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淳安中洲镇札源村民俗、人文、生态融于一村
在淳安县西部革命老区中洲镇札源村是一处融民俗、人文、生态自然景光于一村的观光景区。该村沿杨璜公路向西1.5小时是国家级旅游景区安徽黄山。向东沿即将通车的千汾公路1.5小时至美丽的国际花园城千岛湖,是一处交通便捷的有待整合资源开发的好景区。
该村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吴氏家宝》长约10余米,家宝上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民族英雄文天祥、理学家朱熹等名人题跋。有相伟传800余年的《九相公》,每年的10月份是《九相公》的民俗节,来自江、浙、皖、沪的香客、商贾云集于此,祈求平安。给中洲镇札源带来财富、民俗文化,给当地经济发展奠定的基础。
《九相公》是唐代越国公汪华的第九个儿子,名叫汪献,汪献自小聪颖,诗书过目成诵。有一天他同皇帝下棋,几局下来全胜,次日,皇帝和汪献的父亲越国公开玩笑说:“你的儿子这样聪明,以后天下要归你家所有了。”当时时任宰相的越国公汪华谨小慎微,古人云伴君如伴虎,他越想越害怕,怕皇帝起疑心要满门抄斩,并回家痛责儿子。愤恨之余一脚踢死九相公汪献。汪献死后,皇帝觉得愧疚,一句玩笑话枉送一条命,就赐汪献像供家里祭祀。到了南宋,奸臣上书说祭祀汪献(九相公)属犯上,不应供奉。皇帝就下令查抄《九相公》像。万分危急之时,该村的吴思义(附马爷)(咸淳八年度宗皇帝次妹淑贞奉旨招吴思义为附马)就拿了《九相公》像回家藏了起来。因吴思义是皇亲又是附马不敢查抄。后来,吴思义奉旨回乡看望父母亲人,就偷偷地把九相公像带回了札源村,从此,札源人(吴姓)就奉汪献(九相公)为“老爷”供奉祭祀,世代相传,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了,也许是祈福灵验,自古至今香客不断,现在由于交通的便捷,每年到该村祈福经商做生意的香客、商贾不少三万余人,传统民俗的文化,给古老的札源村人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