
    古有俗例:祖宗墓地即使本族的子孙,亦不准轻易动土加葬,何况异姓人?汪家发现墓地被人侵占后,族人乃与之交涉。对方自恃人多势众,且又是本地人,哪肯将葬下的坟迁走?于是两家便对簿公堂。
    因事关潜怀两县,怀宁官府偏袒当地人,以死人为大,坟既葬不宜取为由,含糊判两家维持现状。汪家当然不服,上告到安庆府。却又被发回重审,是以久而不决。
    时汪元锡为江西巡抚。汪家遂决定利用同宗关系,由汪景侃前往江西,求汪元锡主持正义,保护祖茔。
    汪景侃乃汪思义、方慕贞夫妇第七子汪金钊之孙、汪仲瑛之子。汪仲瑛谦和淡泊,有儒家风范,虽家境富饶,却不好奢华,唯喜研杜甫诗集,兼习王羲之书法。所书甚是精妙,人们争相求之。其知侄汪大桥博学善文,乃聘为诸子师。其后五子俱先后取得功名,一时间传为佳话。
    汪仲瑛见祖母墓地遭人侵占,感叹道:“獭祭鱼,豺祭售,畜生尚晓得报本,难道人还不如动物?”乃遣第三子汪景侃往赣谒巡抚,自作诗一首赠汪元锡。诗云:
    平阳历世旧根源,姬姓相传鲁国前。唐代敕封忠已著,国朝旌表义为宣。祖宗积德千余载,谱牒流芳万有年。清白诒谋敦孝悌,光前裕后永无愆。
    汪元锡读了汪仲瑛的诗,很是赞赏。见汪景侃青年才俊,又任京卫经历,且是同宗,而汪坟所葬在先,理由充足,乃决定帮忙。遂亲自修书一封,道明其中原委,请安庆知府衙门主持正义,秉公而断。同时回赠汪仲瑛诗一首。诗云:
    移家因记渡江年,六叶儿孙数百千。业守诗书能范俗,门多湖地尽成田。皖山灵秀钟人物,越国源流在史编。烦谢尊翁馈珠味,夜来分送玉堂仙。
    安庆府尹本知汪家有理。今见了汪元锡的书信,便接了汪家的状子,命推官前往实地考查一番,一切正如汪家所述,便判汪家胜诉,限异性人即日将坟迁走,并培好汪氏老冢坟圹,以息事端。
    汪思义有陈、方两夫人,共生有十子。其中第七子汪金钊又生子十人。汪金钊第九子汪仲瑛又生子五人。故汪氏家族以汪金钊后裔最多,人们戏称为“钊半户”。意思是其一支占了家族的一半人丁。
    在这次护茔中,汪仲瑛一房父子兄弟出力最大。论功行赏,族中决议将汪仲瑛之妻徐氏葬入祖茔,与祖母方氏合冢。至今那高冢大碑仍在,合族裔孙,每逢清明时节前往公祭,数百年不辍。
    在这些年当中,还有一个类似的插曲。那是四百多年后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有汪氏本家汪某标者,为了想沾先祖福荫,竟也效法前人,将其先人骨骸偷偷葬入方氏墓中。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墓地距汪氏聚居地、潜山县油坝有好几十里,但不久汪氏族人还是知道了此事。于是许多族人纷纷成群结队找到汪某标的家,命其趁早将偷葬的骨骸迁走,否则大家会将其刨出,暴于山野,以示惩罚。更有些鲁莽之人扬言:“这样不孝的忤逆子孙,应当清除出户;哪里捉到,就在哪里把他干掉算了!”吓得其家人天天对人家磕头作揖,请求饶恕,答应马上迁坟。族人临走时,差不多每人都在其屋上揭下一块瓦,摔碎于地,道:“你一日不将坟迁走,我们来一次就揭一次瓦。你就看着办吧!”
    汪家这一支有几万人,其中在油坝、王河那一带就有一两万人。俗语说:众怒难犯。天天有人去责骂揭瓦,躲起来的汪某标只好暗中请人将偷葬的骨骸取出迁走另葬,并在原地烧纸钱,放鞭炮。一是向老祖宗谢罪,二是向族人和周边人声明:坟已迁走了!
    一场波及四邻八乡的闹剧终于收场了。汪某标却被吓得几个月不敢归家。
    中国历来素重坟茔,尤其是祖坟。过去封建社会为坟山打官司是常有的事。有不少人看到别人家有人当官了,发达了,就认为是其祖坟葬得好,风水好。于是就紧贴人家坟墓葬坟。有时竟把别人家的坟圹挖掉,葬自己的先人,而且还要安葬得比人家的坟墓高一些。仿佛这样了,自家以后就会比这家还要强了。
    其实,人死如灯灭,如何能保佑子孙当官发财?只不过是亡人入土为安,其亲属和后裔有个地方祭祀之处而已。若说好的风水宝地可以保佑子孙后代,那么一统天下、威震宇内的秦始皇,觅得的总应该是天下第一的宝地龙窝吧?为何不保佑大秦帝国传万世,而让其二世而亡呢?再说,如果风水先生真有法眼,能找到那宝地,他不会葬自己的祖宗,而偏偏要推荐给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21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1-30 20: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听天认命
                                                                 ——汪胜拙命运风水观
    汪胜拙生来聪慧异常,八岁便能赋诗,人称神童。十四岁至府院应试。唱名时,他正围绕着柱子嬉笑。
    宗师见其小小年纪,旁若无人,一副天真的样子,很是可爱。不由得触景生情,开玩笑地随便说了句:“手抱屋柱团团转”,实际也就是一副上联,意欲暗中考察其文才。汪胜拙听了,立即接口答道:“足踏金阶步步高。”宗师一听,大为惊奇,对身旁的人道:“这个孩子是个天才,将来必能青云直上,是个千里驹!”再一查试卷,见其立意高远,文采超群,笔法遒劲。心中大喜,乃将汪胜拙拔为榜首。
    汪胜拙第一次参加府试,就名列前茅,于是对科举便抱有很大的信心。以后每逢省试,没有哪一次不去应试。虽然其平时写文章都不用打草稿,诗词歌赋均倚马可待,但赴科场十次,每次都因微小的瑕疵而被刷落。尽管如此,汪胜拙仍是泰然处之,继续研读诗文。既无怨天尤人之言,也无满腹牢骚之状,表现出极大的度量,令人钦佩。
    一天,有个风水先生为汪胜拙介绍了一处风水宝地。汪胜拙看了很高兴,乃召集诸兄弟商量,欲将父母葬于其地。哪知兄弟们都不同意。汪胜拙很是不解,乃问道:“父母过世多年了,早应下葬。现风水先生介绍的这块地,我看很不错,你等为什么不乐意呢?”众兄弟道:“我等也知这是一块好地,但也听说此处不利长房,故许多人都不愿意要,所以我们也不愿把父母葬在哪里。还是另找吉地吧。”
    汪胜拙一听,斥责道:“你们怎么能说这样不孝不智的话呢?我们求吉地的本意,不过是找个避水湿、避白蚁的地方,以永保父母的遗骸而已,难道是为自己求福求利吗?若说不利长房,那也是命中注定的。我已年逾花甲,尚未得子嗣,亦屡试不中,与父母冥宅又何关?”兄弟们见大哥说的有道理,便不好
违拗,于是就把父母葬在那黄土潭的月形地。
    汪胜拙到老都没生儿子。兄弟们后来想起来,还仍然以为是葬地不利长房之故。其实,汪胜拙说得对,所谓吉地,不过是背风朝阳、利水避蚁、面前开阔些的地方而已!岂会因为坟地的好歹而影响后代子孙的吉凶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21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2-6 22: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勤奋著述
                                 ——汪延造忧国忧民勤笔耕
    汪延造字深之,号览圣。少年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人称神童。其博览群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尤精《周易》。平生勤于著述,且工词赋,可谓著作等身。
    早年,会稽名士刘暹,任潜山教谕。汪延造在其门下学习《周易》,刘暹对其非常器重,道:“汪家这孩子日后可是司马迁、班固之类的人啊!”
    崇祯年间,著名进士陈周政任潜山县令,兴学重教,对汪延造的才学大加赞赏;同时的读书人,也都认为汪延造是当今才俊。过了一年,陈周政升迁至无锡为官,本想带汪延造同去。汪延造因父母未安葬,就推辞没去。
    汪延造少年时专心读书为文,中年时留心经济和社会,常慷慨论述时事。崇祯八年,宛平史可法率军进驻潜山天宁寨。汪延造敬佩其人品学识,连续上书六次,陈述剿贼和安民的要点与方案,非常详细论述其间的利害关系。史可法很佩服其见解,常常按他说的去做,并说其有济世安民之才。不久,史可法离开了潜山,地方上又更加乱起来了。
    崇祯十五年,成都赵宗普主政潜山,见民间田地荒芜,村庄残破,不免流泪叹息,乃想方设法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汪延造见赵县令是个可以纳谏的好官,便上书论十件事,指出其中的五处弊端,应当革除;五件有利的事,应当兴办。娓娓数千言,很是切中时弊。赵县令虚怀纳谏,大都照其意见办理,效果确实很好。
    汪延造生于明末乱世,虽有报国之心,理政之能,然而却因朝政腐败,科场黑暗,故而屡试不第,难以施展平生抱负。于是便专心研究学问,曾经游于大学者黄道周及谭贞默门下。晚年筑博易斋,专事著述。将耳闻目见之事,倾于笔墨之中,发古籍奥秘,记当代现实,共撰写了《周易解义》、《周易图说》、《医家图说》、《史学三笔》、《星卜要诀》、《兼山堂集》和《廿一史说》、《三经圣编》等八部书,其中后两部乃是其与嘉兴谭贞默字扫菴先生合著的。
    汪延造既关心国计民生,亦重视家谱的传承。曾将旧时的老谱正讹补漏,依婺源祖谱的图例,详加整理,作为潜山汪氏之谱,刊入婺源总谱之中,并贮之于宗祠。后因战乱,祠谱俱毁。汪延造仍不顾年老体衰,广泛收集散失的资料,并加以整理,留给子侄,命待清平之日,重续宗谱,振兴家族。
    有了汪延造的承前启后和不懈努力,潜阳汪氏在数十年后的清康熙年间,终于重修了宗谱,很好地保存了宗族文化;同时,也为丰富地方历史文献,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汪延造曾有一首《怀思义公输谷赈济》诗:
    指囷倾粟济人穷,赢得声名说义公。
    禩世云仍如粒数,一孙一粒御青骢。
    还有一首《怀仲瑛公五子齐芳》诗并序:
    仲瑛公五子曰:景仪、景俨、景侃、景偁、景僖,盖师大桥公倣燕山以命名也。后果同案入泮。虽有志未就,亦各以明经显极一时之盛云。
    圆珠万斛饱人肠,奕世秋亭次第香。
    谁道燕山耑擅美,金天新馥皖之阳。
    先贤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汪延造生于末世,壮志难酬,却还屡屡上书官府,指正时弊,为民请命;虽不见用于当世,却能精研学问,勤于著述,其人其事,记于《江南通志》、《潜山县志》,也算不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21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2-8 21: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济(潜山) 于 2016-2-8 21:44 编辑

                                                               七  、 “小陶朱”轶事
                                                                 ——汪延统致富济人
    汪延统字由之,号柳轩。生来聪明伶俐,二十岁时,便蜚声县学文坛。其思想灵活,善随机应变,通达事理,尤其有经济头脑。
    明崇祯年间,家乡灾荒严重,瘟疫流行,流寇猖獗。乡亲们多留恋家庭,不愿外出避难,故而不是死于疾病兵革,便是饿毙道旁。
    汪延统叹息道:“离乡出走便能活命,留在家里就是等死,人们为何这样固执呢?贼寇多是北方人,虽善于骑射,却不识水性。我当取长避短,保全家人。”于是购置小舟,载上亲属及生活用品、生产器具,沿河而下,来到怀宁境内一个偏僻无人的湖边,上岸搭起草棚居住。便在那里开荒耕种以谋生。
    当时人烟稀少,加上战乱,流亡者甚多,常常数十里不见人踪。汪延统见附近闲置荒芜的田地颇多,乃带领家人披星戴月,广种庄稼,居然收获甚丰。
    每当有贼寇来时,汪延统便与家人一齐上船逃走;数日过后,贼寇离去,则又划船回到湖边那暂时的家,继续生活与劳作。这样,虽然辛苦点,但远离了兵祸和瘟疫,一家人得以平安度日。
    当贼寇远去,瘟疫停息,地方上基本安定了,汪延统这才回到故乡。见田园荒芜,叹息道:“贼寇肆虐太厉害了!致使田地多时没耕作。不过这闲置的田地,反倒比连耕连种的地力要好很多。一分的劳动,则可获得往常的几倍利益。”于是,带领家人勤耕并雇人帮忙,同时利用河汊沟塘大兴养殖业。数年间竟致大富。乡邻们称其为“小陶朱公”。
    汪延统性善好施。即使在外面逃难时,虽然自家的生活也很艰苦,但还是缩衣节食,周济穷苦之人。有人道:“你自己差不多都要饿死了,为何还要接济别人?”汪延统道:“不都是本乡本土的乡亲吗,我哪能见死不救呢?我一天吃上两顿稀饭,就不会饿死;而省下一碗给别人,那人家就可勉强活下去啊!”
    汪延统回到家后逐渐富裕了,更是经常周济穷苦人。凡是需要赈济的人,都给予赈济。有能力偿还的,也不收其利息;无能力偿还的,更是听其自然,不去追讨。
    乡间有一吴姓人,贫病交加,实在无法活了,便打算出卖妻子,以求一家人都有个活命的机会。汪延统听说此事后,不禁唏嘘泣下,乃专程跑去问道:“你现在需要多少银钱,请如实告诉我。”那人答道:“我这一家需要二十两银子才能活命。”
    汪延统闻言道:“这个数目我还能拿得出来。”说罢,便从身上摸出两锭十两的银子,递给老吴道:“这些银子你拿去治病兼补家用,妻子就不要卖了。”那人感激泪下,却没有伸手接钱,而是道:“我知道先生好善乐施。虽然你愿贷给我,可你看我家徒四壁,又有病在身,不知哪天才能还上你这钱。也许这一辈子都偿还不了。我虽然穷,但也不能失信于人。先生虽是好意救我急难,但我是不想借你这钱的。”
    汪延统见其面黄肌瘦,声弱息微,确是个病重之人,但还这样讲诚信,有骨气,很是感动,乃把银子放到那张破桌上,道:“我本来就没指望你还钱,你就放心收下好了。我走了!”说着,往外便走。老吴道:“先生且慢!”
    汪延统回过头来问:“还有何事?”老吴道:“我虽一时还不起你的账,但我总得写个借据的。我自己还不了,以后儿子长大了,这父债子还,却是天经地义的。”汪延统连连摆手:“不要写什么借据了。等你病好赚到钱了,或者儿子以后发达了,那时再还我也不迟。我并不缺这点钱用,更不会来讨债的!”
    老吴听汪延统这样说,不由得感激涕零,便道:“那我恭敬不如从命,暂用你这钱救急。”说着,朝里屋喊:“你娘俩快出来叩谢大恩人!”
    话声未落,便立即从里屋出来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妇人,手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一家三口人,望着汪延统便拜。汪延统连忙扶起老吴道:“些些小事,何必如此!”说着,又摸了摸小孩的头,道:“长大了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用之人。”小孩听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老吴夫妇连连应道:“谨遵恩人教诲。”
    汪延统二十两银子救了一家人,一时间在乡里传为佳话。
    救人急难,乃中华传统美德;富不骄横,待人以诚,亦仁义之士;趋利避害,人之常情,但能另辟新径,果断而行,却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非智者不能为!汪延统这三点都做到了,真人杰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21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2-10 22: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读书做人
                                                                            ——汪昌綮读书著述
        汪昌綮字希白,号来峰。出身于书香门第。十二岁时,即遍读诗文,许多都能背诵下来,尤喜读史,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当时有个文士陈三寿先生,听说汪昌綮是个彦俊少年,乃于除夕的前一天,来到其读书的五云斋拜访。汪昌綮见来者儒巾长衫,慈眉善目,乃拱手请入。寒暄罢,陈三寿问道:“明天就过年了,你为何还在这苦读呢?”汪昌綮答道:“纲目还没读完啊,怎么能就想着去过年呢!”陈三寿听了此言,不由得心中钦佩,点了点头,道:“好后生,前途无量也。”然后拱手辞去。
        原来,这陈三寿有一女,很是贤惠。陈三寿为了爱女的终身大事,故而亲自前来察访。今日眼见得实,随后两人便成了翁婿。
        后来,汪昌綮遵父命,学习当代时文,便轻易考上了秀才。然其生性淡泊,喜读书,不尚奢华。自号半隐山人,常年住在堆满图书的五云斋,坐卧其中,博览群书。穷究事物之理,窥探圣贤之奥; 识之于心,体之于身;目览手批,无论寒暑,从不间断。除非岁试,几乎足不出户,而专心研究学问,很少与人交往。只有当汪恒斋、张西民二人来访时,则欢欣异常,与之研讨诗文,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不得出结果,连饭都不肯吃。
        每逢有人前来求学,汪昌綮均视为己子,尽心教诲,曾说道:“如今人家子弟很少有成器的,原因是他们的父兄都期望其读书做官,老师们也只教他们读书作文,而不注意教他们首先做人。所以这些学子们便骄气日盛,惰性滋生。资质平平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稍有成效的,又趾高气扬,放浪不羁。这种习俗养成,便根深蒂固,很难改变。真可惜啊!古人云:读书明理。读书人应该先学做人!如何做人,才是立身之本,其次才是研究学问,不能本末倒置啊!”此论一生,人皆钦佩,门徒日增。
        汪昌綮晚年对儿子们道:“我没到四十岁就无意于功名了,而仍是专心读书求学。一有所得,就用笔记下来。现在我把所作的笔记整理出来,留给你们。你们年富力强,正是用功上进之时,沿着正确的学习方法而行,必然会功到自然成的。”
        两年后的康熙己卯年,汪昌綮的《穷源笔录》一书完成,分二十卷,以著名的河图洛书为纲,阐明天理万物,洞察人事变迁,经史的要领,人物的褒贬,以及草木虫鱼等等,无不条分缕析,追源溯流。
过了两年,《圣階梯成》一书又成。书分两卷,手卷叙述圣贤所遗的典范经文,次卷叙述后代大儒们的格言,并辑录了一些先贤的诗文,且间参己见。
        又过了数年,汪昌綮将自己的诗文,集成诗稿十二卷,文稿九卷,家训二十四则等。以后又陆续杂纂诗文、别录花木等十八套以传世。其时已年七十八岁,身体仍健,精神犹旺。吟诗诵文,夜以继日;舞文弄墨,从不间断。自己曾因此不无得意地道:“我平生没生过什么大病,这是老天佑我康健,方使得以毕生精力而研究学问也。”
        汪昌綮生性豁达,素来乐观。常以陶渊明自诩。窗前缸内,养金鱼数尾,以观其游趣;庭院坛中,种些花草,以悟其生机,尤爱赏菊花之傲霜不凋的特色。
        由于战乱兵火,汪氏宗谱屡遭毁焚。汪昌綮很是痛心不安。晚年仍念念不忘续修族谱事。乃将历年收集的资料,整理编辑,留给子孙,嘱择时汇成付梓,以保留家族文化的传承。此举是其对中华传统文化国史、地方志的有益补充。
        汪昌綮一生精研学问,身体力行,著作等身。享年八十岁。其人其事,载于《安庆府志》,这本身就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肯定。
        其妻陈氏自少至老,与夫同心同德,亦同登高寿。其平日里,寡言少笑,严于治家。所生六子虽俱成名,但陈氏仍无喜色,谓之道:“你们不能因为有了一点小功名,便自满自足。应为朝廷立功,为万民立命,方能称得上是大丈夫啊!”诸子得双亲庭训,益发愤攻读,不敢懈怠。
        喜读书,善读书,读好书;勤动眼,勤动手,勤动脑,是读好书的基础和秘诀。读书明理,读书先学做人,这才是人的立身之本。汪昌綮这个数十年日积月累的心得体会,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21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2-11 20: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救人急难
                                                                     ——汪昌应扶危济困
    汪昌应,又名汪昌允,字尓麟。少年时父亲就去世了,其对母亲非常孝顺,对哥哥也非常恭敬,常常与其讨论古今人行事的得失,从中吸取教益,同时又仗义疏财,乐善好施。
    有一姓何的人,因为拖欠租税,被逮入狱,只好卖妻子凑钱还账。此事被汪昌应知道了,心生怜悯,便连夜赶往买家,晓以大义,将何妻赎回,使其夫妻团圆。何姓夫妇自然感激不尽。汪昌应道:“国法难违,但你卖妻也是大误。一是使妻子失节,二是使孩子失养,三是家庭破碎,同时也会被人耻笑。所以还是要勤耕节俭,好好过日子。”夫妇俩涕泣领教。
    一次滨河发大水,有男女十几人被困于河中,齐聚在一棵倒向河中的柳树上,有的抓着树梢,有的抱着树干,随波上下,时沉时浮,哀嚎不已。那棵树随时都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
    正在千钧一发之际,从上游来了一只船。原来是汪昌应雇了一条船,满载稻谷六百石,欲往府城安庆销售,正好此时路过这里。汪昌应远远望见情况紧急,忙命船工掌好舵,准备救人,自己与家人一起将稻谷掀往河中。船工见了,不由得叹道:“这好粮食可惜了!”汪昌应道:“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粮食没了,还可再种;人若没了,岂可再活?只有弃了稻谷,船轻了,才能尽快赶上去,而且也易控制些;在这样大水中,若不弃粮,就是能将人救到船上,那船小载重,岂不大家都危险?”
    不一会,船来到柳树跟前,将那落水的十几个人,一一救到船上。汪昌应见虽损失了将近一成粮食,却救得众人,心中甚慰,便对艄公道:“我们调转船头,把这些人送回家吧,不然他们一生病,事情又大了。”
    汪昌应弃谷救人之事,一时间传为美谈。人们皆颂其功德无量。后来,《江南通志》上,还专门记载了这件事。
    明朝末年,安庆潜山一带,发生大饥荒。民不聊生,饿殍遍地。汪昌应道:“我祖思义公输谷赈济,救得六邑万人性命;现在荒乱之时,我虽没有祖上那样大气魄,送粮至府助赈,但就地施粥以救乡里之人,还是可以的。”乃搭起粥棚,赈济饥民,救活了不少人。
    看到有倒毙路旁,无人收尸者,汪昌应乃捐施粗陋的小棺材,请人加以埋葬。有人道:“哎呀,现在活人都管不了,死的就算了,何必还买什么棺材装?”汪昌应道:“大灾之后,易生大疫。若不及时将尸体装载掩埋好,以后大疫一发,那地方上就又要遭难了。”人们均服其高论。
    潜山地当皖鄂交通要道,崇祯时流寇横行,县治梅城镇残破,县衙毁坏,无屋可居。先后来潜山主政的柯、赵等县令,只好前往油坝车辋畈,借民舍暂时居住办公,那里正与汪昌应家不远。
    县令知道汪昌应识大体,顾大局,又仗义疏财,于是每当出军征讨流寇时,便拉着汪昌应的手道:“国事维艰,粮秣难筹,先生能解我燃眉之急么?”汪昌应总是毫不犹豫地倾囊相助,数次捐款输粮,筹措军饷。有人道:“国家到了这样,岂是你一人能解决得了的?”汪昌应叹道:“国已如此,家又何益?尽人事吧。”
    随后,家族修祠堂,汪昌应又大力捐款,并积极协助,多方参与。族人谓其不仅有忧国忧民之心,且颂其有尊祖敬宗之德。
    言为心声。听他说的话,就知道其心里的活动;看其行事,就知道他德行与志向。从汪昌应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其确实个仁义兼备的正人君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21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2-13 16: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济(潜山) 于 2016-2-13 16:45 编辑

                                                                              十、仁心纯孝
                                                                      ——汪伯朗夫妇仁孝
        汪伯朗字永昭,监生。心地善良,轻财好施,其妻亦然。
        汪伯朗伯父早逝,遗下两个女儿。汪伯朗怜悯孤妹,视为同胞,尽心将其抚育成人。待其出嫁时,嫁妆置办得非常丰厚,安排得风风光光,众乡邻均异口称赞。
        其兄曾往扬州访友,年余未归。汪伯朗放心不下,乃千里寻兄。方知其兄先遭水贼打劫,身无分文;待至友家,其人又早迁往他处,以致举目无亲,流落街头,一病不起。正在奄奄待毙之时,其弟汪伯朗赶到并寻着,方脱厄难。
        明朝末年,灾荒频繁。每当荒年之时,别人多趁机抬高粮价,而汪伯朗却说:“我祖上思义公输谷赈济,功德无量。裔孙我虽无那样大手笔,但量力而行,济人一时之困,还是可以的。”乃以平价出售稻谷,这也使众乡邻受益匪浅,故广为人们所称道。
        有个洛阳人何生,不幸流落潜山,贫病交加,看看将为异乡之鬼。汪伯朗见了,想起自家哥哥也曾遭过此等厄运,乃供其衣食,又为其延医给药。一年后,何生病愈。汪伯朗乃赠给盘缠,助其还乡。何生感激涕零道:“恩人乃我重生父母,我当在此为你做牛做马,以报大德,如何能擅自离去呢?”汪伯朗道:“救穷济困,为人本分。天幸你病体已愈,不赶快回家团聚,还等什么?家中父母妻子已是望眼欲穿了,快走吧。”何生闻言,对汪伯朗重重叩了三个响头,方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汪伯朗孝顺父母,其妻程氏更是至孝。婆母体质素弱,程氏常年侍奉汤药,从不懈怠。虽是寒暑之时,亦不离左右。有一天,婆婆病势加剧,医生诊后,说了句:“此病没法治了!”便欲告辞,经汪伯朗夫妇再三恳请,方勉强给药一贴以慰其孝心。
        程氏料一般药物已无法挽救婆母性命,乃虔诚叩拜神灵,然后自割股一块,和药同煮取汁,请婆婆服用。婆婆本已气息奄奄,自料将死,不想再喝苦药。因见媳妇惨淡神情,轻声劝慰,自己倒觉得不能拂了媳妇的孝心。乃挣扎着服下汤药。
        说也奇怪,其婆婆自服汤药后,昏睡过去,后来竟逐渐好转,乃至痊愈。三年后,婆婆旧病复发,程氏又欲割股相救。婆婆急止之道:“人总有一死。你孝心感动天地,使我已延寿三载,我早知足了!如今大限已到,哪还能反复而为以逆天命?我断断不能再留世间了!”说罢,挣扎着换好衣袜,静卧于床。须臾含笑而逝。
        程氏见婆婆故去,悲哀至极。邻家妇女都感动得垂泪不已。
        后来程氏一直活到九十岁,才无疾而终。乡里人都说这是她孝敬婆婆的善报。
        为人子者孝顺易,为媳者孝顺难,婆媳间能真情相待尤其难。汪伯朗夫妇抚遗孤,平粜谷,救难人,实仁孝之人,自然更能善待自己的父母。将心换心,赤诚以对,人非草木,自会和谐相处。心平则气和,仁爱自长寿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21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2-15 21: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纯孝仗义
                                                                        ——汪伯伋仗义焚券
        汪伯伋字维思,号副岳,博学能文,尤长于诗,性纯孝,素仗义。
        一次,其父病重垂危,伯伋割股和药。其父服食之,觉异香,心中顿觉开朗,病竟渐愈。
        乡里之人知道此事后,无不敬佩其孝心,道:“这是老天爷为其孝心所感动,故其父得以回生。”于是便打算将此事向官府禀报,以宣传其美德。汪伯伋听到这个消息,再三谢绝道:“肤发受之于父母。我今自伤了身体,已是不孝。这只是侥幸于万一的事,岂可上禀官府、谬奖宣扬呢?况且家父若知道此事,必然心中不安。倘若病体因此而转剧,那我的罪过岂不更大了?”经汪伯伋这样一说,大家方才罢了,唯私下传颂而已。
        不久,有江南俞姓母子流落潜山,靠乞食度日,乃自卖身于汪伯伋家为仆做杂事。
        过了一段时间,有俞可宾者,寻母至潜山。得到母亲及弟弟的信息,乃赶到汪伯伋家。果见母亲与弟弟在此,遂边流泪边对汪伯伋道:“小可是个读书人,出外访友,耽搁数日未归。家母误听人言,便慌忙带舍弟寻找,不想竟到了江北,流落至此。天寒地冻,幸先生收留,方免冻馁。小的出门仓猝,未带足盘缠,请先生仍留我母弟数日,待小的连夜回乡,筹集钱帛,即来赎人。望先生恩准。”说罢,母子三人流泪不止。
        汪伯伋听了俞可宾这番言语,且见俞氏母子原在此兢兢业业老实做事,便顿生怜悯之心,道:“啊,原来令堂母子是不慎走失。你既寻来,我自当成全你一家团圆。”说罢,将其母子俩卖身契拿出来,当面投入火炉中烧化。
        俞可宾见了,叩头道:“先生大德,小可没齿不忘。”说着,从怀中掏出些散碎银钱道:“小可家境贫寒,一时间没备足钱财。这些且为家母及舍弟赎身之用。不足处,待小可还乡后,再设法筹集偿还。”汪伯伋道:“我家虽不富裕,但也不缺你这几两银子。你们离家数百里,还要过大江,爬高山,这路上的盘缠是不能少的,穷家富路么。”乃坚辞不受,并道:“你母子归心似箭,我也不留你们。只是今日天色已晚,且在舍下再住一夜,明天一同回家便了。”
        俞氏母子三人见汪伯伋意诚词切,自然是感激不尽。次日,千恩万谢拜辞而去。
        母子们离了汪家,俞可宾感汪伯伋高义,乃绕道县城,求见县令常公,详细禀告汪伯伋的善行,颂其大德。常公道:“汪伯伋纯孝感天地,本官早有耳闻。今又救人急难,真君子也。”
        数年后,俞可宾进士及第,仍念念不忘汪伯伋的恩惠。乃特遣其弟持亲笔书信及礼物,不远千里前往潜山看望汪伯伋,谢其当年大德。汪伯伋付之一笑道:“扶危救困,解人急难,乃我祖训家教,何劳贤昆仲惦记!”其后,汪伯伋与人绝口不言俞氏当年之事。乡里人愈加敬佩其仗义疏财的高尚品德。
        古时素有割股疗病的习俗,《潜山县志》《潜阳汪氏宗谱》中,所载甚多。这汪伯伋是割股疗父,还有汪胜鲁割股疗母,有汪国法妻储氏割股疗夫,更有汪宗赓妻余氏,先割股疗夫,其夫虽暂时复苏,不久仍去世;后来其婆母病笃,余氏亦割股救之,竟使之延寿五载;其婆母后又旧病复发,余氏仍割股相救,但这次没有将其婆母救活。即使如此,余氏三割股救夫救婆母,也是感动天地之举了!
        奇怪的是,余氏到七十二岁时,一病不起,直至昏迷垂危。当儿孙绕床哭泣时,余氏却慢悠悠醒过来,谓家人道:“我刚才梦见一个白衣女子对我说:‘你既守节,又孝顺,三次割股救人,实在令人钦敬。现在给你增加二十年的寿命。’看来我阳寿未终,你们不必啼哭。”后来余氏果然病愈了,竟真的活到九十二岁才无疾而终,地方上传为奇事。翟县令闻之,乃亲书“柏舟自矢”额匾以嘉之,同时上报朝廷,竖坊旌表。
        割股疗病虽是陋习,不宜仿效,但是它表现出来的亲情和精神确是宝贵的!联想到现代亲属间的器官移植,那似乎就是割股疗病的延续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