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固始南境汪家联宗之始末
居于固始南境四支汪家------黎集、方集汪家畈、段集乐道冲、金寨县麻河,同为越国公之后裔,缘已年久代远,支分派别,字派各异,导致世系茫然,值知同源,不明世系,视为同姓。曾于1941年以汪宪(汪家畈支下)为首的召开联宗大会,我族特派代表出席,参与共商联宗之策。当从四支宗谱反复核对,认真考证,并参阅了大量的历史和族史资料,核定黎集汪家“先”字辈为88世,与汪家畈汪家“理”字辈、乐道冲汪家“壅”字辈,麻河汪家“联”字辈,同一世系。当因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国无宁日,民不安身,只是联宗,未克联谱,诚为憾事。嗣后,依此世系,互为称谓,是否确切,孰敢臆断?由于我汪家迁离始祖海舫公世系失考,历经几代祖先访寻未果,虽有联宗之世系,唯恐有误,未敢擅用。而今,三修家谱,故仍沿用我前两谱既定之世系,并永为汪氏同宗一脉支系,以期万世其昌。后人果能访寻溟公之源,无讹, 始能与通宗世系承接。联宗大会结束之前,曾在方集南独山堰汪家祠堂举行公祭祖先仪式,参祭者多,气氛热烈而浓重。
2004年秋,我得知理浩(汪家畈支下)从台返乡探亲,遂于10月1日上午乘车去方集,为修谱事宜走访理浩,谈及联宗之事,始知其是当事人,详情尽知,故告与我。理浩所述联宗之事,与我所知,基本相符,现予记之,后者有需,可为一据。尤在近几年,乐道、麻河两支汪家多次与我族联系,要求联谱,我族暂未答复,其因只为我一世祖溟公之源失考,不能轻易联宗,现以支谱为宜。
十世孙志奇 2005年秋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