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地区居民业余饲养信鸽的较多,1987年参加信鸽协会的会员超过1000人。采取择优杂交育出的“吴精鸽”,总体实力较强。1985年起上海市举办的7次远程比赛,吴淞6次获得团体第一名,1000公里团体比赛第一名,基本上被吴淞鸽独揽。 吴淞鸽饲养历史已有40多年,解放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低,吴淞镇养鸽户仅有汪顺兴、张文郁、金惠光的父亲及祖父,金国兴、黄厚生等十五六人。1952年时只有汪顺兴、张文郁两人参加中国信鸽协会。随着社会安定、经济建设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和追求新的高层次、高科技的业余生活,饲养赛鸽的人越来越多,1984年有会员216人,以后发展更快,达到千人以上。 吴淞养鸽户敢于引进,敢于创新,不断鉴别种鸽和赛鸽,使吴淞鸽成为众多赛鸽品种中的一支强者。主要良种有“老桃花”(砂眼)、日本军鸽后裔、吴淞尖子——歪尾巴和天上来鸽——奄美大刀。他们的来历是: 1.老桃花(砂眼) 1953年秋,张文郁从浦东联东信鸽协会会长王远静处转让来一羽雄鸽,又从丁培兴处转让一羽飞过苏州的雌鸽。1954年一羽后裔放飞北京获第五名,之后经汪顺兴、杨鸿升选配育种,其毛片体型大致成一个类型,在吴淤地区广为繁衍,并冠以老桃花之美名。 2.日本军鸽后裔 日军侵华期间,在今上棉八厂内驻有日军并饲养军鸽,日军投降后该厂茶房阿宝收养日军遗弃军鸽,并将一羽后裔送给汪顺兴,在1955年上海信鸽协会放飞北京获第一名,并繁衍至今。 3.吴淞尖子——歪尾巴 1956年汪顺兴以一羽徐州第一名鸽与同济大学钱宗毅教授交换得一羽兖州四姐妹之一歪尾巴黄眼雌鸽,该鸽细喙长嘴,小鼻子,中等偏小体型,上手时尾羽偏向一边,眼砂结极好,按其长相称之为歪尾巴——尖子,俗称吴淞尖子。这羽歪尾巴引进后,配了几只雄的,下一代归巢率特高。1958年放飞潼关获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等好名次,出现了吴淞镇养鸽史上第一个高峰。该品种经过精心选种配对后自成一系,特征为颈项粗短,扛肩肿薄羽片细毛的宝剑尾,其后裔在1960年放飞西宁、1975年放飞兰州都获第一名。 4.天上来鸽——奄美大刀 1964年汪顺兴棚中进一羽日本足环鸽,展羽印有奄美大刀字样,配以1964年歪尾巴西宁八名女儿,1965年春季北京放飞又获第一、第五名,全运会放飞2531公里获冠军,是歪尾巴与日本鸽杂交的后代。 历年放飞成绩见下表: 吴淞鸽历年来获得成绩一览表 年份 | 养鸽户 | 成绩 | 1953 | 汪顺兴 | 镇江第一名,徐州第三名 | 1954 | 汪顺兴 | 北京第五名、第六名 | 1955 | 汪顺兴 | 北京第一名 | 1958 | 黄厚生 | 潼关第一名 | 汪顺兴 | 潼关第二名 | 杨鸿升 | 潼关第四名、第五名 | 1959 | 汪顺兴 | 兰州第一名 | 1960 | 李永昌 | 西宁第一名 | 1961 | 汪顺兴 | 徐州第一名,太原第二、第三名 | 杨鸿升 | 太原第六名 | 1964 | 汪顺兴 | 西宁第四、第八名 | 1965春 | 汪顺兴 | 北京第一名 | 杨鸿升 | 北京第五名 | 1965秋 | 汪顺兴 | 北京全运会第一名 | 1975 | 余康 | 兰州第一名 | 1985 | 苏明智 | 上海500公里团体赛(等距离)第一名 | 苏雪明 | 上海500公里团体赛(等距离)第二名 | 汪妙发 | 上海500公里团体赛(等距离)第四名 | 黄永明 | 上海500公里团体赛(等距离)第七名 | 曹振荣 | 上海500公里团体赛(等距离)第十名 | 1986 | 叶志敏 | 新安第一名 | 李永昌 | 新安第四名 | 1987 | 曹根荣 | 疏勒河冠军 | 李兴伟 | 疏勒河亚军 | 杨妙根 | 疏勒河第六名(雌亚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