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也是直接援引的.
1、关于资料的错误,确实如此,我也是这么以为.正是因为他那段资料已经是错误的,所以才认为应辰不是67代啊.
2、当然你以应辰为六十七代,合理且通,所以认为上面资料是错误的(敏和知古的),但是他们宋初人,且明确有记(盛世修谱,可信度应该高一点?),轻易否定,我不敢(因为我拿不出资料,岂敢妄言?).所以否定那谱的可信度,既然谱已经否定,所以否认应辰为67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然未必完全如此,只不过可能性比较小而已)我不知道你是怎么考证应辰是六十七代?难道仅仅十世之间年代相合通就可定?或者你另外有其他谱可考证?除非你另有合理的谱来考证应辰为67代.(注:应辰为62代的谱本网也有,除了一些小的疑问,我看不出大疑问,而且记录的人比较多,其中义端宋史确有记载,所以才用了应辰为62代).
3、关于应辰,比藻小了四十左右,而且藻是谷的晚来子(侄子都比他大),俗话说,小房出长辈,按照藻68,应辰67,从常理上说不通.至少我觉得藻比应辰长辈(当然是基于藻和应辰之间存在宗家关系的情况下,如果无关那也很正常的).
4、出于文正公的序(有两个版本),藻有61\\64\\68世之说(61\\64是一个版本的解读,68是另外一个版本的解读)很明显,68代于理不合(我已经有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