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贝母,汪家屯“发”了
2005年5月9日 |
在通化县大都岭乡繁荣村,座落着一百多户人家的自然屯,因姓汪的人家多因此得名汪家屯。 农村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里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红火,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屯。这里的农民为啥率先富起来了?秘诀在哪?笔者通过采访得知,汪家屯的人们认准了一条道,那就是发展贝母。从1982年的几分地贝母开始,到去年全屯贝母面积已达到一百多亩,户均一亩地贝母,最多的人家达到四、五亩地。去年全屯仅卖贝母一项就收入100多万元。 如今,汪家屯人靠勤劳走上了富裕路,过上了真正的小康生活,户户有家产,家家有存款,存个三万两万的人家不敢吱声,说出去怕人家笑话。生活富裕了,人们的观念也变了,社会风气也好了,人们暗地里攀比,比谁家的存款多,比谁家的产业多。 今日的汪家屯今非昔比,近几年来,这里打仗斗殴的没有了,邻里团结和睦的多了;二溜子嘎杂子少了,钻研农业技术的多了;走家串门扯瞎话的没影儿了,发展致富项目的多了,我们相信,汪家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高洪举 李多) ——摘自《吉林农村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