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祝明

徽州的“太阳”在哪?抢救徽州记忆迫在眉睫!!!!

[复制链接]

975

主题

2726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http://www.hskaj.com

积分
54045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10: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寻根之旅的一些情况,等各位本家回去后再将更详细的情况向各位宗亲汇报。。。
QQ:390166960   电话:0559-2354788  2354798 2354088(FAX)

215

主题

5523

回帖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发表于 2006-7-26 13: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呼吁恢复重建汪华墓及汪王墓祠

这不仅是汪姓人的悲哀,更是黄山市的悲哀、古徽州的悲哀、安徽历史的悲哀!

越国公汪华,作为古徽州第一伟人、徽州的太阳,现在竟被徽城官方及上层人士彻底的遗忘!

汪王庙、汪王墓、汪王墓祠、墓道牌坊等等,这些极为重要和著名的历史文物,竟无一幸存!

去年夏,在歙城的大桥两侧,展挂了几十位徽州历史名人的灯箱画像及筒介,竟然没有汪华!

研究徽历史,挖掘徽文化,宣扬徽名人,振兴徽经济,保护徽文物,首推“徽太阳”!!!

黄山市和徽州区以及歙县的领导们,还有搞旅游开发和文物保物的官员们:你们在想些什么?

∞∞∞∞∞∞∞∞∞∞∞∞∞∞∞∞∞∞∞∞∞∞∞∞∞∞∞∞∞∞∞∞∞∞∞∞∞∞
此帖已同时发上“中国黄山”政府网。请本家多多支持!

30

主题

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3295
发表于 2006-7-26 13: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缘汪公丰碑在,万派分流总不殊。
http://i.youku.com/u/UMjkyMjMzMTM2OA==/videos
或百度搜索:优酷老土53647868可看全部视屏

975

主题

2726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http://www.hskaj.com

积分
54045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13: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汪王庙、汪王墓、汪王墓祠、墓道牌坊等等都是古徽州为数不多的唐代历史文化遗产,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至今没有列入重点保护名录,徽州人的悲哀!更是汪氏子孙的悲哀!
QQ:390166960   电话:0559-2354788  2354798 2354088(FAX)

975

主题

2726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http://www.hskaj.com

积分
54045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19: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绩溪大庙汪村至今保护着汪华公高祖司马公祠,我们歙县人不汗颜么?
司马公祠1.JPG
司马公祠.0.JPG
司马公祠.JPG
QQ:390166960   电话:0559-2354788  2354798 2354088(FAX)

975

主题

2726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http://www.hskaj.com

积分
54045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19: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祭祀汪华的徽州民俗《游太阳》


作者:茆耕茹 中国网 2003年9月

汪华,隋末保卫故里,免除战乱灾难十余年,后封歙州刺史、赵国公。乡里立庙祭祀,称他为大神。传说汪华有九子,各村除祀主神汪华外,尚分祀汪华各子,对其父子统称“太阳菩萨”。社景村供汪华及八灵王(华之八子),莲花塘供汪华及九相公(华之九子)。每年六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祁、黟两县交界地的镇村举行。

社景的程序是:六月十二日入庙请太阳菩萨,谓“接神”。晚,东家设供,世巫传罡斧给四跳童,操练习仪。十三日晨,抬菩萨进祠。跳童沿途挥罡斧,东家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撒五谷送神。菩萨入祠,村民跪拜,祈愿。拜毕,世巫念咒行术降神,跳童舞跳若狂;罡斧刺额流血,谓之“开天门”。置煎油大锅,将油煮沸,放入豆腐。世巫赤手入锅,先取出沸油中少许豆腐赠东家。尔后再将沸油中所有豆腐用手拨出,众人抢食,传说可免灾疫,而世巫手不灼伤。其时罡斧撞击声、鼓乐、鞭炮、傩傩之声大作。十四日社景所祀八灵王,与莲花九相公各被抬出。村民门前挂圆筒状纸伞,伞下挂鞭炮,菩萨路经门前燃炮,跳童起舞,称“跳火炮伞”,驱邪纳吉。世巫、跳童、乐工、仪仗及杂役,世代由杂姓小户佃仆充当。

此仪最初举行之目的,《四志》记载明白:“元·大德正元年间(1297年),婺、祁蝗灾叠见,祁人迎神驱蝗”。后演化为祈求“五谷丰登”之傩仪。此仪衰落较早。《四志》称:至明季已无出,民国初年“犹循而行之”。

祭祀汪华的庙原称大王庙,后改为太阳庙。一说当地念“王”,沿“阳”音。《说文解字》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故大王庙称太阳庙。另说,据《五石脂》载:“汪氏源出汪芒之后”。汪芒氏为禹之夏部,后裔崇敬太阳,应有其遗风。演进的结果大王终而与太阳复为一神,完成了对祖先、英雄的崇拜与自然物崇拜的过渡与统一。

 

徽州祁门县金字牌乡和黟县渔亭镇,有祀汪华的《游太阳》祭仪民俗。

徽州祁门县金字牌乡和黟县渔亭镇,有祀汪华的《游太阳》祭仪民俗。
QQ:390166960   电话:0559-2354788  2354798 2354088(FAX)

251

主题

3515

回帖

11475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探究汪氏源流,学习汪氏文化。

积分
1147514344
发表于 2006-7-26 22: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庙汪村的遗址还在,一户本家在原址上做了房子,后面的叔举公还比较完好。该村为保护遗址做了一些很好的工作,他们设立了签名簿,凡去参观遗址的本家均可留下名字和通信地址、联系电话。

http://www.iwangs.com/bb ... tid=806&keyword=

七律·喜看女孙 屯蒙辑别步尘阶,双眸晶明神度谐。
一气混元观世界,万般依赖就娘怀。
饥啼不解人间苦,梦笑惟呈弱体乖。
年老莫愁无乐趣,含饴笑弄女孙崽。

975

主题

2726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http://www.hskaj.com

积分
54045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12: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QQ:390166960   电话:0559-2354788  2354798 2354088(FAX)

975

主题

2726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http://www.hskaj.com

积分
54045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13: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歙县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把云岚山及周边作为旅游景区保护与开发,开展古徽州汪公文化的系列挖掘活动,立即成立汪公墓、汪公庙、汪公祠抢修、重建小组,并筹备建设汪华纪念馆,做好土地规划由汪氏后人积极向海内外募捐、招商修复古徽州现存不多的唐代宝贵遗产,提高徽州人在全球的向心力、凝聚力,汪公文化是徽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为“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汪氏后人已经在行动!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2150&fpage=&toread=&page=1
中共黄山市委 黄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若干意见  
来源: 黄山日报   更新时间: 2006-7-27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依托、农民为主体的一种体验型、休闲型旅游方式,现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我市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一流、田园风光优美,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优势十分明显。为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推动黄山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增强黄山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发展乡村旅游的目标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市场化、差异化、规范化的要求,科学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精心培育特色旅游产品,大力创新发展模式和经营机制,努力把黄山乡村旅游打造成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品牌,真正成为我市旅游产品的新卖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量达1100万人次,占全市旅游接待总量的55%;实现旅游收入60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30%。
    二、科学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本着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规范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全面抓好乡村旅游资源普查分析,统一编制“十一五”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编制要与推进黄山旅游国际化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弘扬徽派建筑风貌相结合、与资源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做到高起点、有特色、规范化。在空间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连点成线,重点抓好环黄山风景区乡村旅游圈、沿新安江乡村旅游带和徽文化乡村旅游片的规划建设。各区县要在全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品特色,因地制宜地编制好本区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彰显个性,错位竞争,差异发展,严防资源破坏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严肃规划的指导性,做到先规划后建设。对一时还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古村落和乡村旅游资源,要切实保护好,确保资源永续利用。
    三、精心打造乡村旅游产品
    根据我市乡村旅游资源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打造四大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一是接待服务型。以环黄山风景区和城市周边乡村为重点,围绕游客和市民需求,发展一批集餐饮住宿、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乡村饭店旅馆。二是农事参与型。以100个示范村为载体,结合农事季节和农特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耕文化和观赏性、参与性较强的“农家乐”体验项目。三是文化体验型。以西递、宏村和歙县古城为龙头,整合各类文化遗产资源,着力开发徽州民俗游、徽商寻踪游、新安医学养生保健游、徽派建筑科考游、徽州名人故里游等系列产品。四是休闲度假型。以农村腹地优美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为依托,兴建观光、娱乐、休闲、度假设施,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休闲、游乐、科考、探险等服务,满足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消费需求。在具体品牌打造中,各地要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按照巩固提高一批、建设发展一批、规划推动一批的要求,抓好不同类型的试点示范,典型引路,循序渐进,防止一哄而起。
    四、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在快速推进航空、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对外大交通建设的同时,结合实施农村“通达”、“畅通”工程,“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快黄山风景区至太平湖、汤口至西递,市中心城区至花山谜窟、唐模、潜口,休宁县城至齐云山,黟县碧阳至屏山———南屏———关麓———美溪———宏潭,歙县县城至棠樾———唐模———潜口,祁门县城至牯牛降等乡村旅游景区景点道路改造和建设,逐步开通市和区县通往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直通车或旅游公交,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制约。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乡村广播电视、通讯、供电供水、医疗卫生服务等条件,配套抓好旅游信息服务网络、停车站场建设和农村“一池四改”(沼气池、改路、改水、改圈、改厕)工作。    (下转第四版)
弘扬徽派建筑特色,着力推进景区景点及公路沿线建筑的保徽、改徽、建徽,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品牌效应。
    五、提升乡村旅游管理水平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重点围绕“农家乐”及餐饮卫生、住宿接待、服务安全等内容,统一制订乡村旅游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切实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促进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市内外高等院校和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结合实施农村“阳光工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分期分批抓好区县分管领导和乡镇、村组干部以及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组织、指导、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管理经营企业(包括农民家庭旅馆饭店)和从业人员的等级考试、资格认定以及职业技能鉴定,全面开展景区(点)创A、导游(讲解员)创佳、管理创优活动。组建乡村旅游协会,制订《诚信经营公约》,健全行业自律机制,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秩序,确保诚信经营和公平竞争。
    六、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大政策宣传和典型引导力度,增强乡(镇)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发展意识、主体意识,提高他们参与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村组、文明家庭创建和星级乡村旅游户评比活动,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不断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加强乡村旅游卫生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搞好村组道路、河道两旁、村庄周围以及农民庭院的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作,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扎实推进”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化新黄山”主题教育活动,促进乡风进一步文明。加强景区(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切实维护投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七、大力开拓乡村旅游市场
    坚持把乡村旅游作为主打产品和营销重点之一,纳入全市旅游整体宣传促销计划,整体对外包装营销。制订全市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实施方案,科学设计黄山乡村旅游宣传口号和徽标,借助市内外重点新闻媒体、信息网站和重要赛事、重要节庆活动,全方位开展宣传促销,打响黄山乡村旅游品牌。加强乡村旅游目标市场研究分析,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旅游景区景点、企业特别是旅行社的促销主体作用,大力开拓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以及日韩、欧美等境内外重点客源市场。进一步发挥“古徽州乡村旅游联盟”的作用,推动黄山乡村旅游跨区域联合协作。
    八、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市、区县财政投入,建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市场宣传促销和考核表彰奖励。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水利交通、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和以工代赈等专项资金,优先扶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乡村旅游市场化改革力度,放开乡村旅游经营权,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引导市内外各类企业、经济实体、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采取独资、合资、合作、承包、租赁、托管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采取集资入股或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为龙头,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组建乡村旅游开发公司或合作社,投资开发经营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各级金融部门尤其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要主动改善金融服务,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信贷扶持力度。发改委、规划、建设、国土、交通等部门,要在规划指导、项目审批、开发用地等方面,提供最佳优质服务;工商、税务、卫生、文化、电力、通讯等部门,要在证照发放、税费征收等方面,参照城镇下岗再就业和全民创业有关政策,给予最大优惠扶持。
    九、切实加强对发展乡村旅游的领导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关键在领导,重点在区县、乡镇和村组。各地要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加快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点来抓,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一把手”新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各级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和办公室要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管理范畴,作为实施“抓百村促千村”工程考核内容,严格考核评比。市、区县旅游部门要增设乡村旅游发展指导办公室,主动抓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行业管理、形象推介、市场监管和指导服务,并会同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抓紧研究制订实施细则和考核奖励办法,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要主动调整工作思路,加快研究制定扶持办法和措施,形成全民关心、支持、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的强大合力。

QQ:390166960   电话:0559-2354788  2354798 2354088(FAX)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积分
187473
QQ
发表于 2006-7-27 15: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汪氏后人,本次汪华墓之旅,心情总是沉重,无语中。。。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