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81|回复: 4

中国家谱 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

[复制链接]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429
QQ
发表于 2006-5-2 18: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谱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侧记
柳哲发布日期:[2006-4-19]

4月15日上午9点,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802会议室,正在举行家谱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参会人员有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顾问、美国克莱蒙特大学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顾问、美国孙中山慈善信托基金会主席,美国知名环保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唐崇昭博士;美国克莱蒙特大学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世界文化论坛》副主编王治河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哲学社会科学交流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刘孝廷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霍桂桓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游彪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萧放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立志先生;中央编译局郑一明博士;北大出版社编辑许迎辉小姐;家族企业研究专家李东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色音博士;中国家谱文化论坛总策划、北京东方文化馆副秘书长柳哲先生以及李明、张世昌等在校研究生近20人参与了讨论会。
讨论会由刘孝廷教授主持,首先由王治河博士简要介绍了唐博士的经历和这次来中国大陆的初衷。唐崇昭博士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演讲中,介绍了她的经历和对于家谱文化的认识。唐崇昭博士系北大老校长何燮侯先生的外甥女,在抗战后她与她的父亲唐传基与著名学者许寿裳去了台湾。许寿裳先生是抗战后最早沟通大陆和台湾文化的文化工作者。他在不到一年的台湾省编译馆馆长的任期内,就曾组织编译和撰著《台湾昆虫志》、《高山族语言集成》、《台湾先史时代之研究》、《台湾民俗研究》、《台湾通志》、《台湾府县志艺文志索引》、《小琉球漫志》等书。在他规划的“光复文库”第一辑书目中,有《台湾三百年史》、《刘铭传与台湾》、《鲁迅及其〈阿Q正传〉》等。他还为“文库”首先执笔,直面台湾读者,写了一本《怎样学习国语和国文》的书。唐博士的父亲协助许寿裳先生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1948年2月18日夜,许寿裳先生在台北和平东路青田街6号寓所遭暴徒凶杀遇害。唐博士说他们这些在台湾的人成为“无根的漂萍”。1963年她去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最后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成家立业。但她一直认为她的根在中国大陆,而不是美国和台湾。唐博士在退休后,仍然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事业,探索新全球人类文化。她从1988年首回中国大陆,几乎每年都来大陆访问。她多次到外祖父何燮侯先生的家乡浙江诸暨寻根,并捐款在外曾祖父何蒙孙最早创办的中学学勉中学设立了奖学金,重修了外曾祖父的墓园,其子与儿媳妇从美国也来学勉中学支教一年。2001年她捐款200美金支持一耽学堂传播传统文化。 2004年8月,唐崇昭博士代表美国孙中山慈善信托基金捐资14万美元,设立“北京大学唐传基讲座教授基金”,支持和鼓励北大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一直关注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特别社会上的边缘弱势群体更是关注,并给予关注支持。她正在探索如何解决世界和平和谐发展的问题,对于美国的文化,唐博士认为那没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她对于中国家谱文化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和感情。她说,这次回国,主要是想听听有关专家学者对于家谱文化的见解,以期构建新全球人类文化。据悉,唐博士是4月12日到达北京,在4月13日、14日她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国林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连续进行四场关于新全球人类文化的主题演讲,作为一位退休的老华侨,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讨论会接着由萧放博士、郑一明博士、游彪博士、色音博士、霍桂桓、李东、柳哲、王志河等先后发言。他们对家谱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家谱对维系人心、文化传承与和谐社会的建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在目前有必要建立一家能够协调与指导全国性的家谱编修和文化研究工作的机构,便于普及家谱文化,复兴华夏文明,构建人类的和谐、幸福与繁荣!郑一明博士谈到他最初对家谱并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家谱是“假的”、“不可靠的”,但他后来看到了自己的家谱,许多内容与正史、地方志进行核对,意想不到都非常的正确,甚至比正史与地方志的内容更完备。他认为中国历史由正史、地方志与家谱三大要素组成,对于文学、历史学、民俗学、生态学、遗传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的研究都是不可缺少的资料,认为家谱应该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才对,过去否定家谱的价值,其实是非常荒唐和错误的。萧放博士、柳哲先生、王立志先生等人对家谱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有学者对家谱资料的去伪存真和家谱的局限性与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意见。
唐博士最后希望中国家谱能够网络化与数字化,在全国建立宗祠性的公共图书馆,便于普及文化与科学技术,推动中国社区的发展。柳哲先生在会上谈了他的寻根经历,介绍了他从事柳氏文化与家谱研究走上了家谱文化研究的道路。他正发起筹备中国家谱文化论坛,条件允许的话,希望全国各大学能够成立谱牒学系或谱牒学院,培养更多的谱牒学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以推动世界家谱事业的发展。刘孝廷博士认为有必要给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发函征求家谱研究课题的立项与合作,以期更多的学术机构与人士参与到家谱文化研究中来。王志河博士正在考虑在美国或北京建立中国家谱标志性场馆,以提高中国家谱在全球的影响。
唐博士对于与会的年轻学子也非常重视,都一一征求他们的意见和提问,与会专家也一一作了回答。
中午,各位专家在宴会上继续讨论家谱文化,讨论仍非常热烈,直到下午4点左右才散会。与会专家会后留影纪念。
(转自:世界华人宗亲网)
河南-汪聚贵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积分
187473
QQ
发表于 2006-5-2 19: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期待。。。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13127
发表于 2006-5-2 21: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开眼界
看来搞宗亲联谊活动,搞姓氏文化谱谍文化研究的,大有人在
应该说许多姓氏的宗亲网都在研究各自的谱谍文化,这也算是一种竞争吧。
多么希望自家的宗亲网在这场竞争中,不会落人后啊!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6429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5-2 22: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s:1]

是啊,需要努力!
河南-汪聚贵

12

主题

118

回帖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安徽金寨汪

积分
11968
QQ
发表于 2006-5-4 20: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为家族做点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