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林 发表于 2013-7-5 17:49:44

回 楼主(汪兴吾) 的帖子

兴吾老师,学习了大作《汪姓郡望平阳新考》。有二点不明,请教如下:
一、    鲁定公调姬诵临时驻守边境城市平阳——典出何处?
二、    鲁君回国后表彰为夹谷之会作出贡献的功臣,赏给姬诵“命氏”殊荣。姬诵享受“命氏”的待遇,他根据古礼——“不得祖诸侯”的规定,“以王父字别为汪氏”,是汪姓的实际得姓始祖,而汪公(一名满)也成了姬姓汪氏的共认始祖。

根据古礼——“不得祖诸侯”的规定,姬诵在夹谷之会前,就已经享有“命氏”的待遇,这是众所周知的。明明知道这一点的鲁君和鲁君的左右大臣,为什么还要把“命氏”这个巨大的殊荣,作为一项表彰,赏给功臣姬诵?
    盼垂教,不胜感谢!

汪兴吾 发表于 2013-7-7 00:48:44

回 30楼(汪德林) 的帖子

一、因为无典,所以考证;如果有典,何须考证?
二、“姬诵在夹谷之会前,就已经享有‘命氏’的待遇,这是众所周知的”。我还不知道,请教出处?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3-7-7 06:25:23

兴吾本家,看了您发表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我很受启发,这篇文章改变了我原认为是邹城市平阳寺镇的错误观点。

汪德林 发表于 2013-7-7 10:14:56

回 31楼(汪兴吾) 的帖子

承教.多谢!

汪兴吾 发表于 2013-7-8 17:58:31

引用第32楼临清汪氏于2013-07-07 06:25发表的 :
兴吾本家,看了您发表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我很受启发,这篇文章改变了我原认为是邹城市平阳寺镇的错误观点。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高质量成果谈不上,尽量还原历史真象吧。以前认为平阳是邹城市平阳寺镇也是我那篇《汪姓郡望平阳考》误导的,因那时资料有限,考虑不成熟,对不起大家!那篇文章需修改的。

汪济圣 发表于 2013-7-27 23:45:37

引用第29楼汪中岗于2013-07-05 09:00发表的:
拜读了.明汪氏由来,当细品此篇!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汪礼宝 发表于 2013-8-20 20:11:44

在前进中完善,在完善中前进!

汪智水 发表于 2013-8-20 21:39:06

拜读了.明汪氏由来,当细品此篇

汪德兵 发表于 2013-8-27 19:41:48

汪侯推为公认始祖,诵公祖名为姓,这些来源清晰有据,这样的考证实在是普及家族知识的好样板。拜学!

汪兴吾 发表于 2013-8-28 22:26:51

引用第36楼汪礼宝于2013-08-20 20:11发表的 :
在前进中完善,在完善中前进!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完全赞成!认识是发展的,不断深化的,只有不懈地探索,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实。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汪姓郡望平阳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