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6-12 21: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过老师我起的关于汪墓祠的课,汪墓祠的修复过程不可过激,急于求成难。汪王功德无量!
再引用老师的一篇文章来明心见性
过则为灾
唐代龙牙禅师有一个著名偈语,云:“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赖昌星逃亡了十二年,整整一个十二生肖的轮回——他在早年,用尽了他的大福大报,使尽了他的不可一世之势,更令诸多官员成为了他生命中的祭品。
试想,他在早年如果能够安下心来,仔细深思古人的箴言,精细的思考人生,也许他就不会身陷囹圄——
宋朝法演禅师说:势不可使尽,势使尽,祸必至;福不可受尽,受尽,人必疏之,话不可说尽,说尽则人必易(易,生变也);规矩不可行尽,行尽则人必繁。意思是说:凡事要有度,高者必堕,物极必反。飙风发发,却是不能终朝;细水涓涓,才能绵绵长流。
看清它,则不为所惑,了解它,则不为所苦。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特别好“少则得,多得惑。”你的大福大报,少些就会圆满,若太多了,则也必定会令人产生迷惑——什么是惑?——“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为惑也。”情感上诸如爱恨交加跌宕起伏的不稳定,就是惑。所以说:稳定压倒一切!这个稳定,强调的就是心灵上的稳定。
过犹不及——即便是命中有,也不能挥霍。因为,“物多则伪”。
下面的一个小笑话,则颇能说明这个问题——两只乌龟在田边相对一动不动。老农对一旁的专家说:它们在比耐力,谁先动谁就输了。专家指着其中一只龟壳上有甲骨文的乌龟说:据我多年研究,这只乌龟至少已死五千多年了。话音一落,另一只乌龟伸出头来说:死了也不说一声,害得老子在这里干等。谁知话一说完,装死的乌龟,伸出头来哈哈大笑说:小样儿,你输了吧,专家的话你也敢听!
是的,现在专家太多了……物多必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