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778|回复: 4

汪氏发展迁徙史

[复制链接]

20

主题

107

帖子

2297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97
QQ
发表于 2016-2-4 13: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arren 于 2016-2-4 14:03 编辑

公元前1045年,周灭商,文王大封天下,共建立71个诸侯国,其中武王兄弟分封16国,同姓分封40国,异姓分封15国。武王之弟周公姬旦被封于曲阜,位于泰山以南(今鲁南)地区,为鲁国。周公辅佐天子,其子伯禽代父就封,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君,历西周、春秋、战国七、八百年,至公元前249年被楚所灭。鲁国虽是周王朝分封的一个邦国,但它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邦国,在当时的政治、文化舞台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周公无论在帮助武王争夺天下,还是在成王年幼时平定天下以及辅助成王,都有着卓著的功勋,他在周初政治中的地位十分显赫。因此,鲁国初封时不仅受赐丰厚,而且相对于他国来说还得到了不少特权。鲁国可以“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礼记·明堂位》也说:“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如周王室的职官“宗伯”、“太宰”、“大司徒”等,鲁即有之。如替国君掌管祭祀的“宗伯”,其他国家只称“宗”或“宗人”,有“宗伯”之称的只有周王室和鲁国。又,“鲁得立四代之学”(《礼记·明堂位》孔颖达疏),鲁还有四代之乐。恐怕这都是鲁国特有的现象(左图为周公像)。
春秋时期,“政由方伯”,但在各诸侯国会盟等的班次上,鲁国却位居前列。一般说来,“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左传》隐公十一年),鲁既为姬姓,又为周公之裔,故在诸侯位次序列中有“班长”(国语·鲁语上)之称,被列为首席。鲁国以其特殊的地位创造了灿烂的鲁文化。汪氏就是在鲁国君主链中产生,并在鲁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
一、鲁国时期——创姓
姬周源于黄帝,周公是汪姓的远祖。自伯禽历十六世二十君至成公黑肱。鲁成公生有二子,长子姬午立为太子。次子名汪,一名满。
公子汪的出生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成公夫人姒氏(谥定,亦称定姒),生下姬午后不久,一夜作一奇梦,但见彩虹绕身,体有所感,于是怀下身孕,历二十五月方生下一子。此子生下后表现异常,握着的小手一直不松开,三日后松开时人们发现,他的左掌有纹象流动的“水”字,右手有一“王” 纹,两掌相合,组成“汪”字。于是根据这一体貌特征,取名为“汪”,因是鲁国公子,人称公子汪。公子汪出生前父母已取名为满,因掌纹取名汪后,公子满的名字反而淡化了,但这个名字已永远记入鲁国的宗室档案。
公元前573年,即周简王十三年,鲁成公十八年,这一年对于汪氏来说是一个最伟大的历史时刻。汪姓始祖公子汪的诞生,标志着中华民族又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姓氏,以此支为主干的汪氏家族组成了中华汪姓的大军。据说,大凡伟人出世必有奇征,公子汪是汪姓的伟人,他出生的奇异印证了这一说法。尽管这一说法不是科学所能说明的,但这一“创世纪”、开流分派的事件本身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也就是这一年,成公去世,时年三岁的姬午被立为国君,是为襄公。时值春秋之末,鲁桓公之后季、孟、孙氏(“三桓”)逐渐强大,同流合污,政由“桓”出,鲁国公室已明显哀微。由于“三桓”的强大,公子汪及其后人所组成的公族以及其他非“三桓”氏公族,在鲁国都显得无足轻重,甚至历史书籍上很难找着相关的记载。据汪氏宗谱记载,公子汪长大后敦实聪敏,襄公拜其为上大夫,因多次为国立功,按其名封为汪侯,食邑颖川,俗称颖川侯,死后葬于颖川城南三十八里伏龙山下,坐坎向离,十五丧全葬。其碑铭曰:“稽原后稷,究本周公。司方曲阜,作伯弧彤。绩纪太常,望实岱宗。改封上邑,命氏中都。身先居鲁,其后宅吴。寻流根派,摭嗣鸳雏。式刊元啸,敢颂洪儒。碑平失字,树古无株。空遗令闻,与天地俱。”(右图为汪氏族谱原稿)
汪侯食邑颖川并非现在的许昌市,而是河南省的太康县。此颖川,为古陈郡阳夏县靖仁里,原为项国,鲁灭之,后封汪侯于此,更名颖川,故后人又称汪侯为“颖川侯”。汉分秦郡置淮阳,此地为阳夏县,唐初罢郡改阳夏为太康县,属陈州。
公子汪娶鲁国大夫王珣之女王夫人,于公元前552年即周灵王二十年生下一子名挺,长孔子一岁,因是成公之孙,例称公孙挺。公孙挺字文质,仕周,官至司谏,卒葬洛阳牛耳山。
公孙挺娶郑君约女郑夫人,生二子,长曰诵,次曰芒。
古礼“诸侯不得祖天子,百姓不得祖诸侯”。像鲁国这样的诸侯国不得以周王室为祖;诸侯国国君的后代,不得以诸侯国国君为祖。如鲁成公的儿子汪、孙子挺,可以叫公子汪、公孙挺;到曾孙诵这一代怎么办?不能接着叫公曾孙诵,必须另取分支“氏”,氏的取法有多种,像周王室或侯国公室分出的氏最常见的取法,或以“王父(祖父)字”取氏,或以封爵取氏,或以封地取氏等。诵按惯例以王父名别为“汪”氏,因公子汪曾封为“汪侯”,也可以说以爵取氏。汉以后姓、氏不分,汪氏或称为汪姓。由此可知,汪姓是从姬姓分出的一支,姬姓是汪姓的母姓。
至此,汪姓正式诞生,以公子汪为汪姓始祖,许多姓氏书上载其名为“汪满”。
汪诵字志道,以王父名别姓汪氏,是汪姓开宗接派的重要人物。公元前500年即鲁定公十年,任用孔子为司寇,任用汪诵为都司马,定公更封平阳为其食邑。汪姓郡望平阳实始于此。尽管汪姓在以后的发展中形成了多处郡望,如著名的新安郡、陇西郡、泉州郡等,但本支汪氏始终自称平阳郡,尊崇一本,号曰“汪无二郡”。可见汪姓以孝为本的姓氏。
关于平阳古城,并非世人所指现名山西临汾的平阳,而是春秋时鲁国的平阳,这个平阳古城在现在的邹城市城西三十里,现属平阳寺镇。而邹城在历史上是否属鲁历来从有争议。据考,鲁国受封的同时或者稍后,周王室在东方又分封了一些小国,这些小国有的即为鲁的附庸,有的则以鲁国为“宗国”。邹城即春秋时代的邾国,或曰邹国,或曰邾娄国,是一个曹姓国家,为鲁附庸。后来邾国被鲁国所并。“平阳”邑或为鲁国之邑或为邾国之邑,春秋末肯定属于鲁国。因为春秋末期越国和鲁国曾在此订立盟约,所以这个“平阳”,在我国历史上是相当有名的;孟子的里籍,《史记》称其为邹人,孟子又为鲁国孟孙氏之裔;汪诵居平阳。可见春秋末战国初邹邑属鲁国。这个平阳县至北齐 时被废,归属邹县(右图为鲁国都城遗址)。
汪诵弟汪芒,尽管汪氏家谱只记下他的名字,但此人在汪氏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人们说到汪姓起源,必提到源起有二(主源,其他为改姓):一是汪芒氏之后,一是鲁成公次子之后。将汪诵弟汪芒与古汪罔国混为一谈。据古史记载,大禹曾会天下诸侯于会稽山,汪罔国国君防风氏迟到被禹杀之,他的国民逃到山里,有的以国名汪罔为姓,后简姓汪。孔子说汪罔国在现在的湖州。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只是历史传说,大禹只生活在中原一带,即使是商周时期,他们的统治势力也未能达到江南。即使有汪罔国,也只能在中原。何况孔子说“汪芒氏之君也,守封、禺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於周为长狄,今为大人。”此书注解指出:“汪芒,长狄之国名也。”封、禺二山,根据《方舆纪要》考证,位于现在浙江省武康县的东方和东南方。汪芒氏在周时不再名“汪芒氏”,而叫“长狄”,至孔子时又叫“大人”,即使亡国,国人也不再姓“汪芒”或“汪”。事实上周朝前留下的姓氏微乎其微,大量的姓氏产生于春秋战国。所以汪姓的主源只能有一,就是鲁成公次子,把汪罔氏作为汪姓之源只能是无稽之谈。导致混淆的原因就是人们错误地把挺公次子汪芒与古汪罔氏混为一谈。  
汪诵娶河间柳怀女柳氏,生三子:长汪越,次汪铨,三汪锜(或作“踦”)。
汪越,字智宾,公元前457年,即周贞定王十二年为大司马,封陈郡侯。娶颖川钟思安女钟夫人未育,再娶王氏,生四子:汪嵩、汪汶、汪洙、汪郁。
汪铨,字子殊,仕鲁,为司马。
汪锜,一作踦,与孟武伯、冉求御齐师,死于郎之战。这是正史上汪姓有确凿记载的第一位名人。汪锜为国(鲁国)壮烈牺牲,时年19岁,按照古礼,男子20岁以下去世只能当作“殇”处理。古时男子20岁作为成年的标志,要举行加冠仪式。20岁以下属未成年人,去世为殇,即不作任何纪念,不举行任何仪式。但汪锜是为国捐驱,是按古礼作为“殇”处理,还是作为为国立功的“烈士”处理呢?时为“宰相”的孔子发话了:“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并赐谥“烈侯”。
汪嵩,字子高,公元前42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仕鲁,为中大夫。娶济阳江叔度女江夫人,生子汪建。
汪郁,嗣汪锜。
汪建字君行,周显王时(公元前386年至前321年)诏左中大夫,将兵备诸侯。娶兰陵萧亮女,生子汪考。
汪考字公绩,公元前307年(周郝王八年)为鲁司马。娶太原叶君楷女,生子汪欣。
汪欣字仁悦,公元前256年(周郝王五十九年)为鲁彭城戍主以备楚。楚顷襄王伐鲁取徐州。前249年楚灭鲁,公举家出奔,求救于秦复仇。遂居长安。娶天水姜俭女,生子汪永。
自始祖至八世欣公,汪世在鲁国一直单线发展,可谓人丁不旺。所谓郡望平阳,只不过是创姓始祖三世祖汪诵的居住地而已。此谓鲁国时期。这是汪姓发展的第一时期——创姓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单线发展,譬如游丝,系于一线。
二、秦国时期——发展
汪永字子长,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三年为秦左监门。尝曰:“余不敢忘父母之邦。且以仇楚而复,吾之志也。”娶舍人历陵李超女,生子汪陈。
汪陈字子梁。公元前229年(秦始皇十八年)为秦中郎将,领兵征伐,灭楚有功。卒葬长安左冯翎。娶陈郡袁义方女,生子汪良、汪量。
汪良字文贤。为秦中郎将。娶吴兴沈文女,生子汪猛。
汪量,仕秦,为徹侯。后世居长安。这是姬姓汪氏第一支分支。但此支汪氏在唐初汪华所修宗谱中已无记录。
自八世欣公因国亡而奔秦到十一世为汪姓在中原发展的第二阶段。本阶段有了汪姓的第一次分支,但此分支并未见诸记载,实质上仍为单线发展。
三、汉晋时期——壮大
汪猛字君烈,从汉高祖定取关中,公元前205年(高祖二年)为中军司马,后迁沛郡守(今沛县)。因居沛。娶范阳吕迟女,生汪胜、汪拔。
汪胜字伯勘。公元前189年(汉惠帝六年)为丞相王陵府长史,后除颖川守,封容城侯。娶彭城戍主始平李温女,生子汪理、汪重、汪春(一说汪泰)。
汪拔居北地。这是有记载的汪氏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分支,《越国公旧谱支派序首》记为“北地七户承祖猛公次子拔后”。
汪理字仲长,公元前177年(汉文帝三年)为清河令。娶瑯琊吴达女。生子汪坚、汪婴。   汪重,居颖川。
汪春,居宜阳。《越国公旧谱支派序首》记为“宜阳七户承祖胜公三子春后”。这是汪氏有记载的第二次分支。后再分河南、汴梁派,也有说分陈留派。
汪坚,居清河。《越国公旧谱支派序首》记为“清河四户承祖理公长子坚后”。这是汪氏第三次分支。
汪婴字子雅,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为冯翎长史。娶颖川陈度女,生子汪晃。
汪晃字文明,汉武帝北征拜中郎将。娶邬瑯琊王评女,生子汪性。
东晋尚书佐著作郎、知谱袁彦叔曰:“谥令族氏观经传子义,实实不虚。汪锜、汪量,名包周秦之朝;汪胜、汪晃,德照汉室显著。”东晋时谱由官修,袁是最著权威的知谱官,专门审查各姓谱牒,其所说的话是可信的。可见他所提到的汪姓以上四人在东晋及以前的历史书籍上是有记载的。但现在能在历史书籍能查阅的唯汪锜一人。
汪性字公明,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北征,拜为中军司马,后为淮阴令。娶河北杜陵女,生子汪进。
汪进字元涉,汉护军司马。娶始平李则道女。生子汪达、汪勘。
汪达字子通,公元前53年(汉宣帝甘露元年)为中郎将。娶安定太守谯郡夏汉宗女。生子汪雅、汪慙、汪卞。
汪勘居扶风。这是汪氏的第四支分支。《越国公旧谱支派序首》记为“扶风八户承祖进公次子勘后”。
汪雅字景儒,公元前31年(汉成帝建始二年)为玁狁戍主,仕至清河太守。娶广陵主簿徐宗彦女,生子汪勇。
汪卞居淮阴,为汪氏在中原的第五次分支,《越国公旧谱支派序首》记为“淮阴四户承祖达公三子卞后”。
汪勇字伯刚,公元1年(汉平帝元始元年)以功授广武将军。娶陈郡太守许陵女,生子汪言。
汪言字公辨,公元14年(王莽天凤元年)除广武将军不就。公元23年(更始元年)辅汉征赤眉,拜武锋将军,因讨王莽有功,除武城太守,后封侯。卒葬右扶风茂陵马邑山,其碑铭曰:“周公末裔,汉代名贤。英英独秀,沉此蒿田。麒麟匝地,长柏参天;灵龟万世,表示千年。式刊不朽,视此雕镌。”娶清河太守张荣女,生子汪高。
汪高字元升,公元26年(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匈奴入寇天水、上党诸郡,以马援将兵证讨,公为裨将,尝出上谷,善战有功,军中称为“猛烈将军”,后从马援征武溪蛮有功,为北塞戍主。娶彭城薛宏女,生子汪洪、汪澄、汪浍。
汪洪,河西派,越国公谱无记载。
汪澄字仕清,公元84年以武略进为征北军司马。居清河内。娶河内荀氏,生子汪珍。
汪浍居广平,是汪氏第六次分支,也是在中原的最后一次分支。《越国公旧谱支派序首》记为“广平九户承祖高公三子浍后”。
汪珍字子玩,公元107年(汉安帝永初元年)以父勋为沛郡长史,后为侍郎,领东观著作。娶沛郡宋昱女,生子汪云。
汪云字元汉,慷慨有大节。尝曰:“孝不违亲,忠不避难,臣、子之职也。”父殁方仕。公元128年(汉顺帝永建三年)为渔阳太守,鲜卑寇边,屡破之,援兵不至,力战而死。娶祭酒许县令袁云女,生子汪讬。
汪讬字伯寄,公元149年(汉桓帝建和三年)为嘉平令。娶太阳县令胡进女,生子汪顗。
汪顗字子始,公元170年(汉灵帝建宁三年)以孝廉对策除太子洗马。娶安定胡员女,生子汪广。
汪广字元宏,公元184年(汉灵帝中平元年)破黄巾贼有殊勋,为中郎将。娶武都贺韬女,生子汪平。
汪平字衡甫,性好读书,不事奔走,兢以诗酒自娱。公元190年(汉献帝初平元年)讨董卓,官徐州行军司马。娶颖川参军陈通女,生子汪文朂、汪文和。
汪文和字君睦,为人多智略,膂力绝人。汉献帝初平间(公元190—193年)破黄巾贼,为龙骧将军。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因中原大乱,公南渡长江,孙策表授会稽令。汪文和到江南后为不忘祖系,首要工作就是修谱,“爰自其祖考沂而上之,至于颖川,凡三十世乃修谱牒,悉纪其德行、官爵、墓茔于各代之下。”
以上为两汉时期,是汪姓在江北发展的第三时期,此时期汪姓得到长足发展,有了众多分支,为以后汪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汪文和在汪姓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首先,他是开创南方汪姓的始祖。以前南方并无汪姓,一些姓氏书籍上记载的所谓南方汪罔氏纯属无稽之谈。其次,他的后代在徽州形成著名的望族——新安汪氏,有“十姓九家汪”之称,并形成有名的支派陕西巩昌派——陇西汪氏。新安汪氏在徽州得到空前发展,比起中原时期的“人丁不旺”更显得生机勃勃,他们由徽州向四周扩散,如在安庆府形成“九里十三汪”的强劲态势,汪氏漫延到江西、湖南、浙江、福建等省,并不断向港台、海外发展。其三,自汪文和开始,汪氏有了正式的宗谱。其四,汪文和迁居江南,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入南方的土居文化——山越文化,对促进南方文明的进步有着一定的贡献。据考,汪文和是第三位由中原迁居徽州的人物,为奠定汪氏在徽州的突出地位创造了条件。研究徽州文化,不得不提到汪姓(上图为龙骧将军官印)。
四、唐宋时期—兴旺
南朝时有汪姓一支从新安迁安徽歙县,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隋朝末年,新安汪文和十四孙的汪世华(后避李世民讳改称汪华),与弟汪铁佛一举平定了歙州、宣州、杭州、睦州、婺州、饶州的六州动乱,甲十万兵,威镇江南,建吴国,称王号,仍奉隋。后,汪华响应秦王李世民昭布,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主动向唐王朝称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被唐高祖授予歙州刺史,封越国公,大权在握,地位尊荣,又拥有实际的兵权,使汪氏家族此后在皖南地区的基业稳如盘石(右图为汪华像)。
汪华妣钱氏,公未贵时首配,名英,端彦公之女,休宁黎阳乡敦睦里钱源人,早亡未育;钱氏,名任、大将军巢国公九陇之女,湖州长城光化里人;嵇氏、庞氏、张氏先后共五房。生子九── 建、璨、达、广、逊、逵、爽、浚、献 。九子皆如父,个个身名显赫。其后裔在歙州境内分布最广。歙州(即徽州)后来有“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也”的说法,就是从这时开始起步的。歙、黟为汪华长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后;婺源、休宁、祁门为汪华第七子爽之后;绩溪为汪华第九子献之后,构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布。屯溪靖阳节等古徽节令盛会中所抬神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华及其第二子、第九子。《姓氏考略》有:“唐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于歙,其族最繁。”这是对当时情况最准确的再现。由于唐初各世汪氏大多都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加上汪氏人口的大发展,唐玄宗开元五年丁已族望敕中汪氏被封为十大国之柱姓的第六位(同时被敕封的还有十六大樑姓)。
唐代以后的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汪姓,大多是从安徽迁徙过去的。两宋时,汪姓继往开来之昌盛,并已成为全国著姓之一,尤其称盛于黟(今安徽黟县)、歙(今安徽歙县)、婺源(今属江西)等地,当时有“唐封越国三千户,宋赐江南第一家”之誉。
这里有一个问题,现在说起姓汪,好像都是汪华的后代,难道就没有其他人的后代了吗?不是没有,而且有很多,但他们都自称为汪华的后代了。这不是他们有意这样做的,应归罪于战乱。纵观历史,每逢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不定,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他们连逃命还来不及,哪顾得上家谱呢?等社会稳定,尧天舜日之时,由于中国人的追根性,他们终于想起了修谱。所谓“乱世保命,盛世修谱”也。未动乱地区或 经动乱而保存有谱的,当然好修了;谱丢失了,便找近房的抄,找不到近房怎么办?找与祖上名字相近的靠,这一靠就靠出问题来了。所以中国人都靠成炎黄子孙了。难道炎黄同时的普天下人都没有后代吗?
社会动荡,朝代更替,带给百姓的是无穷的灾难。不过事物都有两重性,动荡也有好处,这唯一的好处,就是增加了国人的凝聚力。您想,都成了炎黄的子孙,不就是一家人了么?还有什么好斗的。所以中国人对于闹分裂的、当汉奸的最反感。同理,汪姓人基本上都成了汪华的后代(改姓的除外),现今发现非汪华后代的平阳汪氏,只不过是汪华堂弟开国公汪铁佛的后代。
我这样说并没有揶揄汪姓人的意思,因为我也是汪姓后代。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姑且叫“祖先认同现象”吧,就像西方都是上帝的后代一样。炎黄就是中国人的上帝。
五、元明清时期——迁徙发展
(一)内地迁徙
举例来说:自从四十世叔举公迁到登沅洞汪村后汪氏人口有较大发展,叔举原就生有四个儿子,其中汪华曾祖四十一世汪泰生了五个儿子,汪华祖父勋明生有二个儿子,汪华父生有三个儿子世华、世英、世荣,汪华叔父生有七个儿子。到了汪华这一代汪华生了九个儿子,世英、世荣也各生了四个儿子,汪华堂弟铁佛也生了八个儿子,再加上汪华三个叔曾祖,四个叔祖后代到四十五世到底有多少子孙?那是一个很大的家族,登沅洞汪村有限土地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因此开始大量外迁。下面重点介绍汪华九个儿子及后代迁移情况,并简介铁佛后代迁移情况足以看出全貌。
汪华长子汪健生有六个儿子,长子迁旌德新建,二到六子全迁现重庆眉山;二子汪璨生有二个儿子,长子处凝随父迁重庆涪陵,次子处崇迁浙江衢州;三子达生三个儿子,长子处惠随父镇守巩昌,在征贺鲁、龟兹、高昌及镇边中立功,汪达被袭封越国公,汪达后裔在甘肃璋县一带发展成大户,被边境地区人民称为“将军汪”,二子处哲任并州牧,迁并州,在并州发展,其后裔中五十世泰回迁绩溪尚田;四子广随汪华在长安任左卫飞骑尉,生三个儿子,后裔情况不明,但后代五十一世贤迁篁墩;五子、六子后裔情况不详;七子爽公生二子长处礼迁歙北慈姑(又叫慈川处礼无后),二子处贵迁泾县;八子俊的后裔是留住登沅汪村的,后代到了五十一世广又迁旌德新建、廙迁歙篁墩、言迁休宁藏溪、登明迁歙北清流、敬御迁绩溪三都淑水,这五支是第一轮辐射的延续。
由上轮辐射外迁后,接着又有新一轮的辐射外迁,比较主要的是七子爽公后。爽公后代迁泾县后,四十九世有二个儿子,长曰汪凤思,次曰汪凤林又名汪伦(李白访汪伦者,(左图为李白《赠汪伦》诗意图),汪伦住径县后代情况因资料缺失不明,而凤思任歙县令复住慈姑,被称为慈姑支派(又叫歙县支派)之始祖,凤思后五十六世道安公兵马镇婺源,成为婺源汪氏始祖,从婺源又发展并迁出很多汪氏到全国各地(也有回迁休宁西门,休宁西岸等地的)。道安弟道兴公兵马镇开化,在开化及金华周边地区发展,建德也有其后裔。道兴公五十九世孙永固公回慈姑世守汪王墓,自永固公后慈姑又迁出十四支,这辐射出的十四支中有二支是迁歙县内。其中六十世炎公迁歙南琴川(洪琴),从洪琴又辐射出十一支,这十一支中只有六十七世汪六迁歙南药谭,八十七世汪其林迁歙南小溪,而另外九支迁青阳、淮安、宁波、南京、杭州等地。从慈姑迁歙南还有另一支,即七十一世宗荣公由慈姑迁遐阜川(显村),后从显村又分迁出六支,歙县内二支为米坑与汪田山,其余四支迁浙江富阳等地。而慈姑迁出的另十二支主要迁往洛西,贵池、泾邑中保里、宣城大地、南京、杭州等外地。
在这第二轮迁移中还有另一种模式,那就是“藤蔓式”。汪华长孙处脩迁旌德新建后,四十九世有三兄弟,长子迁祁门赤山,老三琦的五十一世孙思立迁唐模。之后以唐模为中心,枝枝丫丫地向四周发展延伸,在歙西的车田、稠墅、东山、呈坎汪村、古关、岩寺、西溪、罗田等二十多个村安家,还有延伸到歙南药谭、溪子里(杞梓里?)、黟县黄陂、宏村、休宁藏溪、罗墩等地。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这藤蔓上一颗名珠西溪汪氏。在一段时间内西溪可以说是徽文化的研究发展中心,在西溪“不疏园”内聚集了不少著名学者讲学、研讨交流。一代名师江永以及徽州著名学者戴震等都曾同时在这儿讲学,研讨交流过。
除了上述二种模式外还有一种“中转站”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有二支及以上迁入和迁出,但没有形成一批向外辐射迁移,也没有在周围形成一批汪氏村落。例:旌德新建有汪华长子的五十一世孙思立迁唐模,还有八子后迁绩溪余川,迁歙县南乡的芭坑、白杨新桥(大概是汪华八子后裔)。再如篁墩有汪华四子的五十一世孙贤常与汪华八子的五十一世孙迁入,但未形成前面二种模式的局面。
在第二轮迁移中铁佛的后代主要在休宁东关、新屯、旌城、婺源县凤亭等周边地区发展,形成很多以汪氏人口为主的村落。
迁移出去的汪氏又不断向外扩传。原徽州以外的汪氏人口淹没在大量从徽州迁出的汪氏及其后裔人口之中,因此天下汪氏出徽州就成一种被大家认为的自然现象了。
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先是驱逐鞑虏,再后为争夺皇权互相攻讦,使中原、华东、中南各地人口锐减,当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决定移民以使荒芜之地再现生机,汪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天津、东北等地。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姓陆续有人移民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
(二)迁入台湾。
汪姓族人早在宋代就已登上了台湾岛,《台湾通志·人民志》关于台湾开发的一节中提到: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时,所辖领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今澎湖)”,经常被周围岛上的夷人上岸来抢掠东西,杀掳人口。为防止骚扰,起初,每年遇有南风起时,汪大猷便派兵守卫防备,但是反复如此兵士疲惫,耗费军资,还是防不胜防。于是亲自登岛,造屋200间,派遣将领兵士分别驻守,夷人不敢再来侵犯。此事《宋史·汪大猷传》中也有记载,汪大猷当是汪姓入台第一人。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也曾自泉州渡海峡登岛,在其《岛夷志略》一书中,对澎湖 (台湾)的地理环境、社会状态作了详细的记述。而汪姓定居台湾在清代,始迁者多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广东人。台北三垂 镇《汪氏族谱》称其来自福建,“汪姓起家新安(即歙县),后自歙县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今安徽休宁县),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后由闽入台。   
康熙四十至五十年 (1701—1711),汪仰瞻入垦竹北——堡苦令脚 (今新竹市古贤里);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汪玉润居台湾府,是年中武举;   
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人汪东文开垦于翠竹北——堡旧港庄(今新竹市);   
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人汪淇楚开垦于竹北二堡红毛港(今新竹县红毛乡);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广东人汪复隆开垦于今苗栗县卓兰乡;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汪春源居今台南市,是年中举人。   
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如今的汪姓已发展成为台湾较大的姓氏之一,1954年台湾文献委员会对台湾姓氏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当时台湾的737种姓氏、828804、户居民中,汪姓有1259户,按户数的多少排列,居第 74位。在分县统计资料中,汪姓人在台北有205户,新竹5l户,苗栗8户,台中l户,南投79户,彰化176户,嘉义171户,台南76户,屏东5户,花莲6户。以城市统计台北市104户,基隆市160户,阳明市38户,台中89户,台南80户。其中以台北县和基隆市为最集中地。
(三)迁入港澳。
香港、澳门与内地地缘邻近,为内地居民的迁入提供了方便,这两地的汪姓族人中的一些人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香港德昌电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汪穗中,籍贯上海,公司主要经营、产销各种微型发动机,是世界三大微型发动机制造商之一,1996年拥有财富3亿美元。香港太平协和集团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汪世忠,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台湾,与兄长汪世昌、汪世华共持有70%多的太平协和公司及美国协和集团股份。1979年被派往香港成立太平协和公司,经营液晶体显示表及手表元件贸易。后又到深圳设厂,其生产的天霸表、海霸表曾在大陆十分畅销。另外,还经营零售百华、物业发展和电讯服务,其中零售百货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目前,在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宁波等地均设有商场,估计资产约3亿美元。
(四)徙居海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内战不断,水旱频仍,广大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度日,而在此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和开发,资本主义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民纷纷迁往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地谋生,这其中不乏汪姓族人。移居海外汪姓族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当地扎下了根,有的还做出了较大成绩,如泰国的汪东发,祖籍广东揭阳县,为泰国两仪糖业集团董事长。两仪集团是泰国最大的糖业集团之一,约占市场的15%—Z0%。除了糖业之外,两仪集团还经营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及采矿业等,1996年时家族财富已达10亿美元。如今,汪姓族人的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四)迁入重庆
根据汪茂堂所抄族谱:入川始祖,原籍江西临江府新余县高街埝迨里十八甲地名刘门溪生,来此时系江西之时有八房,上有先名身为八苔千总,因受奸臣害奏,御敕黑简到,各自私逃。时有三房仍在江西,未离其境,有五房逃至湖广道长沙府三楚落。因其时荒旱,于是五房弟兄各自逃散。有三房未知何往,有一房名汪润()、陈氏,在湖广居时生子文道、文泽、文兴兄弟三人。陈氏在二楚告终。汪润()父子四人迁至后河老虎崖。居数载后汪润()故。文道兄弟三人遂迁入四川酉阳司地名三孝里小盖山白水泉,后又迁至四川涪州白治对岸余家林,后又适蒿子坝。文道牟氏、文泽杨氏,文兴王氏。后其详待考。又一房名汪润才、徐氏。湖广道逃至贵州道思南府镇安州思七甲地名石子苔。徐氏生长子汪金海、次子汪金魁、三子汪金荣、四子汪金仲、五子汪金题、六子汪金榜。后迁四川省涪州府鸭子塘黎家坝。润才公夫妇均在黎家坝终。润才公葬于黎家坝以生基为记。徐氏葬于凤凰山下天齐殿,亦以生基为记(左图为重庆港风光)。
根据汪光华所抄族谱:入川始祖明轩公籍江西临江府新余县雁字街,由一榜出身,历任仕途后,实授四川川东兵备道,直隶忠州、垫江知县,由兹入川告假致仕居,遭张献忠犯蜀,携其子浩然迁移于贵州粮驿道思南府务川县城图四甲地名梁家坝大屋基(此段系汪光华九四年抄于龙潭新村乡,汪明建存藏之道光四年谱)。从浩然迁贵州后,不知何故,学公、联公之辈迁入涪陵重新场(新村乡)烟草沟、唐家山等地,因社会变迁,人口增多,于是泽海为生活所迫,迁至同乐乡莲池村拱桥湾屋基,及梨子园屋基后,再迁至巨宝乡前进村核桃树屋基。泽海公逝后,由湾福迁至土墙院,四O年后迁往同乐乡新华村上山岭子定居。(以上系光华续序,言前谱已于六六年文革所毁)。
根据道光四年汪登铨所整理的族谱:吾族原籍祖辈传闻,系江西临江府新余县人氏,原传字辈是:朝诰龙清、学仕联登、茂启世廷。此十二字周而复始,铨常思此十二字,字又稍狭,且与汪字不相连贯,故另续二十八字,非敢没先人之训,亦以字义命名,称后之嗣小,宜永尊寻此派,亦不可依续传序切!登铨续更二十八字于下:学仕联登宗泽淳,光明正大立朝廷,新安家业承天后,禹德尧仁永远兴。道光四年衣孙登铨记。
目前,在重庆一带我所能查到的汪氏族谱皆为抄本,从三种抄本对照来看,汪正周公之留下抄本清晰不乱,上下通联属正本之抄无疑。汪茂尧所录虽存疑过多,但还有关联,只不过断章另立之疑。至于同乐汪光华所抄,原谱中谈及“芒”后与合编,此系派易矣。经查证推断,涪陵、武隆、彭水、贵州之务川等地,皆属江西临江府前新余县迁入,故系一宗及越国之裔。
现将我们重庆武隆就近所查之概况编于后,经查,汪道先、汪润(?)和汪润才之后,散居于武隆境内和涪陵城区居多。从早期祖坟均在长岭之石坝坎、夏荷湾、李子园居多。沙子沱和毛坪系天贵公之后。长岭凤游系天明公之后。解放前我地之宗祠,在长岭六队草棚湾屋侧,有祠二间,解放后已毁,现祠无寻,墟尚存……据原祠派系,共有二十字,但我地由于解放后无人理绪,现多数从明字辈下取乱,即将“诗书永传”后四字提于“德信本宗”之前,其字派如下:润金汉水,天文地理,正大光明,诗书永传,德信本宗(右图为武隆县庙垭乡风光)。
现将正周公所传,经单簿之考于后(原谱已失,无法追述)。从道先祖入川至汪治祖(前段详情无考)情况如下。
天明祖生于清乾隆四年(1739)正月十五日丑时,地点石坝坎屋基(现名石坝坎),于道光二年壬午(1823)年二月二十七日戌时逝于李子园屋基,享年八十四岁,葬于李子园侧之子湾小河旁,杆立辛山乙向,石廓,平生踪迹无考。
天明公之原配夏氏,生于乾隆十年(1745)壬午八月二十三日戌时,地点庙垭乡蒲家坪夏家院子,逝于嘉庆已巳年(1809)五月十五日亥时,享年六十四岁,葬于凤游村二队屋基坪侧,石廓,曰罗汉坟,平生无考。
天明祖有二子,长子文宣,葬于李子园宅后苦竹林角,垒石为坟,平生事迹无考。次子文宪,齐氏,生卒年均无考。二祖合葬于李子园屋侧,石廓。
文宪祖有三子。长子地钦,徐氏,各项现无考,葬于李子园宅后,灰廓。次子地伦,原配马、何氏,平生无考,葬于李子园宅后,灰廓。三子地相,配李、石氏,生平无考,葬于李子园宅后,石廓。
地相祖有三子。地相长子理福,原配李氏,有三子,长子正纲,次子正忠,三子正伦,平生无考,早年由凤来三圣堂柏香湾迁大石罄。地相次子理藻,田氏,平生无考,有子四。理藻长子正文,唐氏,以农工为生,有二子,长子大烈,黄氏,以农工为生,住凤游村二队子曹沟,次子大法,以农为生,住长岭六队夏荷湾。理藻次子正明,无嗣。理藻三子正显,任氏,以农为生,有子大有,配邱、会氏。理藻四子正达,配王、李氏,以农工为生。正达公逝,葬于庙垭乡凤游村大石坝对面陈家冲屋后,石廓,王氏祖逝,葬于李子园宅后闹场坝,土坟。李氏祖逝,葬于李子园宅后地相祖坟侧,垒石为坟。
正达公有子大成,原配唐氏世英,生于癸亥年(1923)十月十三日寅时,执教一生,嗜好打鸟玩牌。逝于庚辰(2000)七月四日寅时,葬于李子园宅后陈家坟之土中,石廓。唐母生于丁巳年(1917)四月十六日巳时,平生以农活为主,逝于二零零一年四月九日巳时,葬于李子园宅后陈家坟之土中,与大成公合葬。
大成公有子三,长子懋光,原配刘氏宗涛,夫妇劳苦一生。有二子三女。长女玉莲,婿曾宪久,现居成都。次女晓宏,婿冉启鹏,现居成都。三女玫,婿刘山洪,现居重庆市武隆县城。长子再兴,媳钟素华,有一女柔伊,现居北京。次子再勇,媳唐志平,有一子,駸晗,现居成都。
大成公之次子煜光,原配杨安惠,以农为生,现居重庆涪陵区马武镇蒲江乡广子桥。有三女。长女凤鸣,现居重庆市。次女秀云,现居涪陵区。三女惠鸣,现居涪陵区。
大成功之三子旭光,原配叶福淑,有一女曰燕,1997年旭光在新疆作工遭害,其媳改嫁,将女带走,女长大,婿何文权,现居涪陵区珍溪镇。
大成公有一女曰蓉,婿王守华,现居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蒲江乡四合村马家湾。与煜光家约二里之遥。蓉子名华强,媳肖青红,有一女名梦月,现居涪陵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445

帖子

1353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353
发表于 2016-2-5 14: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份学习和研究的好材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12

帖子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980
QQ
发表于 2016-2-5 15: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寿先本家来的晚,不知道十多年来,网站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类资料早已有之。
望深入进去,好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544

帖子

5016

积分

认证会员

明清歙县籍汪氏进士录

Rank: 6Rank: 6

积分
5016
发表于 2016-2-6 11: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楼登载的资料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738

帖子

1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16-2-6 17: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6-2-6 19:25 编辑

    不难看出:楼主花了很多功夫,查阅不少宗谱和史料,也引用了不少本网的资料,再加上自己的认知,形成了这个成果。从整体而言还是不错的,但也难免存在一些明显的错误。在此略举几例如下:
    (一)“公元前1045年,周灭商,文王大封天下”有误。西伯侯姬昌于公元前1060年前举兵伐纣,卒于公元前1056年,他如何能于公元前1045年“大封天下”呢?那应是周武王姬发于公元前1046年灭商建周,大封诸侯的。
    (二)“武王之弟周公姬旦被封于曲阜”有误。周公姬旦并非公元前1045年被封于曲阜,而是公元前1060年受文王封于古鲁国(河南鲁山邑,那是鲁国的前身),后来伯禽一路东征至曲阜及其周边,扩大了鲁国的疆域。
    (三)“自伯禽历十六世二十君至成公黑肱”有误。应是第十三世、第二十一任鲁国公。自周文王姬昌至颍川侯姬汪是十六世。
    (四)“按其名封为汪侯,食邑颖川,俗称颖川侯”有误。应是封姬汪与颍川为侯,是为颍川侯,带其名称为“颍川汪侯”。
    (五)“春秋时鲁国的平阳,这个平阳古城在现在的邹城市”有误。全中国共有十七地先后名曰平阳,春秋时只有一处最早的地名曰平阳,因“鲁国曾尝都如此”,故曰“城平阳”,即今山东新泰市。后来邾国又出现一处叫平阳(即今山东邹城市),为区分即按方位将“城平阳”改称“东平阳”。今新泰市区及效区仍有“平阳河、平阳大道、平阳故城遗址”及碑记、史料等。
    跟此帖以供商讨,无他意请勿见怪,举五例仅是开头,免全品以下省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