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10楼(武汉汪利文) 的帖子
谢谢利文本家的关注,再请您看钱文忠关于汪氏名人的讲解。他说;'凡是上过小学的人都知道汪倫是汪姓的名人-------。我们知道汪倫,又名风林,黟县人,曾仼泾县令,只是一位芝麻官。他的出名,主要与结交了诗仙 李白有关,他盛情招待李白几天,临走时又送骏马八匹,锦绸十卷,李白便作赠汪倫一诗相送,从此,汪倫出名也!
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中,参于治理朝政,保境安民的汪氏文臣武将比比皆是,若拿他们对国家贡献的大小或地位高低与汪倫相比,他们便是西瓜,而汪倫只能是芝麻。这位钱某人不讲西瓜,只捡芝麻是何用心?是故竟貶低汪姓名人,还或是因为钱某本人徒有虚名,不懂汪氏历史呢?
假如,当代汪姓人听之仼之,那我们是否对得起,以龙镶将军为代表的那些文臣武将呢?是否对得起大唐越国公呢?如此等等无须列举,人们也心知肚明,但让人遗憾的是,行动缓矣。假若,今后都按钱某人所谓的讲解内容去理解,那么,今后汪姓的名人祭祀活动该如何开展呢?一些大型祭祀活动恐怕也要改变内容喽!所以对此书的批判,应引起各级汪氏组织及每个汪姓人士的高度重视。
回 11楼(固始汪德进) 的帖子
我们绝对不能听之任之。回 11楼(固始汪德进) 的帖子
我从不看电视上所谓那些讲坛,以及当代人不按历史公正所著的书籍,因为都是些想出名的人胡编乱造!不必理会了!就如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在路边买了一本关于汪氏的一封信上所说汪氏发源于浙江武康汪芒氏的时候,但我也在家谱上看到一世祖乃是周文王的后裔!当时比较小我就摸不清了,直到2006年2月汪氏宗亲网创建,我才真正找到答案!
回 13楼(汪子涵) 的帖子
谢谢子涵本家的关注。对待钱某的所谓''好书'',我原本就是想持不理彩的态度,但考慮到其成书后,将会留毒深远,造成各种误导,而贻误汪氏后人的严重后果,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发出了呼喊。我是个退休的老工人,是个大老粗,况且己七十有六,身体状况极差,在此有生之年,为了汪氏家族的利益,我就要为 正义 ,大喊几声,否则;机会不多了。
我们尊重科学,更应该正視历史,同时,也尊重别人的创作。若有以汪姓人或亊为素材创作的各种书刊,小说,戏剧等,我们则更加表示感谢和欢迎。但对于那些敢于把汪氏家族的历史进行胡编乱造,并以己之短见,不惜歪曲事实,哗众取宠,捞取不义之财的无耻文人,我们应视他为臭狗屎并非过份。
沽名钓誉一伪君子。 钱教授在百家讲坛讲解百家姓出现了很多姓氏反对声音。我认为,第一要尊重每一姓氏的根源,认真考察典籍与文献资料。第二要征求每一姓的意见与建议,与每一户族认真沟通,做好调查研究,不要随心所欲地的杜撰。这么多姓氏,发源很复杂,不是简单的问问,看看历史记载就可以乱说乱写的。最后希望他对不同的声音有一个说法,有一个交代。
2009-08-10 17:29 提问者采纳
热心网友
个人觉得钱文忠在人文常识比较欠缺,但是吹牛是个高手。
我是百家讲坛的老顾客,大多数期的节目都看过,老钱的节目相对来说是最少的,因为那丫几乎每期都讲出一些纰漏,却还大言不惭的样子,看着有些累,所以看得比较少一点。试举例如下:
1.他在讲解《三字经》时候说出了‘水克火、火克木’的话来,令人汗颜,他自己却恍然未觉的样子。
2.他在讲解《三字经》时候说‘周厉王南征死于汉水’,稍微对历史数洗一点的人都知道‘昭王南征,死于汉水’这个著名历史事件。(齐桓公、管仲讨伐楚国还曾经把他作为楚国的罪证之一)
3.他在讲解《三字经》时候说‘纣王文武双全、功勋卓著’。在这里,我想可能老钱是在断章取义,因为《论语》中有‘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这样一段话,子贡的本意是讲君子不要自甘堕落,否则就会商纣王那样多了一些‘莫须有’罪名,并不是所商纣王就无罪有功。(网上许多人都这个当作老钱的只要罪状来批他,其实这条根本不算什么,只不过是老钱的个人观点而已)
4.他说孔子年纪最大的徒弟是子路,其实对《论语》比较熟悉点的人都知道:子路小孔子9岁,而曾点(曾子的父亲)、颜路(颜回的父亲)都是小孔子6岁。
5.他说:“文学:子由,子夏”,这句话出自《论语·先进篇》原文是“文学:子游,子夏”。子由和子游完全是两码事,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子由这个词见得不多,因为子路名叫仲有,所以后世有些人也称他为‘子由’。子路、子游都是孔子比较有名的弟子,在《论语》一书中出场次数也比较多,可能仅次于曾子、子贡,跟子夏、子张、颜回、有子差不多,老钱在这里或许并没有出错,而是CCTV在输入字幕的时候搞错了。
就说这么多了,老挑别人的毛病,而不看他的优点是不好的。
最后开个玩笑:老钱为啥当上复旦大学的教授,难道因为他是季老的弟子?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以上是转载他人的评论。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