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县农妇汪世娥:我为荒山梳秀发 汪世娥吃罢午饭 ,坐在家门口,双眼瞅着对面如今绿带环绕的黑洼山,绽开了笑容。 “谁说秃石山不能变绿?这山是我的女儿嘞,你看,再过两年不就满头青丝了?”年近50岁的她对婆婆、儿媳说,满脸自信,满脸自豪。 汪世娥生存的土地,是新县新集镇东风管理区区域内一片名叫黑洼山的山区。这片面积达200余亩的荒山,由于岩石裸露、土层较少,被人们视为不毛之地,长期荒芜。 和这片荒山厮守到老的汪世娥,不相信自己真的老了,不相信这黑洼山就真的没希望了。愚公能“移山”,我就不能让荒山长出“秀发”? 有人被她的想法逗笑了,摇摇头,说你是想做“愚妇”了,人家愚公是大智若愚,只怕你是没法比。 没想到丈夫、孩子都支持她,1998年年底,揣着东拼西凑的租金,汪世娥与河边村民组签订了为期30年的造林绿化承包合同。 披着星星,戴着月亮,汪世娥先后投资15万余元,挖石掘坑,栽下了以绿化为目的的生态林杉木苗3万余棵,又栽下了经济林木1万多株 。 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汪世娥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那一株株幼苗。天旱了,她挑起桶一株一株地浇水;暴雨来了,她冒着山间奔涌的急流,开沟泄洪,保护树苗。一块顺流而下的石块击中她,她摔倒在泥石中…… 春天来了,树苗吐露的每一片新绿,都像开在她的心上。每一天,她早早地起床上山,掂着一把锄头,等待满山青翠的日子,用绿树为昔日的荒山,扎起一条长辫子。 ——河南报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