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共和村山药基地发展到60多亩,商品蔬菜发展到300多亩;长毛兔存栏15000多只,生猪存栏4000多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300余元。 8月8日,记者来到烈太乡共和村时,汪成强正顶着烈日,匆匆赶到川西长毛兔种兔扩繁场,“兔毛销售进入淡季,我来看一下生产经营状况。” 共和村人多地少,没什么资源,村民只有靠种点蔬菜增加收入。2001年10月,汪成强当选村支部书记后,决定因地制宜,带领村民发展种养业。
首先从种植山药入手,通过引种、示范、推广,目前村里山药基地已发展到60多亩,商品蔬菜发展到300多亩。养殖业风险大,需要龙头企业带,汪成强多方努力,相继引进全市最大的“家家兴养猪场”和川西长毛兔种兔扩繁场。有了这两个龙头企业,村民可以就近买小猪、小兔,不仅方便,还节约了成本;川西长毛兔种兔扩繁场老板徐春陆更是在每月1号、10号、20号3天免费为村民的长毛兔配种……这些举措,极大调动了村民养殖的积极性,全村长毛兔存栏由原来的3000多只发展到目前的15000多只,生猪存栏由原来的1000多头发展到目前的4000多头。 从共和村进出县城有一段全乡最烂的路,一遇雨天,“路上积水、稀泥至腿”。2003年底,汪成强发动群众修路。施工期间,白天带领群众到河滩挖沙石,晚上守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村民走上了平整的水泥路,种植的蔬菜也能及时送到市场交易了。 为丰富文化生活,汪成强还在村里成立有40多人的文艺宣传队,走村串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他的带领下,共和村党支部被县上评为优秀党支部,他本人也连续几年被县上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王堂兵本报记者郑汝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