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厚树 发表于 2011-5-30 23:20:56

无为严桥镇汪店“敦义堂”----“承先仁德、启后(厚)嗣贤”  问


      安徽无为县严桥镇 汪店一支,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族谱毁失,目前只能提供以下信息:

      1.我们应属越国公“敦义堂”后人。因为现健在的老人回忆,曾经见到族谱箱上有横排版“越国公”和树排版“汪氏宗谱”描金字,建国初期,汪店人年节定做灯笼,仍然统一印刷“敦义堂”三字。
      2.传说从婺源迁来,始迁祖可能是:“可进、可旺”或“以进、以旺”俩兄弟,我村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祠堂和左右紧连的俩房门楼基本完好,祠堂右首门楼二道门有石刻“可以楼池”匾额一块。
      3.能够明确的字辈排行有:……承先仁德、启后(厚)嗣贤、诗书疏秀、礼乐绵延。

   据上述,特请教支脉、世系,望能得到知情宗亲帮助。           谢谢!                         QQ 1610158919或13909631889或 whs665@163.co               

汪厚树 发表于 2014-3-1 22:29:32

Re:无为严桥镇汪店“敦义堂”----“承先仁德、启后(厚)嗣贤” &#16

本帖最后由 汪厚树 于 2015-3-26 20:14 编辑

引用第18楼湖源汪梦婷于2014-02-26 22:50发表的:
我这支也是敦义堂,是从婺源迁出的,我们应该是有关系的,你看看图片。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感谢对无为严桥一支的关注!

祝贺你寻宗的可喜进展。

看到敦义堂的宗谱很高兴,希望能够互相联系,

期待看到完整的谱图。

同是敦义堂不会错,你的寻宗进展相信能给本支寻宗带来希望。

       也希望本支看到此贴的宗亲,借助此链接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17843&fpage=3&page=8                                                                           和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27573的宗谱图片, 从中进一步发现线索。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1-5-31 08:24:57

      请问:始迁祖属于什么年代?始迁祖的统宗世数是多少? 派文从多少世从“承”字?此支至今共繁衍多少代人?

汪厚树 发表于 2011-5-31 10:59:10

引用第1楼九华星云于2011-05-31 08:24发表的 :
      请问:始迁祖属于什么年代?始迁祖的统宗世数是多少? 派文从多少世从“承”字?此支至今共繁衍多少代人?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感谢九华星云版主的回帖。

      您提的问题都是寻宗关键点。遗憾的是我目前尚不能给出更进一步的具体信息。寄希望本支看到此贴的宗亲,包括年轻人(实际上网的多为年轻人),能及时响应您--九华星云版主的指点,积极跟帖提供;或者,从现在起,抓紧向身边的长辈,多探问祖宗信息,抢救宗谱记忆,努力实现连宗续谱。

      本支似乎有些特殊。当初俩兄弟可(以)进、可(以)旺迁此的传说,与本村祠堂和其左右住房门楼明显为同时建起的实际完全相符。这种迁来同时就建祠堂如果属实,应当很少见。而且,从祠堂和两边住房前后至少三进以上院落清一色的条石,不是百公里内能够寻得,可见当初财力超群。我们村一直叫汪店,传说与经商有关。至今村上已有近百户,没有他姓。

   目前本支健在的年长者均为八十岁左右的启字辈,初步了解他们能记得的长辈是仁字辈,按“承先仁德、启后(厚)嗣贤、诗书疏(毓)秀、礼乐绵延”排行,目前繁衍到诗字辈,全村现有四百多人,也陆续出现北大、清华学子,可谓越来越兴旺发达。

    您提出的几个问题,正是我们想知道的。作为本支的后世子孙,真的感到很惭愧,愧对祖宗。
    希望借助本网,解决我们的遗憾。
    也希望继续得到您和众宗亲的关注。

   谢谢您!    谢谢你们!

汪厚树 发表于 2011-6-2 11:50:11

寄希望本支看到此贴的宗亲,包括年轻人(实际上网的多为年轻人),能及时响应您--九华星云版主的指点,积极跟帖提供;

或者,从现在起,抓紧向身边的长辈,多探问祖宗信息,抢救宗谱记忆,努力实现连宗续谱。

汪厚树 发表于 2011-7-14 22:52:29

发现无为和庐江分别有个汪店村。希望庐江白山镇汪店村有宗亲上网看到此贴,相互交流宗亲信息。

汪怀远 发表于 2011-9-14 17:29:17

我是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碧山村人。我也姓汪(我们村汪氏祠堂名叫“汪敦义堂”),也不知道是不是你们所说的“敦义堂”。不过这个祠堂因长期借给村里用,无人管理,现已很破旧。最近听说村里要拿来拍卖。(我很痛心,却无能为力)特去照了几张照片留念。不知你能否用得上。

汪厚树 发表于 2011-10-7 20:20:28

对不起,近来因故很少上网,才看到您的帖子。谢谢您跟帖上传图片。

    一看到照片,就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当然也为我们提供了寻宗的新线索。您所在宗族有谱吗?你们的字辈排行或您及父、祖父乃至上下字辈能告诉我吗?我也会依黟县碧阳镇线索到同宗谱上看看,希望能得到更多信息。

    再次谢谢!

汪厚树 发表于 2011-10-9 19:42:15

引用第5楼汪怀远于2011-09-14 17:29发表的 :
      我是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碧山村人。我也姓汪(我们村汪氏祠堂名叫“汪敦义堂”),也不知道是不是你们所说的“敦义堂”。不过这个祠堂因长期借给村里用,无人管理,现已很破旧。最近听说村里要拿来拍卖。(我很痛心,却无能为力)特去照了几张照片留念。不知你能否用得上。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再次谢谢汪怀远宗亲!
      我想我们不会无故同名为“敦义堂”,堂名不是随便起的,更不可能是个别人率性而命。现在需要的是我们进一步努力寻找亲缘线索,以佐证宗缘关系。希望提供联系方式,我的只要双击名称即可得。
      谢谢!

汪乐志祥 发表于 2011-10-9 22:43:36

这样珍贵的文物怎么能轻易的拍卖呢?保存汪敦义堂!

汪厚树 发表于 2011-10-10 23:34:34

引用第8楼汪乐志祥于2011-10-09 22:43发表的 :
这样珍贵的文物怎么能轻易的拍卖呢?保存汪敦义堂!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说得非常对,文物不能轻易拍卖。
      现在的“村上”似乎没有什么非常支出需要拍卖祠堂筹款解决。修路、改水、电网升级,这些都是国家出资为主,为什么要拍卖祠堂呢?碧阳镇好像就是黟县城关镇,拍卖祠堂更不正常。建议王怀远宗亲进一步了解一下,如确无拍卖祠堂的正当理由,可将祠堂照片发一个帖子到黟县论坛,估计能引起当地舆论重视并有效制止不正常拍卖。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无为严桥镇汪店“敦义堂”----“承先仁德、启后(厚)嗣贤”  问祖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