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96|回复: 4

汪氏古村---新建

[复制链接]

184

主题

1854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给自己取字慈言,号白石山人。

积分
42615
QQ
发表于 2008-3-27 13: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建系唐代古村,建村千余年,其始祖汪广率子自歙县黄墩迁居于此,开疆辟莱,始建为村。新建村子孙繁衍,人丁兴旺。全村分为下庄、东庄、西庄、陈庄,当时号称“汪氏四庄”。后发展为三条街道:丁字街、五里街、南门街。后来由“汪氏”独姓又发展为“汪、王、孙”三大姓氏家族。蜿蜒穿村而过的两条河流上竟架有形状各异的20座石桥。“汪、王、孙”三族盖起了7座祠堂,单汪氏宗祠就占了5座。村中还修起了四座庙宇:姚菩萨殿、社公庙、东平王庙、王公庙,逢年过节,祠堂里钟鼓齐鸣,庙宇中香烟缭绕,三条街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派繁华兴旺的景象。新建村到宋朝时“汪氏四庄”三子汪文谅、汪文政等十世同居,全族1300余口,钟鸣鼎食,气势宏大!由于新建村民风淳朴,尊老爱幼,和睦邻里,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宋真宗御书“义门”二字予以旌表。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苏辙任绩溪知县时,曾专程来访新建的尚书员外郎汪齐,并赋诗一首《访新建汪齐》。
新建村早在宋朝就是旌德文化发达区。传说新建村最旺的年代有3000多户,全村房屋鳞次栉比,户户相通,走家串户,可以足不出屋,晴天晒不到太阳,雨天淋不到雨。村边的来龙山、狮山脚下都建起了房屋,据说当年曾计划将县城设在新建,经考察因水源不足和没有牢狱之地而放弃。新建风景优美,村落壮观,宋代诗人胡瑗游新建后,曾挥毫写下了“其间新建居,林泉最清幽。松声满道院,山光入书楼”诗篇。新建村学风亦甚浓,据《汪氏宗谱》记载:新建一地,宋时登甲第者17人,膺乡举者23人。礼延大儒安定胡公(胡瑗)建义学……清康熙年间,新建的汪文槐,擅书法,博通经史百家,著有《三心篇》、《步绩录》、《历朝甲子》、《图都地名》等书传于后人。
古朴的新建村不仅人文荟萃,它神奇的自然景观也令人叹为观止。自古以来,新建就享有“八宝村”之美誉,这“八宝”就是鸡公岩、仙人台、桂花井、淘米塘、乌龟桥、笔架石、五指石、螺蛳桥。每一“宝”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其中“仙人台”、“桂花井”、“五指石”三景尤为神秘离奇。
新建村东巍峨雄伟的来龙山上,有一块四方四正的巨石——仙人台。平滑的表面呈现着纵横交错的方格,酷似一副围棋盘。台的四旁还立有4个圆柱形的石凳,而且4个石凳一般高,一个石凳足有千斤重。传说仙人台在夜晚还会发出幽幽的蓝光,方圆数十里都能看得见。有一次,村里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子失踪了,他的父母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发动全村人四处寻找也没有下落,整整一个月过去了,家里人完全绝望了。一天半夜,忽然听到外面敲门声,开门一看,站在门口的竟是他们日思夜盼的儿子!母亲一把将好端端的儿子搂在怀里问缘由。孩子说,他今天上午去仙人台玩,看见两个慈眉善目的老者坐那里下棋,就在旁边看,还给他们倒茶水,不知不觉天时已晚,他急着要回家,这时其中那个戴帽子的老人站起来用长袍的一边将他一裹,说声“走”,只觉得耳边风声呼呼响,当老人撩开袍子,他已是稳稳地立在门口,那老人顷刻便不见了。刚玩了一天,你们就那么急干吗!大人大吃一惊,还一天呢?整整过了一个月了啊!这孩子十分聪颖,15岁中了举人,20岁考中了进士,后来做了贵州学台。从此汪氏宗祠里增添了一块“仙士栋才”的大匾。
“桂花井”名气可不小,明代朝廷命官汪璞回故乡探亲,喝了桂花井泡的茶,连连称赞:好水,好水!即兴赋诗赞美:“来龙山下桂花井,质纯性温味甘甜。乡亲同饮此井水,被泽桑梓几千年。”“桂花井”的来历真有些异乎寻常。相传东海龙王的八太子平时骄奢淫逸,放荡不羁,后来触犯了天规,被玉帝贬到人间。龙太子飞落到新建,起伏的身躯卧在村东,百姓称之为“来龙山”。这龙太子餐风饮露,一卧便是千年。不知怎的,龙太子的尿一直排不出来,憋得难受,日夜呻吟。一日,恰遇太白金星巡天路过,龙太子急忙大声呼救。太白金星告诉它,明是八月初八,八仙要赴王母娘娘的瑶池聚会,到时找铁拐李就行了。第二天,八仙果然至此,龙太子向铁拐李求救,只见铁拐李高举铁拐向龙太子下腹戳去,“轰”地一声巨响,“哗”,一股洪流——千年积蓄的龙尿喷然而出,飞流直下,在新建村冲出一口深井。龙尿飞腾惊动了观音菩萨,见状,她随手摘了一把桂花撒入井内。从此桂花井水不仅清澈甘甜,而且总带一股桂花的清香。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将其视为祛病消灾的“神水”,方圆数百里都来求水,说来也怪,桂花井水始终清碧,从未枯竭过。
“五指石”一景更令人拍案叫绝。沿着南门街走到社公庙处,河中有一只巨大石手。这只石手有两丈多长,大拇指朝着上游,其余四指从东岸伸向西岸。石手的每个指关节清晰分明,连指甲也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这只石手横卧在河床上,任凭水流从它上面淌过,千百年过去,五指石竟没有被泥沙埋没,依然在向人们叙述一个古老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南门街的河里有一巨石静卧在河床中间,每当山洪暴发,由于石阻河道,洪水四溢,百姓苦不堪言。一天,一个风水先生路过,口中念念有词:“水中有宝,拦财去灾。”众人不知何意,忙请他留下,盛情款待,问其缘由。那先生说,要将河中那块巨石雕凿成一只手,截住财富不外流。于是族长召集大家商议,决定遍访石匠名师。最后请到了鲁班祖师(鲁班不仅是木匠的的鼻祖,石匠技术也是首屈一指的)。鲁班带领一班技术超群的石匠,择了吉日,摆好香案祭天祭祖,然后动工。丁丁当当,响声不绝,历经九个月零九天,河中的巨石被凿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巨手,村中千百人前来观看,赞不绝口。
一日,暴雨倾盆,山洪暴发,人们纷纷逃到山上去躲避。当人们回望村庄时,惊奇地发现五指石竟飘浮在水面,压住咆哮的恶浪,浪有多高,石有多高,仿佛是在与河神抗争。雨停水退,村民们返回家园,五指石仍静静地卧在河底,房屋田地安然无恙,人们这才明白五指石的神奇。后来,遇到干旱来临,五指石就沉下去一些,洪涝到来之前,五指石又浮起一点,五指石竟成了天然的晴雨表。方圆百里在大旱大涝之年都成群结队地来观看、祈求五指石,无论是求晴还是求雨,总是有求必应。

184

主题

1854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给自己取字慈言,号白石山人。

积分
42615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14: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支为唐越国公汪华之后,汪华八子,即八公汪俊,自绩溪迁歙县黄墩,曾孙汪德生三子:长子汪广,迁旌德新建,次子汪廙,仍居黄墩,三子汪音迁休宁藏溪,后衍成汪氏三大派。

146

主题

3851

回帖

8万

积分

天使

你我是音符,相逢一首歌

积分
85373
发表于 2008-5-4 20: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163

主题

47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环山园  我的精神家园

积分
13672
发表于 2008-5-5 07: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地方

33

主题

1489

回帖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34596
发表于 2008-7-20 05: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建,好地方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