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汪华文化研讨会的发言
(文/大风)
各位宗亲、各位朋友:
感谢黄山当地政府及宗亲、朋友的支持和努力,以至每年都能圆满地组织好公祭活动。
近几年来,通过家网及各地联谊会等汪华文化研究及宗亲交流平台,可以说在汪华文化的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这是很值得欣喜的事。
刚才很多专家都对汪华文化的资源保护利用专题谈了很多,个人也是学习不少,感受不少。在文化与制度方面,个人喜欢我国经济学家秦晖说的“文化无高下,制度有优劣”,也可以说一个文化的兴盛,肯定在经济与文化方面有其优越的制度安排。
作为一个民间文化研究组织,可持续发展始终是首要的问题。一个稳定、持久的自由团体,对其中每个个体来说,必然是个共赢的团体。
基于此理念,我们推出了修谱及网刊发行方案,其中网刊发行方案已经启动,就是大家看到的《天下汪氏》杂志。
其方案特点:首先把制作成本降下来,让每个宗亲看了都觉得值,所以这次发行量大;其次,各地联谊会及联络员组织活动不易,不可能承担太多,通过家族杂志的发放活动,最好还能有适当的收益并促进自身的组织建设。所以我们刊物首次发行10000份,可以把每份印刷成本降到3元,发行成本1元,同时附加一元修谱资金赞助费,以发行成本5元低成本地发放到各地联谊会及联络员,参考价定在10元。
《天下汪氏》杂志相当于家网在现实中的延伸,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稳定联谊平台的建设,同时也是各地宗亲及联谊会的共同诉求,也一定对各地联谊群体的组织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比如,很多联谊会多采用会费及捐助模式,目前各地联谊会基本上走的还是靠传统的个人关系,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也会发现这种问题,交了会费或捐了款,但一年下来从没一个人来联系,也没收到一点消息,长期下去,会员的流失是很正常的。如果有《天下汪氏》杂志的发放工作,这些局面可能得到有效改善。
在稳定联谊平台之上,合作与发展也成了重要议题,在当前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生存压力都很大,国家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团中央等部委都在倡导青年创业,创建一个基于汪氏宗亲联谊平台之上的宗亲事业合作平台,它致力于青年汪氏创业、公益及创业项目的研究与探讨,并力求整合资源,促进项目的推进,达到各方共赢,共进,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回到汪王墓的主题上,我们还是要看到虽然这次修葺云岚山汪王墓的工程已经起动,后续的项目还是任道维艰。应当说,对汪王墓大家都有个初步宏图,首先,他是徽州人文始祖的主题景区,同时,作为汪家人来说,也希望能成为家族祭扫的圣地,这个宏图所需的资金就要大得多,上亿都是可能的,所以我们也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与研究会一起制定开发及远期运作方案及扶助政策,吸引各方进行投资,同时也确保能得到可持续性地发展,并达到各方共赢!
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