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翁 发表于 2008-7-11 09:53:16

引用第7楼丹山碧水于2008-07-09 23:19发表的:
亮公所提出的组织宗亲联谊会(部)事宜,给汪氏宗亲网和汪华研究会今后开展的工作任务,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值得重视,值得推广。从以往各地宗亲已经实施的多次联谊活动报道中,看到了各地宗亲联谊活动的热闹氛围和情浓于血的感人场面,得到了本家们的支持和祝贺。宗亲联谊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结了一定的经验。

利用联谊活动,可以为那些失去宗族脉络的本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联络场所,并在联谊活动信息中,找到自己的支系,找到自己根源。重新搭建起因历史原因而造成断裂的亲情桥樑;疏通和理顺汪氏宗族渊远的历史文化,对寻宗问祖,续谱修谱起到了有效的帮助作用。

利用联谊活动,不断地扩大汪氏宗亲的影响力,增进宗亲间的感情交流和经济商务经贸间的往来。促动当前市场信息的传递,有利于各汪氏族地(汪氏古村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潮中的市场挖掘和开发,从而使当地经济更有成效的发展。
.......
裕凯与汪山村的几位本家曾经发起组织了一次有相当规模的宗亲联谊活动,影响深远,为进一步开展宗亲联谊活动开创了一条新路,功不可没!

在本帖中又从三个方面对宗亲联谊活动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好!

亮翁 发表于 2008-7-11 10:06:56

引用第8楼汪志林于2008-07-10 23:40发表的:
忘记了一点


是平台催生了更好的聚会,平台使研究会和联谊活动两者产生互补关系,这个作用也应该是论叙的重点吧

志林先生说得对,宗亲网的确为汪氏宗亲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联谊平台。

亮翁 发表于 2008-7-11 10:08:51

感谢运公、汪靖和洪能本家对我的观点的认同和支持!

大风 发表于 2008-7-11 22:01:28

无庸置疑,联谊是研究会其它活动开展的基础,《汪氏宗亲网》之所以被宗亲们称为家网,其存在的生命力也是因为在此平台上有众多宗亲,通过论坛、QQ聊、电话及现实中的走访等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


亮公远见卓识,值得大家深思,如何有效开展研究会的联谊工作,非常值得大家探讨。

汪家小宝 发表于 2008-7-12 23:19:58

不谋而合。应抓紧提入议事日程。汪华公墓祠的恢复重建工作离不开汪氏五百万后人的强力支持!

亮翁 发表于 2008-7-13 09:38:07

引用第14楼汪家小宝于2008-07-12 23:19发表的:
不谋而合。应抓紧提入议事日程。汪华公墓祠的恢复重建工作离不开汪氏五百万后人的强力支持!

对,汪华公墓祠的恢复重建工作离不开汪氏五百万后人的强力支持!

亮翁 发表于 2008-7-13 09:47:05

安徽省太湖县续修《汪氏会谱》常务理事会成员,于7月14日起程,将历时一周,到陕西省商南、商洛、山阳、镇安等县去走访家庭,想与家庭叙说宗族亲情。

如此大事,研究会应有所策应,有所鼓励,有所引导,使之成为全家族统一行动中的一环,那该多好呀,可是眼下却没人这么作,等他们续谱完成了,理事会解散了,再去联络他们就难了。所以研究会成立联谊部,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越早越好!

汪家小宝 发表于 2008-7-13 13:32:40

时不我待,现在正是国富民强的大好时机,汪氏联谊、文化交流。汪华文化开发研究是一回事,汪氏宗亲联谊磋商又是一回事。一壶老酒喜相逢,多少往事心头过。

亮翁 发表于 2008-7-13 16:06:57

欢迎汪家小宝本家加入论坛,请点击: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31

亮翁 发表于 2008-7-13 16:29:50

汪小宝本家报道:浙江浦江虞宅乡西塘村汪氏一百余人前来报到。2008年6月14日已派代表一十四人前往安徽歙县云岚山祭拜四十四祖汪华公。我等是爽公之后九十二至九十四世。

一个百余人的村子派出14位代表去云岚山扫墓,如果有人联络一下,这百多号人就进入了宗亲联谊的大潮中来了。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试论汪华文化研究会与汪氏宗亲联谊活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