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4-12 17: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的时相(米鸿宾老师讲于2011年底)
(一)时相
又是一年花落尽。
我们从格局动荡的2011(辛卯)年即将步入2012(壬辰)年。
今年,中国发生了很多事件,这些鲜明、突出事件的立体呈现,构成了这一年的时相——辛卯之面貌。
一切,都脱离不开时间的影响——时间是有个性的,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中,有的人一路高歌,有的人孤寒落魄;有的人名声盖世,有的人万劫不复;有的人尽享天伦,有的人举目无亲;有的人踌躇满志,有的人万念俱灰;有的人情深意笃,有的人反目成仇;有的人身体健康,有的人诸病缠身;有的人财源滚滚,有的人两手空空;有的人愉悦无比,还有的憔悴压抑、百感交集……而且,它既会扮白脸,也会扮黑脸——“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唐代罗隐《筹笔驿怀古》)这些,都是时间作用于我们不同人身上的多元面貌。
可以说,时间是我们最大的情敌,它不停的在左右着我们;而我们,很多时候对它却莫名其妙、一无所知。
时间会因为不同的年份、节气、月日时刻的推移,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和个性。所以,它所刻画出来的每年的面貌都不同。这种不同,会因每年时间计量单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中国用六十甲子的干支来记录每年的时间。其年、月、日、时都对应着各自的干支,由这些干支来表征事物发展的多元呈现的特定规律。
中国人几千年来,便是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研究时间的个性,来了解各种不同时间的面貌,并与时俯仰,与时偕行,顺势而为,以此来掌握生命变化中时常吊诡的秘诀的。
在古代,人们最关心的就是——
自然界的高天厚地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规律?!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这个问题,宋代的洪迈在其《容斋随笔》中,给了我们的一个认知的方向!
《容斋随笔》是毛泽东晚年必看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是《金刚经》)。书中五笔卷十所记载的“丙午、丁未”一节,牵动着他生命的最后一缕思绪!
其文曰:“丙午、丁未之岁,中国遇此辄有变故,非祸生于内,则夷狄外侮。”
洪迈列举了从汉至宋的大量史实,证明中国每逢干支为“丙午丁未”的流年,就会有大的天灾人祸。
宋人柴望在《丙丁龟鉴》里,统计了从秦昭襄王嬴氏五十二年到后汉天福十二年丁未年,共计1260年的时间,这中间干支为丙午、丁未的年份共出现了二十一次。
这二十一次丙午、丁未之年,国家都发生了动乱、天灾或人祸。
而宋以后,此律依然——
1846(丙午)年太平天国起义,中华大地征战不已。
1666(丙午)康熙五年,鳌拜专权。
……1966,1967年是农历丙午、丁未年。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肇端于此!
曾经亲手在1966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的毛泽东在弥留之际,面对满目创痍的中华大地,究竟有着怎样的复杂心态?我们无从知晓。是否要凭借《容斋随笔》中的这段文字而将这场空前的人类劫难归咎于天数,从而寻得心灵的慰籍;我们同样无从得知。
我们只知道:时间是检验真理的一切标准。它让我们在总结和反思中探索生命和历史的规律。
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天干地支这个中华民族特有的纪历方式,它不仅仅代表着时间,它还代表着规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它与生命息息相关,它穿越深邃,映照每个人。
香港凤凰卫视著名时事评论员阮次山有一句饱含哲思的话,可以注解这个结论:一切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情,其实都是有其内在联系的。
几千年来,人们深深知道——“天高地迵,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此可谓:天网恢恢。
在即将到来2012年,我们即将在夏季遇到丙午、丁未之月(阳历6月7日至8月7日间,虽然月的力量要比年的力量小,但仍应密切关注)。届时我们可以留心一品2012年的“丙午、丁未”之相,感喟一下老天如何不骗人!
(二)回顾
……
(三)窥望
2012年,是干支纪历的壬辰年,名为魁罡之年。
自然——
今年壬辰年,水大,雨水太充足,要防患于未然,尤其在投资上,要尽量少做与水有关的生意。区域性的洪水灾害会频频发生。
食品——
液态食品的质量会出现新的负面效应。尤其是饮用水和饮品的质量问题,会被社会深度关注。
............
数字——
在数字中,6是今年最旺的数字,次旺的为1、2、8。今年运气滞伏的数字是7和9。因此,在今年选择数字时要注意把握数字规律,尤其是喜欢参与彩票活动的更应关注。
颜色——
今年蓝色时运最佳。多穿蓝色服饰、多佩戴蓝色饰品可增加好机缘。
.............
小结——
以上之析见,仅供饭后谈资,稍作品应即可。
命与命各个迥异,人与人各不相同。但凡涉及具体人情事态,则需要切身辩证分析,绝非一言、一群以蔽之!
自古医易同源,若见有以一方一药而医百千万人杂疾者,实属害命之徒;此理,于易亦然。望诸君深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
最后,祝各位读者:在灵变的2012年,日日精进,诸务迎祥 |
|