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3-11-15 20:22:02

乾隆59年版通宗世谱第18册第2页,最右边:惟厚 ——(元凤)—— 纬 —— 子旻。

关于六百丈汪氏始祖,不同时期可能有很多个不同的人。请志林本家将68世汝文公世系发上来。

汪志林 发表于 2013-11-16 09:58:30

通谱上是无传!另外68世汝文公世系也在通谱上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3-11-16 12:56:55

回 21楼(汪志林) 的帖子

      志林本家对这篇“湘公按语”句读得非常认真、细致,实乃令我敬佩之至!
      但是,按语本身也有多处错误,不可盲目全信,例如:(一)“绰、纬、綍后皆无传”,实际绰有五子,今霍山等地有其后;纬有一子(或更多),今怀宁等地有其后,且谱系甚详;綍即有系图于后。(二)“十六迁淮”,实迁临川,后迁武宁、丹阳、常州等地。(三)名后注“止”即为终,名后无“止”当为无考而缺记,不能断言其为“无传”,通谱所纳不过总量三分之一,很多外迁支系未及与通谱接脉,这是铁的亊实。

汪志林 发表于 2013-11-16 14:17:03

回 22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我坚持认为这些提纲挈领的说明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理解。另外六百丈的世系相信本家也弄清楚了。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3-11-16 16:21:39

回 23楼(汪志林) 的帖子

      虽然考证早已做过,但一直没得到六百丈始祖71世寿一公支系非常真切和完整的老谱资料。你若有收存,敬请奉献。

汪福文 发表于 2013-11-16 20:00:39

“元末小三公的祖脉认定可从太湖谱略作调整即可,南宋小三公的祖脉将是一大难题。”
为什么要先入为主的说有两个小三公呢,同一先祖不同谱牒记载迁徙时间不同的很多呀。当然想说是一人有些人可能不同意,但是考证应该是可以的。我们的始迁祖的迁徙时间一说宋末、一说元中,我们不是也考证清楚了吗,我想通过大家努力一定能够搞清楚的。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3-11-16 21:59:37

回25楼(汪福文) 的帖子

      经有关资料初步考证,有两份确切资料(一份小三公次子有确切生年,另一份小三公次孙有确切生年),推测出的小三公的出生年份相差近90年,请问你怎么能当同一个人看待呢?

zmwgj 发表于 2013-11-19 16:04:24

肇敬,原名伯敬,与小二、小三同迁桐城,复分居三地;公后裔与强、宾公后裔同修谱、自69世起同字派。
“与小二、小三同迁桐城,复分居三地” 表述不对。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3-11-19 19:25:02

回 27楼(zmwgj) 的帖子

      已作修改,谢谢本家的支持和指点!

汪宗玉 发表于 2013-11-19 20:28:37

九华本家你好!和公、到显四公都没有生、殁日期。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和公世系讨论 敬请你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