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5-30 00: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明丞相汪广洋的诗作,为什么被命名《凤池吟稿》呢?
原本有一种误解,有资料显示:皇帝自称真龙天子,是“龙”,那么丞相一职就被叫做“凤”了。朱元璋因欣赏汪广洋的文采,赐名汪广洋的书斋为“凤池”,他的诗作就被叫做《凤池吟稿》了。当时就存有怀疑:“凤”对“龙”,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皇后、妃嫔的称号,怎么会把丞相书斋也称为“凤池”呢?
近日查对资料,明史专家们讲到了“凤池”。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宫禁苑中的一座池沼,因在中书省的西边,距离中书省最近,就用“凤池”借指中书省了。后来,中书省的丞相也就被称为“凤池”了。汪广洋是丞相诗人,把他的诗稿叫做《凤池吟稿》就不难理解了。“凤池吟稿”,就是“丞相的诗稿”的意思。那么历史上的丞相何止汪广洋一位,为什么单单他一人的诗稿,就“独占”了“凤池吟稿”这个广义概念了呢?其实,这不难理解,丞相不少,会作诗的也不少,事实上,谁也比不了汪广洋在诗歌上的成就。其它“非汪广洋”的丞相就不再使用“凤池诗稿”的概念了,于是“凤池吟稿”就专门指明朝丞相汪广洋的作品了。
“百度词典”,“汉典”中,都对“凤池”做了解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