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诗书传家 有稚子苦读
甘谷农民汪炳有寒门出了四博士
在甘谷,磐安镇张家窑村农民汪炳有夫妇供5个儿子上大学,其中四人先后考上博士、两人成为博士生导师的事儿在乡邻故里被传为佳话,成为美谈。
汪炳有老人现年70岁,老伴张琢女现年64岁,夫妇俩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种地为生,但他们不甘心孩子像自己一样一辈子守在贫脊的山梁上,过贫困的日子。为供孩子上学,他们省吃俭用,终日在田间劳作,还专门饲养了两头繁育母牛,一来耕种,二来靠卖牛犊供孩子上学。1982年,大儿子汪筱林、二儿子张金龙(随母姓)分别考入吉林大学、北京大学。1988年,三儿子汪金军考入天水师院(时为师专)。1989年,四儿子汪金国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1992年,五儿子汪金爱考入南京邮电大学。目前,汪筱林为中科院研究生院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博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张金龙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金军为甘谷四中高三语文教师,汪金国为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2004年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原在天水电信公司工作的汪金爱,2006年再次考入清华大学继续深造。200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为在读博士。
据悉,在古代,甘谷县王权一门出了六个半举人,是为科举奇迹。在当代,甘谷县兄弟姐妹全部考上学者并不鲜见,而一家出了4名博士生实属罕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