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5 23: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友国本家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花了不少心思。不过个人认为汪华被历史上某些书籍记载为贼,应该就与大家看了《三国演义》,认为曹操不是好人,是一个道理,这只是民间的非官方的,也就是说不是朝廷正式认可的一种说法。否则也就不会出现唐玄宗敕赞汪华的诗词,也就不会后来出现宋徽宗嘉封汪华为王的事实。
至于在唐史中对汪华的记载非常少,应该是与汪华的低调有关,也与负责修史的官员有关。贞观时期,负责修国史的是许敬宗。这个人是什么人,大家翻查历史就能知道,是一个谁不给他好处,就写谁坏话或者少记录别人;谁给他好处,他就死劲写对方优点和大量记录人家功勋的人。这个人的女儿嫁给了钱九陇的儿子,而我们显祖越国公娶了钱九陇的女儿。可以说汪华与负责修国史的许敬宗是有亲戚关系的,至于有这么一层关系,而在史料中记载尚少,应该是有原因的。
具体是什么原因,我在《徽州魂之率土归唐》里面有介绍,届时希望能供大家参考。
至于上面说的有些史料记载说王雄诞在汪华归唐后,兵进六州,夺得六州,我不赞同。如果真如这样说的话,就不会出现武德五年李伏威(本叫杜伏威,归唐后赐姓李,故叫李伏威)去长安和汪华也去长安的事情了。反过来说,如果汪华的六州都没了,李渊还需要汪华干什么?在那个时代,没有地盘就没有话语权。只能说,双方肯定是发生了战争,至于这个战争结局如何,应该不是大家表面上所见到的。
我认为汪华能容忍王雄诞攻打六州,不是汪华畏惧吴王和朝廷,而是另有图谋。可以说,应该是汪华对付李伏威的一大战略。在当时的东南,其它政权已经消灭,能威震东南的只有李伏威和汪华两人,可以说,是谁都希望对方消失。王雄诞攻打六州,应该是正中汪华下怀,让朝廷知道李伏威的野心。
李伏威进长安,李渊让其留下,而汪华进长安,却能很快回来。就可以推测得到。
并且汪华回到歙州是与钱九陇的女儿钱任结婚。钱九陇是李渊信宠的府臣(说得不好听,就是李渊原来的家奴,只是后来因功而累升为将军),此时的钱九陇是大将军,还没封为国公。为什么这个时候,汪华能与钱家联姻呢?是朝廷的意图?还是钱家的意图?还是汪华主动求婚?等等。很多东西我在第二部《率土归唐》里面都有分析,不敢说一定是事实,但应该还有一定的道理。届时请大家指点。
至于第一部《建吴称王》里面,尤其是前部分有一些神话故事,这是难免的,神话传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国历史人物的记载都离不开神话,如果缺少神话,就等于缺少了灵气或者叫神秘也行,会给作品缺少美感。神话故事表达了大家对历史人物的崇拜之情。
感谢大家对《徽州魂之建吴称王》提出宝贵意见~
希望大家围绕越国公进行更大的讨论,尽快拨开云雾见青天,了解到真正的汪华,有血有肉的汪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