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以为,探讨字派的文化内涵才是很重要的。比如,很多不同修的汪氏字派里有周鲁二字,体现的是汪氏发源。还比如……哈,不能说多了,这是我的“研究成果”。 烈祖名讳肯定含字派,一个字的、两个字的、或多个字的名讳都依字派而来,不过是名与字是否取用。同时我们知道,遗派需要字辈作对应性的尝试参考,也是寻根的一种初级方法,研究意义肯定不用说了,只是楼主本家对家谱了解不够,产生了简单的联想而已。假如说古谱无字派,那就说明我们家族不重视血统,当淮安侯应诏上表,重修家谱时,之前字派只是比较简单些,不像现在这么成句。 志林本家:大家只是觉得研究字派对应没什么实际意义。您的观点不错,但好象有点跑题。 就字派而论,只是希望大家不要指责太过,算跑题吧 自己觉得跑跑题普及下也好。
回 10楼(汪封林) 的帖子
封林所言极是。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