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名人纪略》中的汪氏名人
在连云港市灌云县板浦镇出了汪德耀、汪德昭、汪德熙兄弟外,在港城还有一些汪氏名人。如在:
汪德成 (1904—1982年),籍贯灌云县板浦镇。原邮电部基本建设总局副总工程师。 192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5年在美国实习电信技术,1946年回国后,在南京电信总局工作。他在长途和市话线路上程理论上有较深造诣。1950年在全国长途电信恢复工作中,主持了线路工程,迅速沟通全国主干线路,并联通北京到莫斯科线路,保证了抗美援朗工作的顺利进行。他还在业余时间设计了T1和T2式长途线路载波交叉,在全国明线杆路广泛使用,为此得到邮电部嘉奖。他积极组织编制《全国电信5年计划》和组织编辑《电信架空线路建筑规范》。
汪德官 (1906—1987年),籍贯灌云县板浦镇。小时候受过私塾启蒙教育,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到美国深造,归国后在国民党邮电部门供职,为创建我国的长途电话网做出很大贡献。四十年代后期,被派联合国供职,曾任联合国电讯联盟高级官员,并担任联合国国际周波登记委员会主席等,晚年侨居瑞士。
汪德钟 籍贯灌云县板浦镇。沙龙电影(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 30年代,他与吴印咸、郎静山、陈传霖共同活跃在上海影业界。1949年,他辗转到香港后,被香港足球总会聘为摄影师。1957年间,他在香港首家商业电视台做《丽的呼声》特约节目制作人。不久,被香港新闻处任命为特约片负责人,还是海外电影公司在香港首家制作代理人。他拍摄的电影有《苏丝黄的世界》,代表作有《八十日环游世界》、《华贵洋行》、《李小龙传》、《第一滴血》、《杀戮战场》以及《大将军》、《爱船》、《蝴蝶夫人》、《告别国卫》等。他涉足于美国的世纪霍士公司、雅朗制作公司、哥伦比亚派护蒙、环球、华纳兄弟、美高梅等蜚声国际的电影公司及CBS、ABC、VBC电视台。同欧洲、日本等国家、地区影视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制片关系,成为名气很大的华人制片商,香港影艺界尊称其“汪伯”。 他热衷于祖国的电影事业,早在1984年就和一些专家访问大陆,并无偿提供了最新型、最先进的拍摄器材和高素质的拍摄镜头,还把世界影视设备和信息不断地介绍到国内。1990年7月,在沙龙电影公司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合资成立北京技术服务公司的过程中,他做了许多工作,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