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3-3 15: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礼记》选读
战于郎(檀弓下)
题解:春秋时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和齐国在郎这个地方
作战。郎,鲁国地名,在今山东鱼台县。 本文用粗线条速写了两位烈士的英勇事迹,以
及孔子对烈士品行的赞赏。
战于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 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
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 我则既言矣!”与其邻重汪踦往,皆死焉。鲁人欲勿殇重
汪踦,问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1、公叔禺(yú)人,鲁昭公的儿子。负杖,把杖(扁担之类)放在颈上,两手扶着
,等于今天的横挑。保,城堡,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堡”。息,歇息。当时战事很紧,
鲁军不利,人们逃避齐军,走累了,所以负杖入堡休息。
2、公叔禺人说。
3、使,指徭役。之,代词,指民,下句同。病,劳苦。
4、任,负担,使动用法。任之,指使人民负担赋税。
5、君子,上层统治者。为(wéi),动词,筹划。谋,计谋,策略。
6、士,统治阶级的下层分子。死,指为国牺牲。
7、我既然是说出来了[我自己就该行动起来]。则,表示加强肯定。
8、重,当作“童”,下同。往,这里指奔向齐军。
9、不把童子汪踦(qí)当殇(shāng)看待。也就是说鲁国对汪踦想不用儿童的丧礼
,用成人的丧礼。殇,未成年(未满二十岁)而死叫殇。
10、干戈,泛指武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