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联谊会 发表于 2013-7-4 21:02:41

按照兴吾的说法,平阳为涌公迁居之地,并非满公 挺公居住地,那满公挺公居住地是否为山东曲阜?家史中所写的受封颍川,到底是何处?难道真是河南境内的颍川?

合肥联谊会 发表于 2013-7-4 21:07:37

第21位国君鲁成公黑肱(公元前592年)生庶子取名满。因姬满有功于鲁,为上大夫,受封为颍川侯,食采于“汪”地(在当时鲁国的平阳),人称汪侯。其后代以采邑地为氏而得姓,颖川侯姬满为汪氏得姓始祖,即一世祖。
家史中的这些信息是否全部要推翻?

双子客 发表于 2013-7-4 21:27:39

引用第19楼汪永启于2013-07-04 19:15发表的 :
已拜读,兴吾本家辛苦了。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3-7-4 23:18:57

回 21楼(合肥联谊会) 的帖子

      您自己的资料很有问题,亦与众不同。正确的资料虽然很多,但您好象从来不看吧?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23229 、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15996

      汪氏始祖本姓姬名为汪,因出生时双手握拳、三日乃开,左纹似水、右纹似王,合而曰汪、遂以名之。因有功于鲁、授上大夫、封邑于颍川为侯,史称颍川汪侯。汪公生长于曲阜,仕于颍川亦葬于颍川。
      二世祖仍姓姬名为挺,生长于颍川,仕于洛阳亦葬于洛阳。三世祖原姓姬名为诵,因觉祖名由来神祥,遂以祖名别姓汪氏,故诵公实为得姓祖,因汪姓源自侯名而奉汪侯为汪氏鼻祖。

汪兴吾 发表于 2013-7-4 23:25:28

引用第20楼合肥联谊会于2013-07-04 21:02发表的 :
按照兴吾的说法,平阳为涌公迁居之地,并非满公 挺公居住地,那满公挺公居住地是否为山东曲阜?家史中所写的受封颍川,到底是何处?难道真是河南境内的颍川?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平阳应该是诵公驻军之地,古时通假字居、住、驻不分。所以谱上多注“住”、“居”。
满公(姬汪)所封颍川为今河南太康县,请你看《晋淮安侯汪旭上谱表》——“颍初陈郡阳夏县(太康县)西乡靖仁里”字样。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862
《汪姓在中原的兴趣与发展》一文可能对你理解此问题也有帮助: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797

合肥联谊会 发表于 2013-7-4 23:33:28

长富批评的是,之前是有点马虎了,现在知道了,满公生于曲阜,葬于颍川,挺公生于颍川,葬于洛阳,涌公受封而迁居山东平阳,颍川为今日河南禹州,平阳为今日山东新泰。谢谢长富。

合肥联谊会 发表于 2013-7-4 23:36:14

引用第24楼汪兴吾于2013-07-04 23:25发表的:

平阳应该是诵公驻军之地,古时通假字居、住、驻不分。所以谱上多注“住”、“居”。
满公(姬汪)所封颍川为今河南太康县,请你看《晋淮安侯汪旭上谱表》——“颍初陈郡阳夏县(太康县)西乡靖仁里”字样。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862
《汪姓在中原的兴趣与发展》一文可能对你理解此问题也有帮助:
.......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谢谢兴吾,受教了,惭愧,惭愧。

汪兴吾 发表于 2013-7-4 23:44:08

引用第26楼合肥联谊会于2013-07-04 23:36发表的 :



谢谢兴吾,受教了,惭愧,惭愧。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不敢当。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汪兴吾 发表于 2013-7-5 00:05:30

Re:回 楼主(汪兴吾) 的帖子

引用第18楼汪佳琪于2013-07-04 17:20发表的 回 楼主(汪兴吾) 的帖子 :
汪兴吾先生:
      你这才叫专家,而且是非常谦虚的专家。也只有你这样高级的专家或者高级的专业人才汇聚才能发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有资格参加“高峰论坛”。我们的“汪王文化高峰论坛”,就是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有如九华星云等的参与讨论。如果这“这高峰论坛绝对不可有争议的资料”,那么还是“高峰论坛”吗?今天有幸看到先生的大作,很是高兴。你是积极进行汪氏文化研究的人,我也会建议汪教授看看你的文章,他对你很佩服的哦。我一个小女子,也不懂什么,但你的文章的确令我心动。谢谢你,让我看到了汪氏的希望。
                                                   汪佳琪   2013年7月4日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评价太高了,我不敢见人了。。。
我看过许多文章,介绍专家的名字有一长串,但没有我的名字,所以我不是专家。。。
至于参加论坛的事,我是理事,长富也是理事,我们都理当参加。至于高峰不高峰我是不考虑的,我认的是“汪”字。。。

我想,在职的人首先要完成本职工作;有时间了,尽可能做一些对汪家有益的事。。。
            兴趣浓的,可以多做一点;兴趣不大,少做点;没有兴趣的,不需要做。。。
            论坛上的都是本家,这几天论争比较多,我也不好说谁是谁不是,但我们血管里毕竟流的都是祖先传承的共同血脉,遇事以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没必要无休无止的穷追不舍,祖宗看了不高兴。。。
            理解、宽容万岁!

汪中岗 发表于 2013-7-5 09:00:22

拜读了.明汪氏由来,当细品此篇!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汪姓郡望平阳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