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之巅的原始神秘村落——阆山。地处海拔780米的阆山村,充满着神秘和梦幻,是婺源县最北端的段莘乡最高的山顶村。这个 “具有母系氏族遗风”的村落是何时迁入五龙山顶,已然没有谁能说清。有的是,永恒、和平、宁静。陡峭山林中,两条顺坡蜿蜒蛇行的石阶古道成为山村向外的仅有延伸。有人将阆山称之为“最后的香格里拉”。
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过着“女耕女织”的生活,女人对男丁及其的宽容。山雾濛濛,云烟缭绕的清晨,见到山道上肩背装着猪、牛粪的竹筐去地里施肥的是阆山村姑;在夕阳的金色余晖下,林间背着足有4、5米长百来斤重的山柴,蹒跚而行的是阆山年迈的“阆山樵妇”;田间地头、水井边,头扎布巾弯腰劳作的多是阆山的婆娘们;由于山高路徒,村没有一条通向外界的公路,只有两条石阶古道。这里找不到带轮子的运输工具,更不知汽车为何物;人们神奇地发现,这里竟然连根扁担见不到。能看到的只有阆山妇女柔弱却又坚强的肩和背。山上建房子的每一块砖瓦,男人们喝的每一壶酒,都没有离开过女人的脊背。在这里,女人就是家,女人就是大山的脊梁,女人就是——阆山。
也有人说阆山村是古徽州少有的客家族村落。阆山村小学教师汪继承家尘封已久的家谱,明明白白地记载着:“汪氏八十三代、八十四代汪天桥、汪天楠由永定迁入外山和新寺建村。而福建永定,却深深烙着客家人的印记。从生活饮食习惯来看,泡菜、干菜,还有独具香味的腊肉、干豆角、花生等煮稀饭;以及阆山人的服饰和建筑、岁时、生养、礼仪等生活习性都露出了客家人的蛛丝马迹。祖上传下来的古宅老屋,是清代的藻井式建筑,只是这种老房子已不多见,更多的只剩下了断垣残壁。阆山曾有古书院,一时书风鼎盛。
原始神秘的阆山村究竟是江西仅存的具有“母系氏族遗风”的村落?还是古徽洲少有的客家族村落?先民们又为何选择如此山高地偏,远离尘世?为何选择如此贫瘠、而又碎石累累的高山顶上与世隔绝?又有多少封尘的故事?
两条幽幽石阶古道将引领您探索……
油菜花开时青山、绿树、菜花,炊烟、瓦舍、人家。这就是三月的婺源,是最灿烂繁忙的婺源。山坡上,山谷里,古宅旁,每一处都属于油菜花、桃花、和梨花。色块和线条在这里天然组合。而金黄色的油菜花是这个巨大调色盘中的主色调。手执细线的孩童在灿灿的油菜花丛中放风筝,风筝在湛蓝与金黄间上下起伏,越飘越远。“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杨万里这首咏油菜花诗,便是对婺源油菜花的田园之美最生动的写照。如画的景致,被无数的画板、相机、摄像机带走了一年又一年;而这里,风景依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