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26 03: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广洋,字朝宗,进士出身,乃汪氏颖川侯第七十二世裔孙。四十四世祖越国公、吴王汪华二十八世孙。一三五五年加入朱元璋政治集团,为帅府令史,晋升江南提控,曾四次任行省参政,分别主持四省政务,两度入相,成为朱氏政治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朱元璋立国前后,每攻城占地均由汪广洋出面处理善后。汪广洋遍访各地安抚百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均能很快的使社会秩序得以安定。所以《中国宰相全传》称汪广洋“安抚体恤、多有建树,成为明朝立国前后朱元璋稳定地方的一柄尚方保剑”。深得朱元璋的欢心与信赖。
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汪广洋直接参与军事征讨。由于汪广洋长期勤于职守、政绩卓然,其“安邦治国”的政治才能日益显露,逐渐得到朱元璋的赏识和重用。洪武三年,汪广洋与刘基同日受封为伯。汪广洋被封为“护军忠勤伯”。在受封制词中称汪广洋“善理繁据、屡献忠谋、比之子房孔明”。称赞汪广洋的政治头脑及治国安邦的才干可以和汉之张良,三国之诸葛亮相媲美。
同时汪广洋还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著有《风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汪右丞集》。《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开展汪广洋文化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维国家团结统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