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仕林
发表于 2010-9-24 13:43:05
看了以上方案,尚好。特提出4点建议:
1、华公墓是否为唐代原貌,可参照当朝其他国公的墓,以及汪华公墓的历史画图。
2、红砂岩是好看,配周围绿色效果不错,但是否太鲜艳,是否符合唐代原貌特征。
3、光靠一般人捐款资金肯定不够,目前数量还差的远,建议发动宗亲企业家大力支持,出台奖励办法,我已经和深圳的个别老板说了,看他们支持一下,也希望各地有实力的本家继续支持,把这次修葺汪公墓好事办好
4、如果资金还是不足,可以分批来建,一个阶段做成一件大事就够了,只要持之以恒,远景一定更加美好,我们的后人办法会比困难多,逐渐完善,不急于求成。
汪传海
发表于 2010-9-24 15:56:34
黄山市的本家及研究会的领导们;你们辛苦了,总算又前进了一步,有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一步一个脚印.没有钱其他都是空谈.等后代们有钱了再扩建也行.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0-9-24 16:34:59
"唐越国公汪华墓"最为确切。
汪育龙
发表于 2010-9-24 17:10:07
黄山市的各位宗亲及汪华文化研究会的各位领导们:辛苦了!
大地飞鹰
发表于 2010-9-24 17:45:02
引用第20楼汪仕林于2010-09-24 13:43发表的:
看了以上方案,尚好。特提出4点建议:
1、华公墓是否为唐代原貌,可参照当朝其他国公的墓,以及汪华公墓的历史画图。
2、红砂岩是好看,配周围绿色效果不错,但是否太鲜艳,是否符合唐代原貌特征。
3、光靠一般人捐款资金肯定不够,目前数量还差的远,建议发动宗亲企业家大力支持,出台奖励办法,我已经和深圳的个别老板说了,看他们支持一下,也希望各地有实力的本家继续支持,把这次修葺汪公墓好事办好
4、如果资金还是不足,可以分批来建,一个阶段做成一件大事就够了,只要持之以恒,远景一定更加美好,我们的后人办法会比困难多,逐渐完善,不急于求成。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讲得有道理!
汪济(潜山)
发表于 2010-9-24 18:53:43
同意九华星云 的意见:“越国公”是封爵称号,这三个字不宜分开;
同意临清汪氏 的意见:
碑文以 "唐越国公汪华墓"最为确切。
如以后建庙,可称汪王庙,因王是死后追封的;
如以后建祠,则称忠烈祠最为妥贴。
双子客
发表于 2010-9-24 20:36:43
引用第25楼汪济(潜山)于2010-09-24 18:53发表的:
同意九华星云 的意见:“越国公”是封爵称号,这三个字不宜分开;
同意临清汪氏 的意见:
碑文以 "唐越国公汪华墓"最为确切。
如以后建庙,可称汪王庙,因王是死后追封的;
如以后建祠,则称忠烈祠最为妥贴。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同意“九华星云”本家的意见!
同意“临清汪氏”本家的意见!
同意汪济本家的意见!
大风本家辛苦了!
汪胜忠
发表于 2010-9-24 22:24:14
我觉得立碑的碑文内容可以参照钱王墓的形制。以我们的角度来看,写:唐越国公汪华墓“似乎是最正确的一种。但是,既然是文物,纳就得以古人的角度去看问题。难道历代加封后,汪王墓的碑文就仅仅是越国公之类的么?如果皇帝加封后,在墓碑上不予以显示,那是对皇帝的不尊重。所以,我觉得,汪王墓的碑文应是最后一次受封的“八字王”或者是“十字王”,如“唐故越国公。。。。。。。王汪公讳华墓”。一点意见,请本家们关注。
汪根远
发表于 2010-9-24 22:26:52
引用第26楼双子客于2010-09-24 20:36发表的:
同意“九华星云”本家的意见!
同意“临清汪氏”本家的意见!
同意汪济本家的意见!.......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quot
双子客本家的话,正是我要说的话!!!
汪胜忠
发表于 2010-9-24 22:27:41
如钱王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