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退稿之后,汪忖芝又遭遇了多次的退稿,但在一次次的退稿之后她总是认定:下次一定能写成。19岁那年,她父亲找人说媒让汪忖芝和当地一个农村青年结了婚。 “我和我丈夫从见面到结婚还不到20天的时间。因为那时我家里穷,父亲嫌我晚上点煤油灯费油,见我写东西就打我,当时父亲急需我的订婚聘礼钱给我哥哥娶媳妇。这样,我们就在第二次见面之后就结了婚。” 婚后的汪忖芝一边做农活、干家务、带孩子,一边坚持写作。1996年,汪忖芝的第一部小说《挣钱》终于写成了,但一直都无法出版。几经打听,终于有一天,有人告诉她可以试着去找一找敦煌文艺出版社的副总编辑李保军,因为,庆阳籍女作家李文华的小说《重婚》就是由李保军负责编辑出版的。于是,汪忖芝壮着胆子找到了李保军。 “我找到李保军老师后,他一看我拿出的书稿,就皱着眉头说:‘唉呀,你这一没打印,二没有写过小说,不行。’我当时一听这话就哭了,并向他讲了我写作的经历,求他一定要看看我的稿子。李保军听我讲完以后说:‘那好吧。’过了几天,李保军打电话叫我过去后告诉我:小说出乎他的预料,很不错。尽管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修改,但肯定地说可以出版。” 听到这句话,汪忖芝高兴地跑到外面,找到公用电话亭,给家里人打电话。 “我一边哭一边(给家里)打电话。我算了一下,从我开始写作到(第一部书出版),这期间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20年的时间,我写的东西能够被人家认可、出版,有点不敢相信。” 汪忖芝的家乡--黄土高原
1999年,饱蘸着汪忖芝心血和汗水的《挣钱》一书正式出版了。然而,当汪忖芝的丈夫看到只有很少的稿费时,他再也无法忍受汪忖芝这种劳而无获的写作,他将汪忖芝写的东西撕成了碎片。结果,他们夫妻俩离了婚。离婚时,汪忖芝执意要带着两个孩子,她不想将自己从小就失去母亲的痛苦,再落在两个孩子身上。然而,作为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农村女人,仅有的一点稿费难以维持他们的生活。负债累累的汪忖芝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我离婚时,大孩子才上初一,加上家里条件非常差,我感到很绝望。一次大儿子对我说:‘妈妈,当你绝望的时候,你要想到你还能写东西,就有活下去的信心了。’我说,是啊,尽管我个人的生活出现了问题,但是,整个社会积极、阳光的东西还是美好的。” 2002年庆阳市第二届香包节召开了。为了找些写作的素材,汪忖芝来到了香包节会场。 “当时有一个老婆婆在街上卖香包,我就问她卖香包的情况。结果,她说着说着就哭了。她说她一辈子都在做香包、刺绣,没有想到竟然能变成钱,她三天就卖了七千多块钱,这是他们一家的救命钱呀,因为她的孙子正在上学,很需要钱。她一边说着,一边拉着我的手。那一瞬间,对我来说是一种震撼,我就想我一定要把它写成一部小说。” 2003年,汪忖芝以这个做刺绣的老婆婆为原型,创作出了她的第二部小说《黄土女女》。它说的是主人公面对贫困、婚姻挫折,勇敢而坚强,她把儿子培养上了大学,用绣香包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创造艺术的美。故事的情节跟汪忖芝自身的经历很相似,汪忖芝也是在遭遇了婚姻挫折后,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艺术创作,并把儿子培养成了军事学院的学员。应该说《黄土女女》既是一本汪忖芝的自传书,也是一部展现西部陇原女性精神世界的代表作。小说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读者、文学界以及媒体的关注和好评。著名编剧张锐和著名导演陈胜利联合将其改编成了20集电视连续剧,目前正在制作中。同时,汪忖芝的第三部小说《为你疯狂》也正在修改之中。 汪忖芝在她的小说里,描写主人公有这样一句话:我热爱生活,更喜欢艺术创作,因为,它是我生命追求和奋斗的目标。这也是汪忖芝内心的独白。汪忖芝就像她书中的主人公一样,在吞咽人生苦水的同时,也在不停地追求美、创造美。 听众朋友,今天的《中国之窗》就播送到这里,采编李争艳,播音肖波,制作何军,下次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