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越国公汪华像-感谢汪根法本家
汪根法本家近时到老家(绩溪县上庄镇余川村)收集到“汪裕泰”后人汪可强先生送给汪本铨本家的汪华画像,我看了很不错,现发上来供大家欣赏。。。。 汪可强,美籍华人,长住香港。汪裕泰茶庄嫡传后人,现任香港裕泰隆董事长,国际美容大师,香港登福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上海裕泰茶叶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是余川村“汪裕泰”(立政公)长房的后代...... 仔细看题款,很可能是程十发的大作。。。 程十发生平简介?1921年生,上海松江人。名潼,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现称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幼年即接触中国字画,但给他印象之深莫过民间艺术。
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1942年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后从事美术普及工作,1952年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1956年参加上海画院的筹备工作,并任画师。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以连环画、插图影响于画坛。
长期任上海画院院长,是一位成就斐然、中外盛誉的艺术家。曾到云南德宏等地体验生活,创作了不少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擅人物、山水、花鸟,取法于梁楷,贯休、陈洪绶、任伯年诸家,并吸收民间艺术之营养,融会贯通,在实践中总结出表现现代生活的绘画技巧,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山水画笔墨颇具功力,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晚年,画家多作花鸟画,笔法、墨法更趋灵动,色彩明艳,构成新颖。
作品《丽人行》根据唐代大诗人杜甫同名诗而作,但取“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句意,重点塑造了几位青年女子游春、惜春、恋春的爱美之心和天清气爽的舒朗心境。
连环画代表作有:《列宁在一九一八》、《胆剑篇》、《画皮》、《老孙归社》、《孔乙己》等。《孔乙己》荣获首届全国连环画绘画评奖二等奖。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画坛二老程十发丁聪昨回家记(图)
http://image2.sina.com.cn/ent/images/c.gif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14:17 新民晚报http://image2.sina.com.cn/ent/x/2005-06-15/1118816680_DXa4GF.jpg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平时难得出门的程十发,近两年里却数十次前往沪郊枫泾镇。可不?昨天,他老人家又去枫泾了,而这之前一个星期不到,他才刚去过枫泾。这次去枫泾,是因为画坛老友丁聪从北京专程来到枫泾小住,打电话来约十发先生一聚。
原来程十发和丁聪的祖居都在枫泾。自从前年枫泾镇建立的丁聪漫画陈列馆并将程十发祖居修葺一新对外开放,二老便对枫泾产生了强烈的依恋情结,常有回家看看的冲动。
回乡路上心似飞
早上9时半,记者来到程家,只见十发先生打扮得衣衫鲜亮,早早地坐在轮椅上等候出门了。在通往枫泾的高速公路上,孙子把车开得飞快,程十发的心也飞似的。
枫泾古镇号称“三步二座桥,一望十条巷”,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老镇区内的古桥、河岸长廊、古戏台以及傍水而建的古屋舍,令人生怀旧之幽思。枫泾历史上出过不少状元,文风颇盛。如今又有“三画一棋”之美誉。何为“三画一棋”?程十发的国画、丁聪的漫画、金山的农民画以及一代围棋国手顾水如是也。
十发先生变“调皮”
古镇和平街151号便是程十发祖居了。这是栋江南特色的二层民居,中间还有个小小的庭院。程十发说:“我过去只知道祖居在太平坊,也就是现在的和平街,但不知道究竟是几号。多亏枫泾当地帮我考证清楚了。”不久前当地政府又在程十发祖居旁建了一栋“三釜书屋”,作为程十发艺术生平的展览场所。书房里还摆放着程十发年轻时用过的画桌。
到了祖居,十发先生好像变“调皮”了,唱起了儿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但接下来他变调了:“外婆见我吓一跳,因为我现在年纪比当年外婆还老得多哩!”
讲话好像说相声
中午在饭店,程十发和丁聪二老相见了。丁聪比程十发年长4岁,已89岁了,但行走自如,谈笑风生。这二老都具有幽默个性,在一起说话好像说相声,丁似滔滔不绝的逗哏,而程似冷面滑稽的捧哏。二老相聚也吸引了一些媒体记者闻风跟踪而来。上视纪实频道主持人李怡蓉问丁聪如何评价程十发?丁聪说:“我就很喜欢程十发的画呀,他的字真是好啊。他是个认认真真画画的画家,当今之世已非常少了。至于他的人嘛,他是个好人啊!”这时,一直默默旁听的程十发突然轻轻地插了句话:“我看上去就是个好人嘛。”
枫泾墨宝出画册
丁聪枫泾之行带着太太和儿子孙子。二老相互介绍各自的小辈。有人问丁聪当初为何只生一个孩子。他笑答:“那个时候,我再多生,也是个右派儿子,何必让孩子出来受罪呢?”这时,程十发也回忆起上个世纪70年代被下放到枫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经历。但他的回忆带着温馨,当时他给当地乡亲画了不少画,竟然他们都还保留着,前些年当地人还将当时画家在枫泾留下的墨宝出了本画册。
二老相会生喜事
丁聪说起他父亲漫画家丁悚,不由感叹父亲生前将画交付出版后从不留原稿,所以枫泾祖居本该陈列父亲的作品,却一件都没有,只好陈列自己的作品了。这时,随十发先生同来的香港名医汪可强先生递上了一把折扇,丁聪打开一看,扇面上竟然是他父亲画的无量寿佛!汪先生说,这把扇子是他前些年用一幅十发先生的书法跟朋友交换得来的,今天机缘凑巧,就奉献给丁聪先生在枫泾的漫画陈列馆吧。
这真是二老相会故里,又生出一件喜事来。
本报记者林明杰
程十发、丁聪(右)二老昨在枫泾谈笑风生林明杰摄 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3.gif 他们的交情也不错,很有可能。。。
但十发先生的遗作中没有记录,但这种画不记录也是正常的。。。 有点像唐太宗李世民呀!而且还穿着龙袍,只是看不清是四爪还是五爪。按照越国公的爵位似乎不应当是这种服装吧! 引用第6楼kent于2008-02-13 21:13发表的:
有点像唐太宗李世民呀!而且还穿着龙袍,只是看不清是四爪还是五爪。按照越国公的爵位似乎不应当是这种服装吧!
的确,不太清楚这方面的礼仪了,作为唐时的人,参照唐太宗李世民也说得过去,我想大师的作品应当不会是随意吧。。。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好画像.画家可能根据汪华曾是吴王这个事实,再参考李世民服饰而画的吧.如根据汪华在唐室的任职情况,画一个武官像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