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汪勇君

清明:汪华墓祠风水大家说

[复制链接]

10

主题

62

回帖

232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322
QQ
发表于 2012-5-4 19: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34楼(汪勇君) 的帖子

我们是祁门县若坑乡金山村迁移到东至县遗支,汪子严:金山村人,1438年高中进士,曾任几县县令,返乡后村民为了纪念他,给他立了牌坊。

26

主题

448

回帖

9952

积分

版主

灵蛇入海游龙宫,天马行空傲苍穹

积分
9952
发表于 2012-5-5 00: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5楼汪勇君于2012-04-22 22:47发表的 :
支持!!中国的文化讲究做人做事道理。特别是读书人要通三理,即医理、命理和地理。

缅怀先祖,共谋发展

1

主题

172

回帖

5384

积分

认证会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积分
538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2: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8楼汪封林于2012-05-04 14:03发表的 :
易经难读,看的晕啊。
想了句上联,看谁能对:易经难读如何称易学

下联:太极好炼怎么到太虚      呵呵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

主题

172

回帖

5384

积分

认证会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积分
538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4: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的真实取决于文化的清醒 (米老师)

        我很喜欢荀子。
        荀子的思想,前继孔孟之余绪,后开儒家之新风。他还是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他第一个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
         
        我对他最熟悉的是,除了他的“善为易者不占”之外,还有他议论精辟,格调高雅,闪耀着深邃的思想火花的认识论文章——《蒙蔽》篇。
        所谓“蒙蔽”,按荀子的解释,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被事物的一部分蒙蔽了,就不明白全局大道理)所造成的。蒙蔽的人是不能明辨是非、得失、因果的。
        荀子说,蒙蔽作用于人,存在四种情况:一是自我蒙蔽者,二是蒙蔽他人者,三是受他人蒙蔽者,四是不受他人蒙蔽者。
        前三种,都使人的良知沉睡在内心深处,成为一位地地道道的睡美人,它们难以释放真正的社会价值观。而只有不受他人蒙蔽者,才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是英明的君子,符合于孔子引用《诗经》所说的“有凤有凰,乐帝之心”,进而才会带来“生则天下歌,死则四海哭”的人生境界,为世代所颂歌。(这就是不受蒙蔽所带来的福音)
         
        然而,从古自今,我们屡屡被蒙蔽,情形数不胜数……。
        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比如:
        1、我们耳熟能详的“五湖四海”,现在有谁能不认为“海”是海水呢?可文化还原了之后,真实情况却是:古代的“海”,指的并不是水,而是晦暗不明之地!
        2、传说古代最长命的人是彭祖,活了八百岁。其实不然!
        彭祖是一个部落国家,这个部落国家的领袖永远顶着彭祖的公名,清儒孔广森在《大戴礼记》补注七云:“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彭姓诸国,大彭,豕韦,诸稽,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故曰彭祖八百岁,谓八百年而亡。”
        这个八百岁的彭祖,几千年来给了无数人以不竭的激情,让他们的生命在蒙蔽中追可见,生命的真实,需由文化的清醒来彰显。
         
        在《蒙蔽》篇,荀子不但详细精辟的论述了蒙蔽,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指出了达到至知而不受蒙蔽的方法——坚持真理!
        他提倡:达到至精至微的人,要匡扶正道,要明辨是非,整治曲直,辨别治乱,要用来规范道德。只要端正了思想,“虚一而静”,任何是非均可明辨。真理是搞不乱的!哪里又有蒙蔽的情况呢?
        荀子的这番言论,常常让我想起《史通》的作者刘知几。他在论“修史”时,强调以直笔为中心思想。
        什么是直笔?“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
        怎样才能做到直笔?约有四端:不畏强暴(史德),分清邪正是非(史识),鉴别史料真伪(史学),不为浮词妄饰(史才)。
        刘知几所论,俱得史学之神髓,史家之精神!
        这难道不是荀子所倡导的匡扶正道吗?!
        是!
         
        当今学界,有必要重温这段文字,寻找丢失的一些文化传统。不敢强求直笔,曲笔亦可;曲笔不可求,则搁笔不书也罢。然而,偏偏有人妙笔生花,以歪曲迎合为能事,有甚者更满口玲珑,生造史实。
            
        思想型态之良窳,实乃系乎民族命脉之衰兴。只有“直笔”才能真实;只有真实,才能有生命坦荡的释放。衰世中亦有刚强,盛世中也含悲辛。谈功绩要分析,论缺点须辩证。“实事求是”四个字,谈了上千年,要真的落到实处,其实没那么容易。涉及到学术、文化、思想、精神,则又有几个人有这种见识,有这种骨气呢?
         
        我羡慕象孔子、荀子那样为生命而歌、而舞的人!我羡慕那些不断地了解自己、了解文化、了解文明的人!
        而我更关注的是,下面的路要怎么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

主题

172

回帖

5384

积分

认证会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积分
538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9: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纳支:  寅  卯   午  巳        辰戌 丑未   申  酉        子  亥
五行:  东方木   南方火    中央土         西方金      北方水

十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依次组合成六十花甲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今年是2012壬辰年

节气:

立春:1月。惊蛰:2月。清明:3月。立夏:4月。芒种:5月。小暑:6月。
立秋:7月。白露:8月。寒露:9月。立冬:10月。大雪:11月。小寒:12月。


时辰:每时辰为2小时。
子时(23 — 1点),丑时( 1 — 3点),寅时( 3— 5点),卯时( 5— 7点),
辰时( 7 — 9点),巳时( 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
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初学者这些要记住了吗?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

主题

172

回帖

5384

积分

认证会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积分
538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9: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易的流程
         
        1、 首先培养信仰
        信养是通向成就的唯一途径。信仰是神圣的,不要草率的将它安附在不成熟的方法上。永远记住:方法是虚拟的,方法是操作你的,不是信仰处。
         
        2、 了解结构
        掌握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则。在了解易学系统的整体结构之后,再确定所要参学的方向。
         
        3、 保持理性
        对技术、方法的了解要深入,逐渐的将神秘化的情绪转化为理性思考。多研究古人在这方面的著作、态度和成就,培养坚定的信心。对今人的信仰要放在最后(今人的水平远落后于古人)。
         
        4、 强调基础
        这是今人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的败笔。不要先追求方法,方法要建立在富有张力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强势的基础,再成熟再完备的方法都是空中楼阁。阴阳,五行,干支,是可以直接用来技术操作的,每一个都有广阔的对应内涵,需要极深入了解。千万不要一上来就以追求技术为目的,“爱火不爱柴,火从哪里来?”“柴”是因,“火”是果,“火”靠“柴”点燃,无“柴”也就无“火”。孤立地追求结果,不从培植根本做起是万万不行的。
         
        5、 自力更生
        通过技术操作的手段对自己、对自己的内心充分了解。操作手段首先要拿自己训练,要日日训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6、 专注
        一门深入,各吐芬芳;不要心猿意马,更不要自创自发和相信没有历史传承(典籍无记载)的派别,大多是招摇惑众。
         
        7、 寻找通达者
        与通达者,多交流“形而上”的经验。
         
        8、 改造思维
        在整个过程中,要不断的契合、提高思悟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纵横能力。
         
        9、 修心进德
        这是培养自己承载易学操作手段的重要基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0

主题

30

回帖

1058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1058
发表于 2012-5-7 12: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勇君老师;你认为汪华墓地是脉气穴,还是焦点穴?

1

主题

172

回帖

5384

积分

认证会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积分
538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2: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高明大师多,且汪华墓附近无很特别之处,应该是真穴用吕老师的话说是脉气穴。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0

主题

30

回帖

1058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1058
发表于 2012-5-8 20: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勇君师傅;你看汪华先祖墓基是不是坐北向南吗?是否知道在二十四山中,何山。何向?

1

主题

172

回帖

5384

积分

认证会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积分
538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22: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新立的碑定向是子山午向。
IMG_1730.jpg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