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汪蓮蓮,是在渭源縣舉行的『首屆渭河源生態旅游文化演唱會』上,高挑個兒、衣著朴素的汪蓮蓮以一首『園子裡的紅根沓?甜菜牘,葉子摑了根留下,你要走了時魂留下,我想你了和魂說話!』野汁野味的花兒、優美動聽的嗓音,字正腔圓的唱技,落落大方的扮相,一下子傾倒了觀看演唱的近萬名觀眾。在甘肅,欲問特色文化,不能不提洮岷『花兒』,想知『花兒』歌手,不能不提汪蓮蓮。 出生於渭水源頭、洮河之濱的汪蓮蓮,大字不識,音律不通,卻是洮岷『花兒皇後』。這多少讓人懷疑,但只要你聽聽她隨口而出的美妙之音,就相信她天生是塊唱歌的料,山場、廟會上猛喝三天三夜身子不乏,嗓子不啞,歌詞自編且無重復。如果你走進汪蓮蓮位於渭源縣峽城鄉門樓寺的家時,很難置信坐在對面的這個已經49歲的女人就是聲震花兒界的汪蓮蓮。你同時也就理解了一個詞『癡迷!』 汪蓮蓮視花兒如生命。打梳著羊角小辮起便會哼幾聲,在守舊的環境裡,唱花兒被視為不務正業,尤其女人家唱花兒更是見不得人的事兒。上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人們文化觀念的逐步活躍,汪蓮蓮唱花兒唱瘋了,洮岷一帶數不清的山會廟會成了汪蓮蓮耍人的地方,一年一度的蓮花山會,更是她一展歌喉的賽場。 汪蓮蓮的『花兒』像山林間的小溪水,清新鮮活,或含蓄或直露,或白描或精雕細琢,題材或愛情或景物或史料,不一而足,往往信手拈來,令人贊嘆不已。 高高山上的綹綹地連種了三年的菜籽端起飯碗想起你手抖得抓不住筷子可以說,汪蓮蓮是在用生命歌唱。 她是用『花兒』表述對生命、愛情、山川風物的理解和朴素的詮釋,歌詞即景生情,自然天成,朴直感人。她不顧世俗和流言,毅然不停地歌唱著,走出小小的門樓寺,走出封閉的峽城,走向蓮花山,走向定西市舞臺,走向甘肅電視臺演播廳,亮相於央視文藝頻道……1998年,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部授予汪蓮蓮音樂豐收獎。同年,她以一曲《蓮花山情歌》,在省上的花兒大賽中,拔得頭籌,名譽隴上。在不久前落幕的西北花兒歌手邀請賽上,作為年齡最大的歌手,她仍然魅力四射,奪得銅獎。全國花兒、民俗學者紛至沓來,為一睹汪蓮蓮風采。 洮河水能流多長,『花兒』這朵野汁野味的山中奇葩就會開多久,因它以穿透靈魂的魅力傾注著純朴的心聲。而汪蓮蓮名字也會隨著『花兒』傳唱四方,因她能在艱辛的生活中,依然把最質朴的文化接力棒向後續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