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7-13 11: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忠烈廟唐宋元誥勑碑跋
右越國公誥勑,今富山忠烈廟所藏也。按《紀實》,公新安登源人,英特有武略。當隋季,保障歙、宣、杭、睦、婺、饒六州,民賴以安。唐興,公知天命有歸,納欵歸附,高祖嘉之,武德四年授誥與圭。太宗貞觀二年,又授誥與圭。二十三年薨于長安,歸葬歙北雲嵐山。邦人追慕功德,立祠祀之。自是護國庇民,威靈烜赫,有司以實。聞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徽宗政和七年,宣和四年,孝宗隆興二年,乾道四年,宁宗嘉定四年,理宗淳祐八年、十二年,寶祐二年、六年,恭帝德祐元年,元順帝至正元年,褒封誥勅共一十二通。夫人錢氏、嵇氏、龐氏、張氏,上自三代,下及四弟九子並婦、長孫、十從神,共誥勅四十二通。
國朝初定江右,神兵助順,蒙頒榜以嚴祀事。洪武四年封越國汪公之神,命春秋祭祀。其歷代誥勅俱載《紀實》,獨唐二誥二圭、宋寶祐、德祐二誥真軸尚存。計自武德四年抵今,凡八百三十九年,幾經兵燹而不毀者,豈非神靈守護也歟?遇以凡庸叨守是邦,嘗以災旱禱\祠下,因覩圭誥真蹟,遂憶宋范公鐘守徽,曾刻是誥于碑,惜乎湮沒不存。乃謀\諸同寅同知陳斌、通判宋敏、推官蒙正,命儒士鮑宁、張逵、鄉貢進士師慶,依四誥二圭形制,摹寫鐫碑,立于廟左。字有漫滅者,以圈代之。其餘十通,依《紀實》騰寫鐫碑,立于廟右。庶使後之觀風者,知神之褒封有自,又有以見唐宋誥勑之體云。
天順三年己卯仲秋吉日
賜進士第食正三品俸直隸徽州府知府福山孫遇謹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