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7-4 14: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九华星云于2013-07-04 09:54发表的 :
为了明确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将镜头返回到鲁定公时代。公元前491年,鲁定公即位。此时三桓鼎立,鲁室卑微。定公欲振兴鲁国,重用孔子为司空。定公八年,阳虎乱鲁,事败奔阳关;九年奔齐,齐因鲁重用孔子后由弱转强,欲与鲁国修好,故缚阳虎献鲁,谁知阳虎设计用酒灌醉看守后逃脱。公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鲁定公十年),齐侯提出与鲁君夹谷(亦称祝其)相会,准备一面陈述阳虎逃脱原因,一面归还原先侵占的鲁国“汶阳三田”。但齐景公经不住奸臣犁弥的蛊惑,改变和好路线,背着明相晏子想借机除掉鲁君。鲁定公根据孔子“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的战略思想,采取了三道防御措施:一是任命智勇双全的孔子为“相”随侍;二是任命大夫申句须为右司马、乐颀为左司马率兵车从行;三是调新任都司马(谱曰“周敬王二十年为都司马”) |
——鲁成公次子姬满之孙姬诵临时驻守边境城市平阳(谱曰“居平阳”)。 | -----------------------------------------------------------------------------------------------------------------------------------------------
非常好!这进一步阐述了以“三世祖诵公别姓、定郡望于东平阳”的合理性。但有一点小小错误,请兴吾会长予以纠正:“”,应为“”。
谢谢纠正!已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