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婺源县段莘乡汪槎小学教师汪荣林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7-09-05
放学了,江西省婺源县段莘乡汪槎小学老教师汪荣林正背着年幼的学生,翻山越岭,带队送孩子们回家。
汪荣林,江西省婺源县一位朴实的乡村教师。为了建校舍,他自己挑砖扛石,历尽艰辛;为了学生安全,他朝接夕送,风雨无阻;为了钟爱的教育事业,他甚至失去了自己亲生骨肉。
40年如一日,他用自己燃烧的生命温暖、照耀着偏远山乡孩子那颗颗求知若渴的心灵。
扎根山区,坚守讲台40载
汪槎小学是婺源县段莘乡最偏僻的教学点之一。从婺源县城出发,颠簸了近三个小时的车程,而后又转用摩托车,在一条崎岖泥泞的简易山路上,艰难挣扎蜗行了一个小时,记者才听见山谷间孩子们那甜美幸福的琅琅书声。见着汪老师时,他正在给二、四年级复式班的孩子上数学课,精瘦精瘦的身材,架在有棱有角的鼻梁上的那副老花眼镜粘满了白色的粉笔灰。
汪老师,1949年出生,1965年便在离现在汪槎小学4里远的茶坑村代课,1977年开始在汪槎小学任教。山村教师生活非常清苦。1986年,汪老师转正时,每月工资88元,而在此前他代课工资每学期才200元,最少时,一年才96元。做木工的哥哥多次劝弟弟改行学手艺,但汪荣林一直没舍得离开讲台。考虑汪槎条件艰苦,汪荣林呆的年数太久,1987年,乡中心小学决定调他担任教导主任,汪荣林谢绝了。光阴荏苒,与汪荣林共事的老师已不下20位,年轻的老师来了又走,而他却夹着讲义在这偏僻的山村间穿行、坚守了40个春秋。汪荣林说,也许是因为父亲教私塾,自己打骨子里就喜欢教书,喜欢孩子,从小就在山村里长大,习惯了山里的苦,教书也就不觉得苦了。如今,汪老师教过的当地孩子已超过1000位,有的村民爷孙三代都是自己的学生,这让汪老师有一种桃李满天下的满足和欣慰。
挑砖背砂,弱肩“扛”出山娃安乐园
汪槎小学是一所完小,有五个村的孩子都在此就读,从1988年开始,汪老师一直是汪槎小学的校长。虽称校长,但连他在内,学生最多时,全校还不超过4位老师。
1996年,汪槎迎来了适龄孩子入学的高峰,学生60余人增加到80多人,还有40多名五、六年级的学生要寄宿,校舍严重不足。当时学校经费捉襟见肘,村委会也无力投入,而学生入学迫在眉睫,怎么办?教室一定要建!没钱自己动手建!为了让入学孩子们个个有个安稳的教室,汪荣林铁下心来,在暑假里便开始动手平整地基,扛着铁钎到河里去撬石头,挑着畚箕到河中去挑砂。
砂石可以到河里去挑,砖头怎么解决?正当汪荣林发愁的时候,学校下游5里远有一座废弃的水电站让汪荣林喜出望外,如获至宝,决定用电站的废砖建校舍。为了省下运费,汪荣林自己做起了搬运工。湿漉漉的砖头一块都有6、7斤重,一担20块,一趟往返10余里,劳动强度让人啧舌。汪荣林的砖担子,让村民深受感动,许多家长义务出工出力,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整整一个暑假,汪荣林用自己瘦弱的肩膀,硬生生地为孩子们“扛”出了一间40多平方米的教室。
潜心课堂,痛失爱子志不移
任教40年,汪老师只请过1天假,那天是因为自己的女儿出嫁。既便是这样,汪荣林仍觉得自己工作做得不够“完美”。汪老师说,一想起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夭折的儿子,就觉得对家人亏欠太多,那才特意请假送送出嫁的女儿,也权当对家人的补偿。
的确,儿子的夭折是他妻子余益家对丈夫一辈子的责怨。1972年,汪荣林在家所在的茶坑村任教,9月的那天下午,他一直历历在目。吃过中饭,由于要去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妻子便将3岁多的女儿和刚刚蹒跚学步的儿子托付给他。为了不影响上课,汪荣林将两个幼小的孩子安顿在学校门外的泥地上,让他们自由玩耍,自己扭身进了教室照应班上的30多位孩子。投入到课堂教学,让汪荣林根本无暇顾及门外的亲骨肉。下课放学了,汪荣林才猛然记起被自己遗忘的那对儿女。
在村头,汪荣林找到哭肿眼睛的女儿,而那年仅2多岁的儿子却无踪影。在村民的帮助下,汪荣林在村边的河坝下,发现了儿子那身熟悉的花布衣服。一切都为时已晚!一节课前还在咿咿呀呀天真地喊“爸爸”的稚嫩孩子,早在河水中停止了心跳和呼吸。惊闻噩耗的妻子,在田里哭得晕死过去。丈夫一节课的疏忽,让妻子一辈子也无法原谅。为了不耽误孩子的上课,汪荣林安埋了爱子,第二天强抑着悲痛又回到了课堂!
风雨迎送,心牵孩子情无限
汪荣林割舍不下的是学校孩子。
山区溪涧纵横,道路险峻,学生的安全是汪老师最大的牵挂。为了确保学生的往返安全,汪荣林每天早上6点多钟都要到最险的路口等候、迎接上学的孩子;每天放学,汪荣林又要亲自护送孩子回家;年幼的孩子他就抱着、背着爬岭;危险的沟坎他就搂着、牵着跨过,40年来,天天坚持,风雨无阻。
为了方便照顾寄宿在学校的远村学生,汪荣林从离学校只有4里路的家中抱来被子,与孩子们住在一起。白天要为孩子们蒸饭,照应饮食;晚上要为他们一一盖被,以防风寒。为了防止孩子尿床,汪荣林还要在夜里定时提醒孩子们解小便。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汪荣林要比年轻老师花得多的时间钻研教材,几十年来,他的教学质量一直居全乡的上游。2003年小学教学布点调整,汪槎小学的五、六年级并到了乡中心小学,学校只剩下汪荣林和另一位教师。今年已经57岁的汪荣林,仍担负一至四年级的教学课程。今年6月,汪荣林检查出患肾囊肿,医生叮嘱他要卧床休息,而汪荣林却坚持上课未请一天病假。他说,我丢不下这些孩子呀!只要身体能挺住,我会在讲台上一直坚守下去!(宋荣明)
文章来源: 《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