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4-5-17 22:26:29

太湖小二、小三、秉公谱系

汪源166 发表于 2014-5-18 17:01:08

仔细看了 长富先生 上传的太湖谱,和我以前联系 汪树芬先生得到的资料一致。此支与其他谱记载多出近10代,似乎合乎逻辑。但是此推理中66世到76世,只有名和字,生殁葬资料一概为无,更没有其他哪怕有一人的生平资料。是否是当时修谱人也意识到了这个断代问题,为使所修谱可信,而按照谱序人为编制,极具疑问。

汪源166 发表于 2014-5-18 17:03:44

怀宁古埂至潜山汪氏支系 祠堂潜山黄柏镇。
宝五公支系,与怀宁古埂汪同修,字派辈分:宝寿显福,思仲永伯,仁秉天之元,克崇继世高,学隆周,孔孟传,令名光上国,万代定昌前。
与怀宁古埂合派新增:孝顺钦豪俊,琼儒思泽绵。

支1代宝五(小一 公)
       小一,字宝五,为潜山始祖。
    南宋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自徽州婺源大畈,率二子寿一、寿二迁潜山黄柏黄金石社,见昆仑耸秀,柏水清幽,遂家于此。并从大畈挑来祖宗牌位,文曰“平阳郡堂上历代先祖左昭右穆之神主”。公葬于潜山县黄柏镇昆仑村大桥头,黄金社内木星。
妻,姚氏。
   生殁失考,葬徽州祖居。
   寿一(支2代)
生殁失考,公葬黄金石上尤家湾金星窝下。
   妻:胡氏。
   子四:显一、显二、显三、显四
   显一,妻方氏生子三:文一、文四、文七。
   显二,妻张氏生子三:祖三、文八、文九。其中文八公 于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公元1364年)点充江西卫军,文八公生子一曰德旺,德旺公生子二曰智先、智荣。
   显三,妻袁氏生子二:祖六、祖十。其中祖十公 于元至正二十四年点充南昌卫军,祖十生子二曰德真、德辛,德真公生子二曰智全、智和。
   显四,妻袁氏生子一:福二。福二 公妣迁桐邑。
   ←寿二(支2代,生殁失考)

    注一:此祖宗牌位木质坚韧,雕刻精致,字面及花纹图案均饰以箔金,古朴庄严,别具典雅,至今虽已八百余年,仍光彩照人,原供奉于黄蘗(读[柏],黄木也,今称柏)之汪氏宗祠内,宗祠倾圯(读[义])后,供于黄柏汪氏始建老堂轩。
   注二:小一(宝五)或有四子?寿一迁舒邑,寿二由怀复迁桐城,寿三寿四俱迁和州,待考。
   注三(柴庄民国谱载):小一公,字宝五,居大畈。宋理宗(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时,权奸史弥远致金兵益迫,江淮蜀汉无有安日,公知宋祚将泯。绍定三年(庚寅,公元1230年)因南渡江,择怀西道安庆路怀宁县玉照乡黄柏河黄金社,遂居焉。(南唐大宋,庐江、舒城、怀宁、潜山、桐城为古舒州,至宋神宗熙宁间分舒州为怀西。宋高宗绍兴年间为安庆军,宁宗庆元元年为安庆府怀宁县。元至治三年,始析西部清朝、玉照二乡分置潜山县,分怀宁、潜山为二县,曰安庆怀宁者,本宋而言也。)

支2代寿二
   生殁失考,公妣合葬寺前秉亮宅后出山金星,丁向秉拱立,有碑记。
妻,叶氏。
   生殁失考。
←显五(支3代,生殁失考)

   显六(支3代)
   生殁失考。   
妻:冯氏。   
子三:福六、荒儿、保儿。次子、三子俱幼殇。   
福六,妻冯氏生子二:思忠(妻李氏生子一:仲才,点为匠,子孙认南京匠户)、思信(妻吴氏生子一:仲澄,点为军,子孙认军户)。
维雷(支3代)
字天泽。生殁失考。开山建祖灯寺,本寺出家。葬西冲口外,墓后立塔,地名塔湾虎爪癸丁兼丑未向,有碑。柴庄民国谱载诗云:脱发寻仙境,三微久炼成。至少留墓塔,奕禩永传名。(禩同祀,祭祀之意)

支3代显五
生殁失考。显五居潜山黄柏。公妣合葬黄金石内麦湾蛇形巽向石墩,有碑。   
显五曾孙 文清(行四)迁怀宁黄马河古埂坝,是为古埂始祖。
妻,尤氏。
   生殁失考。
祖九(支4代)
   公妣合葬庵外凤形坤山艮向,有碑。明洪武四年弃军产,独立民籍。子孙居西峰庵口外,魏岭茧潭河。   
   妻:黄氏。
   子一:德荣。德荣妻张氏,公妣合葬天清宅后凤形二层,坤山艮向。德荣子一:仲达。
←福一(支4代,生殁失考)

   福三(支4代)
   生殁失考,葬黄金石庙右手朝马鞍山。据柴庄民国谱载:元末红巾二寇乱华,公率弟方避难昆仑山顶,幸明太祖龙兴,天下太平,鼎修家谱。惜乎三十而殁。
   妻:尤氏。
   子二:思贤、思契。
   思贤,妻陈氏、桂氏,与二妻同葬周家冲田畈。子五:仲先、仲谦、仲临、仲洪、仲节。
又妻,张氏。
   生殁失考。
   福四(支4代)
   生殁失考,葬虎形右爪。
   妻:郑氏,生殁失考,葬尤家湾麻地坦。
   子一:思达。思达妻陈氏,思达公妣合葬尤家湾金星脚下乾巽向。思达生子一:仲澄。
福五(支4代)
   生殁失考,葬西冲,有碑。元至正二十四年点充江西南昌卫军。洪武三十一年调河南卫军大通宣府操演。
   妻:邱氏。生殁失考,葬河南秉梅宅后。
   子二:思明、思良。
   思明,因讳易名,妻杨氏,公妣合葬河南秉葵宅后,有碑。思明生子五:仲德、仲亮、仲安、仲文、仲敬。
   思良生子二:仲贤、仲勉。
   福七(支4代)
生殁失考,葬黄金石满仁宅后,原系封山葬,未起冢。
   妻:方氏。生殁失考,葬河南湘仁住基下,有碑。
   子六:思恭、思义、思礼、思斌、思祖、思高。
   思恭,生殁失考,葬河南湘仁宅后腰子金星。思恭妻陈氏生子一:仲讚,仲讚妻吴氏生子一:仲鑑。
   思义,妻董氏生子一:仲震。
   思礼,妻储氏,公妣同葬汪家湾饿虎舔掌形辰戌向。
   思斌,妻吴氏生子一:仲敏。
   思祖,妻杨氏生子三:仲喜、仲端、仲春。
   思高,妻桂氏生子二:仲阡、仲碧。

支4代福一
   生殁失考。据柴庄民国谱载:元末寇乱,公同兄弟立寨昆仑,后明太祖平乱,下寨,才(德才)已八岁,居良冲,与储斗正合户当差。洪武四年,何参政论功,收点江西南昌卫千户职。至十七年,为事调谪河南宣武卫军,改名储福即汪福。在卫生子允和,后勾取储人子孙补伍。至明末清朝龙兴,而军卫废焉。
   注:按照上述推算,洪武元年即1368年,德才公已经8岁。那么支5代 德才公应该是公元1360年出生,待考。

妻,刘氏。
   生殁失考。
   思聪(支5代)
   生殁葬失考。据柴庄民国谱载:明洪武初年,往清照乡第五都地名天堂就业。因兄弟隔越历四世,不相往来。至今杳无踪迹,未知兴废,姑记之,以俟后人再加稽考。
   生子一:仲刚。仲刚生子四:永殊、永照、永仓、永益。仲刚公葬大良冲,与婶母卢妣西边共冢。
又妻,储氏。
   明一公女,生殁失考。
←德才(支5代,生殁失考)

支5代德才
       生殁失考,居住小良冲,葬于槎水镇良冲村乙向。据柴庄民国谱载:公与储户朋军后,复姓立户,充玉十图一甲义役。
妻,卢氏。
   生殁失考,葬大良冲甲庚向。
       文源(支6代)
       生殁失考。居田家湾。公妣合葬仙人献掌。分支在源潭大花桥附近。
   妻:朱氏。
   子二:连、兴。
   连,妻郑氏,合葬茶宝河。生子二:人旭、人政。
   兴,妻郑氏,合葬田家湾高椅形。生子一:人海。
       ←文溟(支6代,生殁失考)

       文深(支6代)
   生殁葬失考。迁庐江秀山更姓朱氏。
   文清(支6代)
   生殁葬失考。入赘云田低畈,迁居黄马河古埂坝,至今子孙蛰蛰科甲绵绵耕乐。崇义辈常欲合谱,奈潜怀两岐,势有难及。古埂七修失修。分支在怀宁金拱。
   子三:仁、义、礼。
   礼公生子二:景暹、景春。

汪源166 发表于 2014-5-18 17:42:45

之所以分为始**世和支**代,就是因为和公上下几代出现的错接谱或断代的问题。按照我现在编制的这个分支谱的排序方式,暂时化解了这个问题。所以对于 和公支脉的世系,就不宜从始1世 汪侯 往下计数,比如你说你是第98代,那么拿出谱一对,其中的10代间距4、500年,那可信度就大大降低,也容易闹笑话。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要面对现实,采取灵活又科学合理的代数排序方式。我的这种方法似可成为选项之一。

汪济(潜山) 发表于 2014-5-18 22:25:07

引用第71楼汪源166于2014-05-18 17:01发表的:
仔细看了 长富先生 上传的太湖谱,和我以前联系 汪树芬先生得到的资料一致。此支与其他谱记载多出近10代,似乎合乎逻辑。但是此推理中66世到76世,只有名和字,生殁葬资料一概为无,更没有其他哪怕有一人的生平资料。是否是当时修谱人也意识到了这个断代问题,为使所修谱可信,而按照谱序人为编制,极具疑问。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这位先生的高见(66世到76世,只有名和字,生殁葬资料一概为无,更没有其他哪怕有一人的生平资料。)很值得重视,值得大家研究。这前后世系记载,虽有生殁葬资料失记的,但没用这样整片失记的。这样的研讨才真有意义。

汪洪锭 发表于 2014-5-18 22:52:08

太湖谱(66世到76世,只有名和字,生殁葬资料一概为无,更没有其他哪怕有一人的生平资料。而且十代单传极为少),明正徳13年【1518】汪松寿75世编辑[[汪氏渊源録]]中记载旌智彬生和和三子並迁淮同城,和公66世应该可信.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4-5-18 22:56:44

关于 “和公“ 祖脉世系的问题,太湖谱系似有些激进,但潜怀桐谱系确有较多的脱节,故所有相关谱系似乎都有问题。

汪济(潜山) 发表于 2014-5-18 23:06:15

回 75楼(汪洪锭) 的帖子

请本家把“汪松寿75世编辑[[汪氏渊源録]]中记载旌智彬生和和三子並迁淮同城,和公66世应该可信.”中的“记载旌智彬生和和三子並迁淮同城,”原文发上来看一看。

汪洪锭 发表于 2014-5-18 23:36:12

请看图。

汪源166 发表于 2014-5-19 09:35:22

回 76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我同意 长富 先生的这个观点,就是已有的同时代的谱似乎都有问题,分析有可能当时无论哪儿修谱,无论是否有互相交流过,引用的都是同一种资料,而恰恰是这个资料不真实。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和公世系讨论 敬请你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