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旬老人建议厦门建"养蚕馆"发展相关产业
厦门热线 Xmwww.com 2008-06-26 15:03:55 厦门日报 评论1条 【大 中 小】
“如果厦门能有个‘养蚕馆’,大人、小孩都会喜欢的。”这个想法在汪锦树老先生的脑海里已经酝酿了2个多月,昨日上午在他召集的老科协专家商谈会上,他把自己的想法一说,立即引来了一片赞同声。
今年76岁的汪锦树是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科学普及委员会的会员。关于他的“养蚕馆”想法,得从2个月前他在本报看到的一则消息说起。“报道上说中山公园要开辟一个‘蝴蝶馆’,可我觉得如果能开个‘养蚕馆’,更加有意义。”汪锦树为了这个事没少操心,他去了中山公园管理处,去了思明区信访局。“大家都觉得我的想法很好,因为养蚕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应该推广。”
为了能实现自己的心愿,汪锦树请来了台湾的养蚕专家汪载彬先生,请来了厦门著名的农业专家吴恩典等农业界老年科技工作者,他们坐在会议桌前,一起论证在厦建“养蚕馆”的可行性。多位老同志说起养蚕,话题不断,气氛热烈。
“台湾的小学有一个科目是养蚕,孩子们会到蚕厂学习,对蚕有更多的认识。”汪载彬先生是汪锦树的初中同学,还是个养蚕专家,养蚕二十年,还办了工厂,生产真丝纺织品,规模宏大,效益很好。
听老同学一说,汪锦树赶紧插话,“桑树和蚕都是宝,都有药用价值,如今种桑养蚕是很好的产业。”汪锦树说,蚕大便、蚕蛹、死去的僵蚕都可以入药,如果以厦门为窗口,利用港口城市的地理位置,在周边城市养蚕,在厦门生产,一定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产业。
[厦门热线编辑:admin3] 【打印本页】
本篇文章来源于厦门热线 原文链接:http://xmwww.com/news/xmxw/983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